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临天下-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夏骑兵也同样用数年时间苦练夜战,终于有所成就,尽管是在没有星辰月色的黑夜之中,骑兵们依旧奔跑有序,没有一丝混乱。

    廖化一马当先,他远远看见了前方拦路的鹿车,立刻举起号角仰天劲吹,数十名骑兵跟随他一起吹响了号角。

    ‘呜——’在低沉的号角声中,江夏骑兵兵分两路,从左右绕过了鹿车阻拦,左右夹击,杀进了曹军人群中。

    曹军士兵顿时一片大乱,他们只有三千人,怎么可能和江夏骑兵接近一对一的作战。

    只片刻时间,曹军便被江夏骑兵分割包围,阵脚被冲得七零八落,无数士兵转身逃跑,很快,曹军抵抗的士气便消亡殆尽,完全崩溃了。

    旷野里曹军四散奔逃,跪地求饶者不计其数,臧霸见势不妙,在夜色的掩护下向大营奔逃而去。

    ……

    其实就算没有骑兵突袭曹军,曹军也没有机会在河中倒火油烧船了,几乎就在江夏骑兵突袭曹军的同一时刻,江夏军船队已经抵达安陆县码头。

    数十艘大船率先靠岸,一队队江夏军上岸,迅速在岸边集结,不到半个时辰,十万大军以及各种辎重都都已出现在涢水西岸之上。

    江夏军早已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按照贾诩的计划,用骑兵击溃烧船的曹军仅仅只是第一步,甚至只是一个战争的引子,仅仅是用来影响敌军主帅的决策。

    贾诩真正的目标是夺取安陆县,这才是今晚战争序幕的拉开,贾诩回头低声对刘璟说了几句,刘璟点点头,目光投向了数里外的安陆县。

    尽管夜色昏黑,但他还是能隐隐看见安陆县的轮廓,到现在为止,刘正没有任何消息传来,那就说明他们已成功潜入安陆县,在等待第二支火箭的腾空。

    “魏延将军何在?”刘璟声音冷厉地喝道。

    魏延一步上前,抱拳施礼,“末将在!”

    “刘正已经入城,我给你一万军队,半个时辰之内拿下安陆县,我记你大功,否则提头来见!”

    魏延心中一凛,只给自己半个时辰,他心中开始紧张起来,连忙应道:“卑职遵命!”

    他转身去召集军队,不多时,魏延率领一万军队向数里外的县城急速奔去。

    刘璟望着他走远,立刻吩咐左右,“命令射第二支火箭!”

    一名亲兵飞奔而去,片刻,在县城外一支火箭腾空而起,更加赤亮,十里外都能清晰地看见。

    在县城靠近南门的一座民宅里,刘正站在院子中凝视着腾空而起的火箭,他的拳头慢慢捏紧了,这就是给他的行动信号。

    “大家准备出击!”刘正回头令道。

    在他身后,一百名鹰击士兵已经准备就绪,他们每个人都披着特质的铠甲,用上等精铁打造成鳞片,穿附在皮甲之上,三十步外,弓弩射不透这种精铁鱼鳞甲。

    每个人手执镔铁长矛,后背弓箭,腰挎利刃,无论防护还是兵器装备,都是一般士兵远远比不上。

    再加上他们个个武艺高强,身高力大,以一当十,因此这支鹰击兵虽然才百人,却足以战胜千人精锐敌军。

    夜色中,百名士兵列队走出院子,一路小跑向南城奔去,就仿佛一队曹军巡逻队,此时,城外的战斗和腾空的火箭已经惊动了守城的军队,一队队曹军士兵小跑着向各处城门奔去。

    片刻,江夏军出现在南门前,夜色昏黑,遮掩住了他们的盔甲异常,南城门处已聚集了数百曹军,他们如临大敌,在城头上张弓搭箭,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城外,却没有人注意身后江夏鹰击兵的到来。

    江夏军奔至南城门,立刻一分为二,一部分沿着甬道上城,抢夺吊桥机关,另一部分则向城门洞冲去。

    “你们是什么人?”终于有军官发现了他们的异常,厉声问道。

    “动手!”

