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我为王-第6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成面前献媚是什么原因,结果李二只用了一句话,马上就让李元吉转怒为喜——李二微笑答道:“四弟,愚兄如果不怂恿兄长出兵夜袭唐王营寨,你那来的机会安排人手出城?兄长此前可是当众宣称过的,无他允许私自出城者,无论是谁,一律处斩!”

    “兄长妙计!”李元吉顿时恍然大悟了,还赶紧看了看左右,然后无比惊喜的低声问道:“兄长,这么说,你也动了心了?”

    李二笑笑,低声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去再说,还有,贤弟你的爱妾不是给你生了一个儿子吗?这么大的喜事,贤弟你为什么不把叔父和堂兄他们请到你的家里举宴庆祝一番?”

    眨巴眨巴三角眼,李元吉再次露出满意笑容,拼命点头说道:“兄长所言极是,这样的喜事是应该庆祝,小弟今天晚上就在家里摆设宴席,把叔父和堂兄他们请到家中庆祝。不过……。”

    说到着,李家兄弟中最草包的李元吉露出了一些为难神色,低声说道:“不过到时候怎么说啊?虽说大哥倒行逆施,重用外姓疏远骨肉,我们李氏宗亲个个恨他入骨,但是人心隔肚皮,我们那些堂叔堂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这要是直接了当的把我的打算告诉他们,万一有人不但不肯追随于我,还乘机向大哥告密,那我……?”

    “四弟放心。”李二微笑说道:“这些话我来替你说,保管既可以让我们的宗族亲戚知道你的心思打算,又让他们抓不到任何把柄,想告密也没证据。”

    李元吉大喜,忙说这一切都拜托二哥了,李二含笑颌首,心里却冷笑道:“蠢货!事情都到这步了,我们那些宗族亲戚只有傻了才会跑去告密,他们告密能有什么好处?现在李建成的手里,还能有什么本钱收买讨好我们那些如狼似虎的宗族亲戚?我们那些宗族亲戚,又有谁愿意给他李建成匹夫陪葬?”

    李元吉是个说干就干的人,回到家里后,李元吉还真的马上就让家中下人准备宴席,然后以庆祝生下儿子为名邀请一大帮自家亲戚前来赴宴,同时为了谨慎起见,避免李建成生出怀疑,李元吉还听从李二的建议,派人给李建成也送了一张请柬。结果也不出李二所料,军务繁忙的李建成是既没时间更没心情参加这个宴会,仅仅只是派行军司铠参军(武器供应官)武士彟代表自己参加这个宴会,还很是细心的给刚出生的小侄子送了一份贵重礼物,也并没有生出多少疑心——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一度担任李渊卫士长的武士彟曾经与李二十分交好,因为帮着李渊阻止晋中商人卖粮给率军勤王的陈丧良而得罪了隋炀帝,被迫逃亡家产被抄,直到李渊起兵后才重新公开露棉,但又因为武士彟是靠李建成掩护才在樊老顽固眼皮子底下辛苦熬到李渊东山再起,所以重新回到了李渊身边后,武士彟就和恩人李建成走得很近,李建成逃回太原掌权后更是直接成为李建成的心腹党羽,李建成之所以派他来参加李元吉的家宴,也是怎么都有些监视的意思。对此,李元吉也有一些提心吊胆,但李二却冷笑连连,仅仅只是在李元吉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马上就又让李元吉再次大声叫好,再无任何担忧。

    还是和李二预料的一样,李元吉的请柬发出去以后,他那些聪明过人的同姓亲戚无一例外都是一口答应参加宴会,还早早就携带礼物先后来到李元吉的家里,然后再到了傍晚时分,仅有李建成缺席的李家宴会便正式开始,席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又有丝竹舞女助兴,管弦钟磬,轻歌曼舞,热闹一如往常。

    宴会刚开始时自然十分正常,不过酒过三巡之后,李二和李元吉就开始往武士彟身上集中火力,不断的向武士彟敬酒劝酒,李奉慈和李博乂等李二同辈心领神会,也纷纷以晚辈身份向武士彟敬酒劝酒,武士彟的酒量本就不是甚宏,很快就被灌得连连求饶,还露出酒醉之象。然后李元吉也很好心的叫侍女送来了醒酒汤,然而醒酒汤不喝还好,没喝得多少,武士彟便一头栽倒在了席上呼呼睡去,不但把醒酒汤撒满一地,还怎么叫都叫不醒。

    反复叫了好几次都没把武士彟叫醒,李二先是得意的和李元吉交换了一个眼色,然后李元吉马上就挥手让舞女滚蛋,还向旁边的仆役也吩咐道:“你们也都下去吧,有什么事再叫你们。”众仆人答应,乖乖退出大厅,然后李二先出门看了窗外都有李元吉的心腹从人把守,这才小心关上厅门,还又无比小心的抬头仔细看了房梁,怕的就是有人藏在梁上偷听。

    不得不说老李家确实家教有方,仅仅只是看到李二的这副小心模样,李家众人马上就明白李二和李元吉准备干什么了,个个心中暗喜,脸上却都是不动声色,故作镇定的等待李二和李元吉开口。而李二也确实是个中高手,哈哈一笑后,指着趴在案上呼呼大睡的武士彟说道:“各位叔父,各位堂兄弟,你们知道吗?刚才看到了武叔父摔倒的模样,我突然想起了谁?”

