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临天下-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断向两边高呼的民众挥手,十几名古稀老人拦路跪拜,将入城仪式推向了**,蔡瑁连忙上前将老人扶起,顿时响起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万岁!荆州军万岁!”呼喊声响彻樊城内外。

    。。。。。。。就在一万荆州军举行进城仪式的同时,一里外的樊城码头上却变得冷清下来,只有百无聊赖的百余名士兵看守着两百多艘渡船。

    在樊城码头以东百步外便是游缴所,游缴所前面则是一条长约三四里的沙墙,曹军就曾躲在这条沙墙后和江夏军战船对峙。

    从游缴所再向东走三百余步是一片占地近两百亩的竹林,竹林内还有一座低缓的小山,这片竹林是樊城著名风景区之一。

    但此时竹林内没有游客,却藏着一支两千余人的曹军骑兵和数百曹军步兵,由大将李典统帅。

    这便是贾诩的将计就计,利用粮道被骚扰为借口,曹军从樊城撤军,诱引荆州军入套。

    汉水对岸的襄阳必然是第一个得到消息,以蔡瑁好大喜功的秉性,他一定会抢在刘璟和刘备之前收复樊城,这样一来,曹军就有机会夺取他们的渡船。

    李典冷冷地注视着数百步外的码头,机会已经来临,他并不急于派骑兵冲锋,而是派出数百名步兵躲在沙墙后慢慢向码头靠拢。

    曹军士兵离码头越来越近,已经只有五十步,数百曹军士兵忽然爆发出一声呐喊,从沙墙后一跃而起,向码头上的百余荆州士兵杀去。

    。。。。。。。。。

第254章 初战樊城

    码头上的百余荆州军措手不及,数百曹军瞬间杀到,最东面的十几荆州士兵被砍翻,惨叫声响成一片,其余荆州士兵见势不妙,纷纷调头奔逃。

    坐在渡船上休息聊天的船夫惊得纷纷站起身,不知所措地望着岸上的杀戮,不等他们反应过来,数百曹军士兵冲上了渡船,挥刀大声叫喊:“敢逃跑者杀无赦!”

    船夫们吓得纷纷蹲下,曹军为首牙将立刻分配士兵,每艘船上去两名曹军士兵,喝令船只,离开了樊城码头,向比水河口而去。

    树林内,李典依旧按兵不动,冷冷地望着樊城方向,对付百余名守船士兵,用不着骑兵出动,他等待着樊城的援军。

    荆州的蔡瑁和张允在三年前便秘降曹操,但他们的投降和黄射的投降不太一样,黄射是真正投降,接受了曹操的封官。

    而蔡瑁张允的投降则是一种预投降,就是有投降意向,但没有正式投降,这就和后世的投资意向和实际投资是一回事。

    而且他们俩人的投降意向也只有曹操及一些心腹谋士知晓,曹仁在临行前也被告之,不过曹仁深恨蔡瑁不给渡船,反而焚毁渡船,他已将蔡瑁视为敌人,所以李典一无所知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李典看来,蔡瑁是荆州军师,如果能将他生擒活捉,这将是他立下的最大功绩,为此,李典格外兴奋,格外期待。

    “将军,来了!”一名士兵指着远处兴奋地大喊。

    李典也看到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从樊城城门冲出,向码头疾奔而去。

    李典心中迅速估算,大约三千人左右,这正好是他们骑兵的一顿美餐,他缓缓拔出战刀,厉声喝道:“准备作战!”

    两千五百曹军骑兵同时拔出战刀,目光中闪烁着野兽般的凶光,都异常兴奋地注视着远处奔来的荆州士兵。

    这支荆州军由蔡和率领,急急惶惶奔向码头,企图夺回渡船,蔡瑁也出现在城头之上,满脸焦虑地望向码头方向,他原本无比膨胀的荣耀感已被曹军偷袭码头的消息戳破,只剩下一种中计的惶恐。

    蔡瑁已经意识到自己中计,所谓曹军从樊城撤兵根本就是一个圈套,目的是为了诱引荆州军入樊城,曹军的真正意图是为了夺取渡船。

    此时蔡瑁已经看见数百艘渡船正缓缓离开码头,向东驶去,这让蔡瑁又是惊怒,又是担忧,没有了渡船,他们该怎么回去?

    “军师,看那边!”

    一名军士指着东面竹林方向,惊恐得大喊起来,“是曹军骑兵!”

    蔡瑁也看见了,只见从竹林中杀出了密集的骑兵,盔甲鲜明,战刀闪亮,杀气腾腾地向码头冲去。

    蔡瑁大吃一惊,连忙喝令:“鸣钟收兵!”