    刘正大喝一声,百名江夏士兵在城头城门处一起动手,他们如一头头凶悍的猎豹,挥舞镔铁长矛杀进了曹军之中,只瞬间,数十名曹军被杀死在城门处,南城门内外响起一片惨叫声。

    ……

    在离南城门数百余步外的一片树林内,魏延正率领一万士兵焦急地等待城门的动静,此时距离刘璟留给他的期限已不到一刻钟了,但城门内还没有任何动静,令魏延心急如焚。

    忽然,有士兵低声道:“将军听到没有,有喊杀声!”

    其实魏延已经听见了,喊杀声在安静的夜晚非常清晰,他神情严肃,紧紧盯着南城门,尽管留给他的时间已不多,但他还是异常小心,唯恐中计。

    这时,吊桥开始缓缓放下,城楼也着了火,火势迅猛,炽热的火光照亮了夜空,魏延再无怀疑,回头大喝一声,“跟我杀上去!”

    他一马当先,挥刀向县城疾奔而去,在他身后黑压压的士兵从树林里冲出,紧紧跟随。

    “杀啊!”

    呐喊声响彻云霄,一万江夏军铺天盖地,如排山倒海般向安陆县冲杀而去。

    。。。。。。。曹军大营中军帐内,赵俨正详细询问臧霸兵败的经过,他心中暗暗吃惊,竟然是骑兵冲击了运送火油的队伍。

    这可是夜晚,数千骑兵能在夜晚极速奔驰突袭,队伍没有混乱冲撞,这可是需要长期严格的训练,目前只有他们的虎豹骑和西凉的突陷骑才能办到。

    南方的江夏居然也这么强悍的骑兵,这才善于练兵的赵俨着实感到不可思议。

    同时,赵俨也感到十分沮丧,他派兵晚了一步,使火烧战船的计划没有能成功,一旦江夏军主力上岸,他将十分被动。

    “赵护军!”

    司马懿心急如焚地冲进了大帐,急声道:“县城内有情况发生,恐怕是江夏军要攻县城,请护军立刻派兵支援县城。”

    赵俨却没有反应,他半晌才冷冷道:“司马主簿,可是你提议我用火油烧船,我按照你的建议做了,结果被江夏骑兵突袭,六千桶火油丢失,三千军队只逃回数百人,这个帐该怎么算?”

    司马懿惊得后退一步,“赵护军此言诧异,我建议你出兵不假,但你自己却耽误了半个时辰,贻误战机,现在居然把责任推到我头上了,赵护军,我可是提醒过你的。”

    “哼!被江夏骑兵伏击和出兵早晚没有关系,他们早就准备好,根本就不该去烧船,现在兵败,司马主簿却要撇清责任,是何居心?”

    司马懿怒极反笑,“好一个撇清责任,有你这样的主帅,谁能撇得清责任?赵护军,别怪我没有提醒你,现在江夏军在攻打县城,一旦县城被攻下,你将悔之晚矣!”

    说完,司马懿拂袖而去,赵俨冷冷地注视着司马懿背影,一个小小的主簿罢了,居然把他自己当作军师了,不知天高地厚。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启禀主帅,江夏军已杀进县城,县城失守了!”

第349章 居高临下

    四更不到,曹军已全部动员,近两万五千曹军士兵站满了近十几里长的板墙,人人张弓持弩,紧张望着军营四周旷野,赵俨安排的防御,如铜墙铁壁一般,无论江夏军从哪一个方向进攻,都会遭到曹军士兵的猛烈反击。

    事实上,江夏军想攻下军营很不容易,且不说有人数众多的曹军士兵,就是军营本身也非常寻常,板墙高一丈五尺,部署了八百架床弩,射程达三百步。

    军营四周有宽达一丈的护营河环绕,护营河外的旷野里还有大量陷马坑,坑中倒插锋利的竹签,无论是人还是马,一旦踏空都会身负重伤。

    赵俨的防御才干在这座军营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连曹操来视察时也赞扬这座军营防御构造严密,堪称铜墙铁壁,而且粮食可以坚持一个月,井水充足,也正是如此,赵俨十分自信,他并不担心江夏军的进攻,而是从容部署。

    板墙上,司马懿神情复杂地注视着数百步外城头熊熊燃烧的大火,良久,他低低叹了口气。

    “主簿为何如此惆怅?”身后有人笑问道。

    司马懿回头,见是于禁,他摇摇头苦笑道:“若是我来攻打这座军营,不用天明我便可以拿下。”

    “主簿这样说,让赵护军情何以堪,他可是准备坚守一个月,这里不是号称铜墙铁壁吗?”于禁带着一种调侃的语气笑道。

    “赵俨固然死不足惜,但于将军不为自己的部属考虑吗?”

