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金口玉言,自然不会骗你的,朕觉得这段时间你可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或许会有所获。”朱由校建议道。
“皇上何时出巡,我随驾侍候皇上就行,其他的时间我不想出去。”杨爱倔强地说道。
“天色不早了,你先下去吧,此事以后再议。”朱由校觉得目前这种情况下,不适合多聊。
……
待杨爱离开之后,张嫣才轻声说道:“这丫头被妾惯坏了,皇上可不要怪罪她冲撞了皇上。”
“朕是这么小气的人,杨爱也只是……算了,不说了。”朱由校无奈地说道。
“杨爱性子妾是非常了解的,既然她喜欢上了皇上,就算你让她等到三十岁也不会改变的。”张嫣说道。
“你说朕如果不是皇上,会不会有这么多女子喜欢?”朱由校突然问道。
没等张嫣回答,朱由校接着说道:“朕明白,正因为朕是皇上,才会有这么多女子喜欢,而朕又爱好美女,所以来者不拒,才会有这么多风流债。”
“在皇上的妃嫔中肯定有许多这样的人,例如顾媚就是这样,但杨爱绝不是这样的,杨爱最亲的人就是皇上和妾,喜欢上皇上也没什么奇怪的。”张嫣说道。
“杨爱的这种应该叫依恋,如果换个角度来说,也有可能是恋父情结。”朱由校解释道。
“皇上,这有什么问题吗?”张嫣疑惑地问道。
“似乎……好像没什么问题。”朱由校想了想尴尬地说道。
“既然没什么问题,那就无妨。”张嫣哭笑不得地说道。
“其实说来说去,朕觉得让杨爱来侍寝,总是感觉到有点邪恶。”朱由校坦白地说道。
“邪恶?!就算邪恶跟皇上无关,妾真的从第一天带杨爱进宫之时便有了今天的想法。”张嫣再次强调道。
“宝珠,你说这后宫其他妃嫔会不会有和你一样的想法?”朱由校问道。
“皇上自己的妃嫔,还要来问妾吗?”张嫣白了一眼朱由校说道。
“朕的确不知,就如杨爱的事情,朕从来就不知道你有这样的想法。”朱由校认真地说道。
“这后宫的妃嫔就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尤其是那几个贵妃和妃子们更是如此,岁月不饶人啊!现在妃嫔们的年级都已经大了,意味侍寝的机会也少了,可妃嫔们都还有好几十年要活了,皇上去的少了,这宫里可就冷清了,这一冷清,可就意味着失宠,她们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自己的孩子着想,肯定都巴不得皇上能多去她们的宫中走动。这个时候,她们肯定会想尽办法来讨皇上的欢心。皇上你说你的妃嫔们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张嫣说道。
听了张嫣的话,朱由校想到一句话: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这句话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条真理。
“坤宁宫朕可是常来的,那你还安排杨爱来侍寝?”朱由校问道。
“一代贤后——长孙文德皇后被唐太宗如此宠幸,可她也是经常安排美人给唐太宗侍寝。从古至今,凡是称得上贤后的,无一不是知书达礼之人,皇上中兴大明,乃是一代圣君,妾虽称不上贤后,但也知道什么事情是皇后该做的,妾已经无所出,如果还善妒的话,妾真的就再无脸面待在这皇宫了。”张嫣义正言辞地说道。
在这个时代,张嫣的一番话是说得极有道理的,朱由校既然无言以对。过了好一会儿朱由校才说道:“在朕的心中你就是朕的贤后。”
“谢皇上夸赞,妾愧不敢当!”张嫣施礼道,“自从妾入宫到现在,如果张妍不算,妾还只是给陛下安排了一个杨爱而已,可没想到皇上还给拒绝了。”
“杨爱真的是朕一时下不了手,下不为例,下不为例。”朱由校突然觉得自己实在是有愧于张嫣的一片苦心了。
张嫣笑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
二月,山西一地上报,山西多地连年遭受旱灾,颗粒无收救灾的压力巨大。朱由校知道光靠救灾已经不行了,国家的压力太大了,必须要将山西的百姓移民出去。这次朱由校决定依靠民间力量来解决此事。