    城头上‘当!当!当!’敲响了钟声,召唤杀出去的三千军队返回,但已经晚了,二千余曹军骑兵如大河奔腾,杀进了一片慌乱中的荆州军士兵群中。

    荆州军士兵纷纷举矛抵挡,但他们挡不住骑兵的突击,瞬间被骑兵撕扯得四分五裂,曹军骑兵凶狠异常,刀劈矛刺,杀得荆州士兵人头滚滚,四肢横飞,鲜血成河。

    荆州士兵哭嚎奔逃,渐渐开始崩溃了,蔡和急得大喊大叫,“顶住,给我顶住!”

    这时,李典从他身后杀来,“贼将!拿命来!”声如霹雳,长枪一挥,直刺蔡和后心。

    蔡和大吃一惊,挥刀格挡,‘当!’一声巨响,架开了李典的长枪,但身子却稳不住,晃了晃,险些掉下马去。

    这时两马交错,一刹那间,李典趁蔡和身形不稳,反手一把抓住他的束甲丝绦,硬生生将蔡和拉下马。

    “绑了!”

    几名曹军士兵一拥而上,将蔡和按住捆绑起来。

    蔡和被抓,使荆州军更加混乱,数千士兵向西拼命奔逃,曹军却穷追不舍,一路掩杀,连跪地投降也不接受,悉数杀死。

    樊城城门已经关闭,城头上,数千荆州士兵默默注视着城外的大屠杀,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恐惧之色,一些未经历过战争的年轻士兵还忍不住哭出声来。

    一个时辰后,骑兵终于结束了屠杀,丢下满地尸体,调转马头向北驰去,三千荆州士兵被了杀了两千余人,剩下不足千人开始陆陆续续逃回樊城,一进城门,所有人都放声大哭起来。

    蔡瑁无奈,命人出城去掩埋尸体,寻找生还者,这时原樊城守将吴庆上前道:“军师,樊城不比襄阳,北城很容易被攻破,一旦曹军重新南下就危险了,还是想办法渡江回襄阳吧!”

    蔡瑁叹了口气,“我何尝不想回去,可是渡船已被曹军抢走,我们怎么回去?”

    吴庆想了想道:“我们或许可以撤去邓县。”

    邓县位于樊城以西数十里外,但立刻被蔡瑁否决了,“邓县不行,城池更破旧。”

    吴庆又立刻道:“除此之外,那只能撤到西面的邓县码头,派几名水性好的弟兄泅水过江去求援,刘璟应该会派船来接应。”

    “他会来吗?”蔡瑁不太相信刘璟会来救自己。

    “他若不肯来,还有何面目见荆州父老?”

    蔡瑁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就算刘璟不肯救自己,自己手下的八千荆州子弟兵他却不能不管。

    这时,蔡瑁又回头看了看樊城,一个多时辰前他还风光无限地接受樊城民众拥戴,一转眼他又要丢弃这些民众走了,自己的名声反受损害。

    但此时他已顾不上这些民众了,蔡瑁叫来一名心腹军侯,低声嘱咐他,“你率五百士兵守住城门,我撤离后要紧闭城门,不准任何人出城,一旦有人问起,你就说我率军北上,阻击曹军去了。”

    “末将遵令!”军侯匆匆奔去。

    蔡瑁安排完樊城军务,带领七千军队出城,名义是去城外驻军,实际上却是向西疾奔而去。

    蔡瑁心中非常恐慌,他知道曹军绝不是仅仅夺自己船只那么简单,既然布下陷阱,又岂能让猎物逃走的道理?

    或者曹军不会杀他蔡瑁,但曹军一定不会放过荆州军,如果他蔡瑁全军覆没,甚至被俘,那他的荆州牧之梦也就破灭了。

    蔡瑁很清楚,曹军必然已布下重兵等候,现在只能趁敌军未杀至的空档期紧急撤退,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快!加快速度!”

    旷野里,蔡瑁不断催促士兵加速行军,这时他已得到消息,在北方七八里外出现了曹军主力,约一万余人,正向西南方向疾速追来。

    蔡瑁心中更加焦急,大声叫喊:“再加快速,曹军已在后面追来了。”

    从樊城到邓县码头约三十里路程,虽然官道平坦,使士兵可以保持高速行军状态,但到了北码头也无法渡江,还要派人泅水过去报信,再等对岸的大船过来,还来得及吗?