    于禁脸色肃然,笑意全无,他躬身行一礼,“愿听主簿直言。”

    “于将军也是身经百战了,应该知道这种铜墙铁壁其实是漏洞百出,尤其是火油运用在战争上,赵护军却还在是用旧习惯来防御。”

    说到这,司马懿一指两百余步外的县城道:“军营距离县城两百五十步,固然可以防御弓箭的射击,但如果江夏军使用射程四百步的大型投石机,从县城上居高临下攻击,我们何以阻当?江夏军只攻县城而不攻大营,显然就是发现了这个防御漏洞。”

    于禁脸色大变,司马懿的提醒使他想到了火油,他紧张地说道:“如果江夏军把缴获的六千多桶火油全部倒灌回来,整座大营就会被烧为白地!”

    “于将军说得没有错,赵俨显然没有考虑到火油,他只考虑如何把责任推卸到我的头上。”司马懿叹口气,心中无限惆怅。

    于禁却没有时间考虑司马懿细腻的心思,他只关心自己和部属的安全,连忙问道:“那主簿觉得我们怎么才能躲过这一劫?”

    “其实从云阳县传来报警时,我们就应该主动进攻了,三万人放弃大营主动出击,或许还有三成胜机,可赵俨的保守导致我们屡屡错失战机,现在只有一个字,我们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于禁迟疑一下问道:“主簿可是在说逃字?”

    “逃也好,撤也好,反正只要及时离开军营,就算遭遇江夏军的拦截阻击,我们也能保住七成的兵力,如果一意孤行守军营,恐怕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去找赵护军!”

    于禁转身要走,司马懿却凝视着远方城墙道:“恐怕有点晚了!”

    于禁霍然回头,注视远方二百余步外的城墙,这时已经有一点月色从云层中透出,使视野稍远,隐隐可以看见城头上出现了许多巨大的身影,足有两丈余高,就仿佛一个个巨兽矗立在城头。

    于禁骇然变色,转身便向大营内奔去。

    司马懿的猜测并没有错,此时在城头上工匠们在迅速安装巨大的投石机,这种绞盘式重型投石机是由马钧设计研制,高一丈八尺,臂杆长三丈六尺,另外还有一部重达千斤的绞盘坠铁。

    先将绞盘坠铁上的铁链钩挂在臂杆上,然后推动绞盘,绞紧皮带,臂杆上形成巨大的势能,只要拉动机关,链钩就会脱离臂杆,臂杆猛地挥击出去。

    一架重型投石机只需十二人便可操作,比原来的五十人足足少了八成,而且有效避免了人力拉拽时不同步所造成的伤害,射程可达四百余步,将重型投石机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

    刘璟在站城头上俯视着不远处的大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贾诩分析得没有错,赵俨的保守作风使他错失了撤离大营的机会,他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司马懿能改变赵俨的决定吗?刘璟也觉得不太可能,就算赵俨意识到了危险,他绝不会听从司马懿的建议撤军,这也是曹操用人的不当,他压根就不该用文官来领兵。

    这时,一名士兵奔来禀报道:“启禀州牧,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发射。”

    刘璟点了点头,毅然下达了攻击令,“可以发射!”

    。。。。。。。曹营内一片混乱,数千曹军士兵正在紧急收拔营帐,一旦江夏军火攻大营,这些大帐就会使军营成为一片火海,随着营帐消失,一片片空地露了出来。

    中军大帐内,赵俨背着手来回踱步,眼前的局势令他忧虑万分,但让他立刻撤退,他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

    大帐另一边,于禁和臧霸焦虑不安地等待着赵俨的决定,他们二人都是身经百战之将,和司马懿一样,都意识到了大营面临的危险,极力主张撤离。

    但赵俨才是主将,没有赵俨的同意,他们的军队不能离开大营,否则他们将会严重违反军规,甚至会被曹操处斩。

    “主帅,不能再犹豫了,必须立刻撤退,否则我们都会遭遇灭顶之灾,主帅,撤吧!”于禁焦急地劝道。

    “主帅,撤吧!”臧霸也急道:“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赵俨叹了口气,“你们以为撤离就能平安吗?江夏军来数百艘战船,至少有数万军队,还有两千多骑兵,军队在哪里去了,不就在外面等着我们吗?我们没有夜战的能力,就算我们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