“朕决定放低缅中及仰光两省的地价,地价同中田计。”朱由校说道。
听到朱由校的话,所有的人默不作声,他们知道朱由校肯定还有话没说完,果然朱由校又说道:“此次这两省的田地买卖会以一百亩为一组起卖,要享受这个价格的,必须将十户山西百姓的移民到这两省,同时为了补偿所有人,这两省的田地将会免税十年。”
(本章完)
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
朱由校一直有意降低田赋,明朝的工商业在这个时代是如此的发达,朱由校明白只要能将工商业的税收征收到位,田赋征收与否问题都不大。只是现在天灾**不断,再加上科技水平等等原因,在一两百年之内是不可能完全废除田赋,但降低田赋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免除缅中与仰光两省十年的田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相对于十年的田赋,移民的成本要低上许多。现在山西多地绝收,百姓全靠朝廷的救济在续命,而连续几年的旱灾,让许多百姓几乎都看不到希望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根本就不需要朝廷的动员,百姓也都愿意出去找寻希望。
而商人们在移民的成本控制上绝对要比政府做的合理,他们不可能像朝廷这样无所顾忌的花钱,他们的每一分钱都会用在刀刃上,而在移民运输上,他们依然是走海运,走海运要比走陆运的成本要低很多。
二月十七日,淮安武举陈启新奏陈时弊:今天下有三大病:一为科目取人,一为资格取人,一为以推知行取科道。当内阁成员看到这份奏章之时,立刻就被内阁搁置了,而朱由校根本就不知道这份奏章,就连王礼乾都不知道。
朝廷重臣也都知道朱由校要废除科举取士,而这份奏章就像是在煽风点火,所以内阁一致同意暂时搁置。
三月份,朱由校再次收到了灾荒的消息,河南南阳等地饥荒。朱由校记得这次饥荒是非常严重的,史载“甚有母烹其女以食者”。
“南阳等地的饥荒情况如何?”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河南的饥荒跟山西不同,山西是连年受灾,而河南只是去年受了灾,当地的饥荒还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朝廷已经派人赈灾了。”毕自严回答道。
“看来要比朕想象中的情况要好。”朱由校满意地说道。
“自从新农作物推广之后,帝国已经很少发生非常严重的饥荒了。”毕自严解释道。
“徐少保功不可没,只可惜走得太早了,农部可不要让朕失望,更不能让徐少保失望。”朱由校感叹道。
……
而在此时,来自帝国各地的商人或者商人代表齐聚阿瓦,开始了缅中行省的田地买卖。缅中行省的田地平均价格在七两一亩,这个价格放在整个帝国来说都是非常便宜的价格。
缅中行省将田地分为上中下三等,下田分给移民,上中两等田地拿出来拍卖。缅甸的土地肥沃在后世闻名于世,与泰国、越南并称为世界三大稻谷产区。
而此时经过《大明帝国报》长时间的宣传,帝国许多商人都知道缅甸水稻一年可以种三季,而且每一季产量也是非常的可观。
经过上次屠城之后的阿瓦,在这次土地买卖之中再次繁荣起来,此刻阿瓦城已经聚集了上万人,而聚集在此处的人几乎超过九成的人都是为了购买田地而来的。
“所有的人都不用抢,此次缅中藩司和仰光藩司需要出售的田地多达数千万亩,而且都是上田或者中田,所以说人人有份,人人都不会吃亏。只要有钱,就一定有好地。”城中负责田地买卖官吏大声吆喝道。
“另外请各位看好购地的细则,这里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第一,凡购买土地的人,无论购买田地数量多少都必须在两年完成规定的移民数量,陛下考虑到实际情况,已经将移民的条件降低到每一百亩只需要完成一户山西籍百姓的移民即可;第二,凡购买了的田地,如果某块田地荒芜的年限达到了三年,朝廷将会将这块田地视为无主的田地,朝廷将有权收回这块田地;第三,缅中和仰光两藩司虽然免除田赋十年,但日后田地所产,有三成必须卖给朝廷,价格则按江南一地的粮价征收。”