    时间上的紧迫感沉甸甸地压在蔡瑁心中,但他又无从选择,他已经离开了樊城,只能向西继续奔逃,想当然地希望时间上还来得及。

    从官道向北,是一望无际的森林,几条狭长的丘陵分布在森林中,使这片森林又多了几道可以形成小路的山谷。

    此时一支由一万余人组成的曹军主力在大将于禁的率领下,正疾速向南追赶。

    曹军主力并没有远走,就在樊城以北二十里外,他们挖下了陷阱,就等猎物上钩,此时已经上套的猎物急于逃走,曹军怎么可能放过他们。

    “快!加快速度追击,不要让荆州军跑了!”

    于禁不断地催促士兵追赶,此时他已经顾不得派斥候探查前方的埋伏,事实上于禁也知道不太可能有埋伏,若蔡瑁事先有准备,他的渡船就不会被那么轻易地劫走了。

    而刘璟和刘备也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消息。

    正是有这样的明悟,于禁便不在探查埋伏上耗费时间,只管催令士兵一路飞奔。

    半个时辰后,曹军穿过了丘陵地带,上了西去的官道,这时曹军游哨抓到两名逃跑的荆州士兵,将他们押到于禁马前。

    “启禀将军,这是两名逃兵,被弟兄们抓住!”

    于禁冷冷地打量一眼这两名士兵,他冷酷的目光吓得两名士兵跪下磕头,“饶命!饶命!”

    “我问你们,你们主将是谁?”

    “是蔡军师!”

    “你们还有别的船只吗?”

    两名士兵慌忙摇头,“船只已经丢了,再无其他船只,听说是请求对岸战船来救援。”

    于禁呵呵笑了起来,对方主将居然是蔡瑁,而且还是那么蠢的人,指望对岸来救援,来得及吗?

    如果能将蔡瑁抓住,那绝对是大功一件,不亚于李典夺取船只,想到这里,于禁开始兴奋起来,一挥长刀大喊道:“杀向北码头,抓住蔡瑁者,赏金五百两!”

    曹军士兵们顿时兴奋起来,嗷叫着向码头杀去。

第255章 二战于禁

    樊城向西去的官道紧靠汉水修建,距离汉水不足两百步,河岸上地势平坦,大多铺满了各种鹅卵石,偶然可以见到一艘破烂的小船残骸被遗弃在岸边。

    官道的另一侧是大片黑松林,树林深处则是地势起伏的丘陵,一直向北延绵到数十里外。

    一万余曹军士兵正沿着官道疾速向西行军,此时他们距离邓县码头还有不到十里的路程,曹军士兵更加兴奋,只恨不得插翅飞过去。

    就在这时,队伍后方的树林里忽然响起一阵梆子声,树林里乱箭齐发,密如疾雨的箭矢扑面射来,惨叫声响成一片,无数人中箭倒地,曹军措不及防,顿时一片大乱。

    不等曹军反应过来,从树林内杀出一支伏兵,凶狠异常,将曹军士兵一劈为二,为首一员大将,身披铠甲,手执一对双戟,骑一匹雄壮高骏的乌鬃马,盔顶红缨迎风飘扬,正是大将甘宁。

    他率领三千伏兵袭击曹军尾部,杀得曹军措手不及,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甘宁迎面冲向曹军尾部牙将,大喝一声,双戟飞刺,快如闪电,曹军牙将躲闪不及,被刺穿了胸膛,跌落下马。

    甘宁纵声高喊:“儿郎们,下手利索一点!”

    江夏士兵更加奋勇,杀得曹军士兵人仰马翻,纷纷溃逃。

    于禁在前面听说后部被伏击,不由又惊又怒,他竟然会被伏击?但于禁做梦也想不到这竟是江夏军在伏击他,他还以为是蔡瑁的布阵。

    于禁勃然大怒,对副将吕翔喝令道:“且稳住阵脚,待我去后面看看!”

    他对手下曲部厉声大吼:“跟我杀回去!”

    他拨马向后方杀去,一千余名于禁的曲部士兵们也纷纷调头,跟着于禁杀向尾部,就在于禁刚走出不到一里,前方树林中一阵鼓声敲响,又是一支军队杀了出来,直冲曹军阵脚。

    这一支军队也是三千人,士兵们长矛锐利,刀光闪耀,杀气腾腾,为首大将手执方天画戟,身材高大,目光冷酷,银盔铁甲,格外的威风凛凛,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江夏主帅刘璟。

    刘璟在樊城有探子,早在昨晚曹军开始撤军之时,樊城的探子便发来了鸽信,曹军因粮道被袭而被迫撤军。

    刘璟立刻想到这是一个机遇,他即派甘宁率六千精锐江夏军,准备伺机夺取樊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