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兵临天下-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庶微微一笑,“这就叫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如果从江夏出征,那就是我们为抗曹主力,刘备军只能是辅助,最后战胜曹军,主要功劳也是我们,名声也是被太守所得,刘备一无所获,如此他怎么可能愿意,他宁可撤回南郡,既可借机攫取南郡兵权,也可成为独立的抗曹主力,一石二鸟,刘备何乐而不为?”

    众人都默默点头,徐庶确实看得透彻,刘备目前的态度,应该就是在等候南郡的援军,徐庶又看了一眼刘璟,见他一直沉思不语,便笑问道:“太守怎么看?”

    刘璟笑道:“我的想法和你差不多,刘备不可能做我们的协从军,这次战役,如果他表现优异,得到荆州人认可,说不定他也有接任荆州牧的希望,就像当年他接管徐州一样。

    不过州牧尚在,他想成为抗曹主导恐怕不现实,就算州牧有这个想法,蔡家也不会答应,这次抗曹,还是会以襄阳为主导。”

    “听襄阳蔡瑁龟孙子的指挥,我宁可不去!”刘虎满脸怒色,瓮声瓮气道。

    刘璟瞥了他一眼,摇摇头,“不光你不去,谁都不会干,怎么抗曹是江夏的事,我们不用听襄阳指挥。”

    就在这时,大堂奔来一名士兵,禀报道:“蒯公回来了,好像刘皇叔也跟着一起来了。”

    刘璟心中有些疑惑,刘备怎么来了?但他立刻令道:“去码头迎接!”

    。。。。。。。夏口码头上,一艘大船已缓缓靠岸,蒯良带着刘备快步走下了船板,在他们身后跟着刘备的新任幕僚庞统。

    樊城被攻占,新野便被孤立,腹背受敌,形势岌岌可危,刘备被迫放弃新野,率领七千军队和数万新野民众东撤到安陆郡。

    按照刘备的想法,索性就借口抗曹,驻兵安陆郡,安陆郡就成为他的囊中之物,但庞统却力劝他去南郡。

    一方面是要趁机攫取南郡军权,另一方面,驻军安陆郡就无形中成为了刘璟的北方屏障,会引来曹军的重点进攻。

    刘备深以为然,遂放弃了驻兵安陆郡的念头,但要把数万民众运到南郡却是一个大难题,靠他一己之力难以解决,必须要得到刘璟的协助。

    就在这时,蒯良奉刘璟之命前来问候消息,刘备便趁此机会,一同前来夏口。

    刘备下了大船,已等候在岸边的刘璟立刻迎了上来,躬身施礼,“世叔能平安无事,令小侄深感欣慰!”

    “多谢贤侄关心,这次也是运气,曹军没有进攻新野,让我逃过了一劫。”

    “那叔父将来有何打算?”

    刘璟这话问得有点让刘备难以回答,刘备沉吟一下道:“可能有些事需要贤侄帮忙,所以我特地过江来协商。”

    “既然如此,世叔请随我进城细谈。”

    这时,刘璟又向庞统拱拱手笑道:“恭喜先生得遇明主!”

    要是按庞统原来的性格,他必然是冷冷淡淡的应一声,但现在他是刘备首席幕僚,需要考虑主公的面子,便勉强一笑回礼,“多谢刘太守!”

    一行人进城来到军衙,众人在中堂分宾主落座。

    刘备先叹息一声道:“这次东撤,我没有想到新野军民五万余人跟随我同撤,虽然他们不愿事曹贼,但数万人跟随确实问题很大,首先就是粮食严重短缺,不瞒贤侄,我随身携带的粮食只能再支撑众人两天,后天就要断粮了,所以我渡江前来厚颜向贤侄借粮。”

    刘璟摆摆手笑道:“世叔言重了,新野之民也就是荆州之民,作为荆州一员,我赈济民众责无旁贷。”

    说到这,刘璟回头吩咐陈朔,“去安排一下,先从夏口粮库中支一万石粮食送过江去,立刻就送,解皇叔的燃眉之急。”

    “遵令!”

    陈朔行一礼,匆匆下去了,刘备大喜,他没想到刘璟会这么爽快,连身起身施礼,“我就先替新野民众感谢贤侄了!”

    刘璟连忙笑道:“世叔请坐,这是小侄应该做的。”

    等刘备坐下,刘璟又淡然一笑道:“不过五万民众跟随皇叔去南郡,且不说路上的辗转奔波,以后每月的粮食负担南郡是否承受得起?”