“大人,缅中藩司被暹罗人杀得可是鬼影都看不到一个了,如何在三年之内完成耕种?这似乎有点强人所难吧。”有商人问道。
“根据本官的消息,在东吁应该还有五十万人左右,其中逃到缅挝藩司的人就有二十多万,其余的大部分都藏在深山之中,朝廷已经下了安民告示了,暹罗人在帝国领土妄杀无辜已经全部被驱逐回暹罗了,现在不会再有人屠杀他们了。他们现在无钱无地,你们可以招募他们进行耕种,朝廷已经同意凡是在缅中和仰光两藩司耕种五年以上者,帝国将会给他们颁发户籍,允许他们的子女进入乡学、县学、府学等学校学习。我身边的这位便是缅中布政使波道,他会协助大家招募百姓耕种土地的。”
暹罗人成了这次大屠杀的背锅侠,对此,暹罗人对帝国不敢有丝毫的不满,巴塞通王也想得明白,这些残余的东吁人以后是不可能威胁到暹罗的。
“另外有三年的时间,我相信你们完全可以从缅挝,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招募百姓来开垦,这四藩司距离此地也并不太远。”
“如果三年都不能解决耕种的问题,我建议你还是不要买了,这点能力都没有,还不如早点回家守着自己家那点祖业混日子。”此时人群有人起哄道。说话的人是海运公司的股东派来的代表,实际上也算是朱由校的托,当然他也的确是来购买土地的。
“还未请教这位兄台的尊姓大名?”刚开始的商人强忍着心中的怒火问道。
“跟你这种人没什么好认识的,我买两万亩地。”说完,此人身边的人搬上来一个箱子。当打开箱子之时,现场一片哗然,箱子里装满了宝钞。
“我也买两万亩。”此时在人群中另外一个人大声喊道。所有人的目光又被第二个豪商给吸引了,喊话的人此时也搬上来一个箱子,箱子里同样装满了宝钞。而这个人也是海运公司的股东派来代表。
等两人表演完毕,现场顿时就沸腾,此时所有的问题瞬间都被掩盖了,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买地,买更多的地。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章 商品房
再次感谢书友1277153850的月票支持!
……
缅中和仰光两省已经开发的可耕种的上中两等田地超过四千五百万亩,今年买了一年也才买出去大约一千万亩,为朝廷提供了近七千万两的银元。到今年结束,朝廷第一次填补了亏空。
而刑惠房地产公司的第一批商品房正式出售,为了协助刑惠的商品房销售,朱由校亲自要求顺天府的官吏到销售现场办公,凡是来购买房子的,现场给办理京师的黄册。黄册也就是明朝户口。
现在京师的房价并不贵,一个中等收入的百姓,省吃俭用大概在京师工作两年便可以购买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而且朱由校并不打算放开房屋贷款制度,这个时候,这种制度风险性太大了,一不留神就会引起极其严重的经济的灾难。
“娘娘,听说购买刑惠的房子可以办理京师的户籍,是不是真的?”问话的是凤求凰的领班。
“是真的,皇上已经派顺天府的衙役去现场办理了,只要付钱买房的人,立刻可以办理。”小小回答道。
“娘娘,您看今天小人能不能请个假?”领班请求道。
“你要去买房子吗?”小小问道。
“是啊,我们全家流浪到京师已经近十年了,眼看着小孩就要过读书的年龄了,但由于我们不是京师人,小孩都一直无法进入京师的县学读书,我们大字不识一个,苦了一辈子,总不能让小孩又跟我们一样吧!娘娘,这个事真的对小人很重要!”领班哀求道。
“去吧!”小小微笑着说道。
“谢娘娘!谢娘娘!”领班高兴地说道。
……
有一个人带头,接下来就会有第二个,京师的房价相对于凤求凰的员工来说,一点压力都没有。凤求凰的薪资待遇在帝国来说都是最好的,可以说凤求凰所有的员工都能买得起房子。
最后小小决定凤求凰的工厂暂时停业一天,但凤求凰的门店绝不允许歇业。
刑惠这次只提供了两百套多套房子,几乎只用半天的时间就被抢购一空。
“今天我可是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