    刘备也不由苦笑一声,“贤侄说得不错,从新野向东走了一百余里路,我带着数万民众足足走了三天,青壮男子还好一点,老弱妇孺更是艰难无比,已经有数十人病累死在路上,再带这么多人辗转去南郡,我想想也有点害怕,更不用说南郡的粮食负担了。”

    刘璟一怔,“世叔的意思是说,他们并不在江边?”

    刘备点了点头,“从新野到这里足有四百余里,怎么可能三天时间赶到江边,他们在平林县,由糜芳率五百军队照顾他们。”

    刘璟立刻明白了刘备的意图,他已经没有能力照顾这数万民众了,想放弃但又怕坏了名声,所以来找自己帮忙。

    刘璟想了想便道:“如果是在平林县,补给船只走涢水更方便一点,不过只能走三百石的拖船,而且船只还只能行驶到随县,尚需要他们再南行数十里到随县来接受赈济。”

    “这个没有问题,贤侄把救济粮食送到随县便可,我立刻命令糜芳把难民再转移到随县。”

    刘备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数万新野民众他无法带去南郡,准备托付给刘璟,这也是刘备此行的主要目的。

    当然,刘璟可以不管,毕竟这是新野的民众,是刘备的人情,所以刘璟要接管这些民众,必须有所条件。

    刘璟沉吟一下,便道:“为了便于照顾这些民众,我建议还是由江夏军队接管,世叔以为如何?”

    刘备心中暗暗苦笑,这样一来,刘璟就有借口驻兵安陆郡了,实际上就是把安陆郡让给了刘璟。

    但他也无可奈何,如果刘璟撒手不管,这数万新野民众将生死由天,这必将严重损害他刘备的名声,他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好在安陆郡对他没有什么战略意义,也算是一个顺水人情,刘备便点了点头,“只要江夏军队过去,我便立刻命令糜芳率军撤离。”

    两人在谈话之间,便正式将移交新野难民的方案敲定了。

    刘备一颗心终于放下,他又将话题转到了更重要的事情上,“我这次前来的第二件事,就是想和贤侄商议一下联合抗曹之事。”

第246章 三方角力

    这次抗击曹军入侵的战役,荆州的三方力量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联合,庞统为此提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刘备要尽量利用他皇叔的身份和天下名望,成为这次抗曹联盟的首领,从而为最后吞并荆州奠定基础。

    如果第一个方案因遭到抵制而不能成功,那么可以实施第二个方案,也就是将刘琦推出来,号召荆州各派势力团结抗曹,利用刘琦的身份和影响谋取最大的利益。

    庞统的这两个方案深得刘备的赞同,今天刘备来找刘璟,就是想谈第一个方案。

    刘备沉吟一下道:“这次曹军南下明显有两个意图,一是以攻为守,防止我们趁曹军东征的机会北上中原,所以曹军直接占领樊城,威胁襄阳,震慑荆州,如果我们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那么曹军极有可能渡过汉水,再次攻打襄阳,一旦占领襄阳,荆州就岌岌可危了。”

    刘璟点点头,“我们也是这样认为,曹贼狼子野心,不会止步于樊城,我们必须要尽快反击曹军。”

    这时庞统接口笑道:“说起来荆州的力量也不弱,南郡有三万精兵,加上七千新野军队,那么有近四万人,而江夏这边也有近三万人,兵力也不弱,关键是襄阳,襄阳手中有近六万军队,却分属三个派别,这样一来,荆州势力错综复杂,各有各的利益,宛如一盘散沙,以这样的姿态去和曹军作战,必然会被曹军各个击破,所以抗击曹军的关键在于齐心协力,联合抗曹。”

    庞统刚说完,徐庶也接过他的话头继续道:“士元兄说得一点不错,曹军兵力虽然不多,但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兵,实力强大,再加上由名将曹仁统兵,谋士贾诩足智多谋,单凭荆州任何一方都难以战胜曹军,联合抗曹是必然之路。”

    徐庶语气一转又道:“其实联合也并不难,州牧尚健在,他虽然病重,但他会指定一人统领荆州大军抵抗曹军,不知刘皇叔以为,州牧会指定谁?”

    徐庶就是在提醒刘备,这个盟主还轮不到你刘备,州牧健在,他自然会指定三军盟主。

    而这个盟主徐庶不用说出来,在场所有人都明白,此盟主非蔡瑁莫属,他是荆州军师,刘表病重,军务正是由他来主管。

    刘备脸色一变,冷笑一声对刘璟道:“莫非贤侄准备接受蔡军师的指挥?”

    刘璟摇摇头,“我和襄阳有协议,江夏军队指挥权不交给州衙,蔡瑁指挥不了江夏军,当然也指挥不了新野军,倒是琦公子那边,大敌当前,他若不接受蔡军师指挥,于情于理都说不通,恐怕会有非议,对琦公子影响很大,我劝皇叔还是首先解决好这个问题。”

    刘璟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刘备自己内部危机尚未解决,就不要提什么联盟之事,更不要做梦当盟主。

    话说到这一步,双方便没有必要谈下去了,刘备也意识到,他的当务之急倒不是争取联盟主导地位,而是要尽快攫取南郡军队,他心中焦急,便先告辞而去。

    刘璟一直把刘备送到江边,望着刘备一行上了船,刘璟这才问徐庶道:“元直刚才意犹未尽,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徐庶微微一笑,“江夏有荆州最强大的水军,而曹军却没有水军,难道公子不想亲自去樊城耀武扬威一番吗?”

    刘璟笑得眼睛眯了起来,“元直知我心也!”

    。。。。。。。。。。大船上,刘备显得忧心忡忡,刘璟的一席话使他意识到了这次曹军入侵给南郡带来的危机。

    在过去三年里,没有发生什么战争,荆州也没有理由调动南郡之兵,而这次曹军南下,正好给了襄阳一个调动南郡军队的绝佳借口。

    无论是为人子、为人臣,还是大义,刘琦都无法拒绝襄阳的调令,这可如何是好?一时间,刘备心急如焚。

    这时,庞统在一旁笑道:“皇叔不用担心,虽然江夏没有联盟之心,但刘璟还是想和皇叔合作抗曹,从他愿接受新野之民便可看出,他还是有合作的诚意,其实这也不错,最后的结果就是双方都能获得名声,对我们原计划的影响其实并不大。”

    刘备默默点了点头,半晌,他又叹息道:“现在我还顾不上抗曹,先把南郡军权取到手,才是当务之急。”

    “可以让琦公子称病,将军权委托给皇叔,若荆州调兵,皇叔领兵北上就是了,这样既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口,同时也将南郡军权拿到手,岂不是一举两得,不是什么难事。”

    刘备点了点头,他真是当局者迷了,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想不到,不过他眉头又一皱,“我只怕时间上来不及!”

    庞统沉吟一下道:“这其实也好办,皇叔不是有一匹赤血宝马吗?可将这匹马委托一心腹之人,疾奔江陵去送信,一天一夜便可赶到江陵,让琦公子称病拖几天,然后皇叔可直接乘船赶往江陵,军队可暂交给张将军,晚一点再来江陵,这样应该来得及。”

    刘备深以为然,当即道:“先生说得不错,就这么定了。”

    。。。。。。。。。当天晚上,刘璟在江夏发表了《讨曹贼檄》,怒斥曹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荆州牧是嫡系宗室,堂堂朝廷重臣,受天子之符节牧权于荆州。

    曹贼为灭汉室宗亲而悍然入侵荆州,为一己之私而将荆州拖入战火,使生灵涂炭,荆州人民惨遭曹军铁骑蹂躏,河口镇的惨案就是荆州人的明天。

    刘璟号召天下人共谴曹贼,号召荆州民众绝不屈服,一致抗曹,他在檄文最后写道:“刘璟不才,既为汉室宗亲,当以匡扶汉家社稷为己任,愿倾江夏之兵,率领荆州民众抗击曹军,愿持三尺龙泉,斩曹贼项上人头,重还汉室朗朗青天!”

    刘璟随即派数百骑奔赴荆州各郡县,将《讨曹贼檄》传遍荆州。

    就在当天晚上,刘璟亲率两万江夏精锐之军和五百艘战船逆汉水北上,浩浩荡荡杀向樊城。

    。。。。。。。。。襄阳蔡里,蔡瑁和蔡和在数十名士兵的护卫下,一路打马疾奔,向蔡氏老宅疾奔而去。

    蔡瑁刚刚得到消息,叔父蔡训病危,虽然时局动荡不安,但蔡训是前任家主,是蔡家仅存的嫡系长辈,对蔡家影响重大,使蔡瑁不得不放下手中纷繁的杂务,急急赶回蔡里。

    奔至府前,蔡瑁和蔡和翻身下马,快步奔进内宅,在小院门口遇到了族弟蔡琰,蔡琰是蔡训之子,也是蔡进的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