    “贤侄想起了谁?”李叔良故作好奇的问,李奉慈等人知道李二必然话里有话,便也全都满脸好奇的询问。

    “想起了两百多年前的古人慕容垂。”李二笑着说道:“慕容垂本名慕容霸,因为不慎落马碰落门牙,故而改名慕容垂夬,后又因为触犯谶纬文书,省去夬字单名为垂。刚才武叔父向前摔倒的模样,差点就撞到门牙,我担心之下,马上就想起了慕容垂这位古人,生怕武叔父也象慕容垂一样,当场碰落门牙。”

    李家众人大笑,只有李神通仅是微微一笑,还提醒道:“贤侄说话小心,如果你的武叔父没有睡沉,听到你的话,怕是要和你置气。”

    “叔父放心,武叔父睡得很沉。”李二拾起之前武士彟摔落在地的醒酒汤碗,亮给一帮亲戚观看,笑着说道:“武叔父至少要睡到深夜,才有可能醒来。”

    看到那个醒酒汤碗,李家众人顿时眼睛一亮,猜到李二和李元吉肯定是在醒酒汤里加得有特殊作料,顿时也个个喜形于色,李神通也微笑着点了点头,无比满意宝贝侄子的小心谨慎。而李二则又微笑说道:“说到这位慕容垂,我还真是有一些不解,他本是前燕皇子,为什么要抛弃前燕朝廷投奔前秦皇帝苻坚?前燕被苻坚所灭之后,他又是怎么在苻坚眼皮子底下恢复燕给并且登基称帝的?怎么最终还逼死了苻坚皇帝?这其中有什么故事,不知那位叔父或者兄长知晓,还望千万赐教。”

    李二都把话说到这步了,知道慕容垂故事的李氏宗族那还有不心领神会的道理?但老李家也并不是人人都是人中龙凤,至少李元吉和李博乂就十分疑惑的说道:“还有这事?慕容垂背离了朝廷投奔苻坚,还又重新恢复了燕国,又重新当了皇帝?”

    “有这事。”李神通不动声色的说道:“慕容垂不容于兄长燕景昭帝慕容儁,几乎有性命之忧,被迫西逃长安,也就是现在的大兴,投奔秦帝苻坚,在苻坚朝中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忍常人所不能忍,逐渐取得苻坚信任,然后又利用苻坚的淝水惨败乘机起兵,最终逼死苻坚,重新恢复了被苻坚所灭的燕国,登基称帝。”

    “还有。”李叔良补充道:“慕容垂还利用他在苻坚军中效力的身份,在前燕破灭时保全了众多的慕容氏宗亲,并且逐步帮助慕容家族成员在秦国获得权力职位,最后这些慕容氏宗亲也成了他起兵复燕的强大助力,事成后人人位列公卿,其中封王者一十一人。”

    李元吉和李博乂等人双眼放光了,终于明白李二为什么要故意提起慕容垂了,李二则笑道:“原来是这样,多谢两位叔父,小侄受教了。还有,再说到前秦皇帝苻坚,小侄还真是为他觉得可惜,他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一统淮河以北,又重农耕轻赋税,与民休息,拔贤才于草莽市集,绝对可以算得上一代名君,只可惜太过心慈手软,对待降者一律不杀,这才给了慕容垂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己却落得身首异地的下场。”

    说到这,李二又微微一笑,说道:“还别说,小侄发现这苻坚与那陈应良奸贼还真有许多相象,全都是雄才大略才智过人,却一样都是心慈手软善待降人,如果再这么下去,只怕陈贼迟早还要重蹈苻坚覆辙,在最鼎盛时落得一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有这个可能吗?”李神通微笑问道。

    “有,还很大。”李二笑着说道:“陈应良虽然才略不在苻坚之下,但他在一些方面比苻坚又远远不如,首先就是没有兄弟手足,骨肉亲戚,与他血缘最近者如李靖,都是出了五服的亲戚,所以他只要有一脚踩空,下场只会比苻坚更惨。”

    “那么,贤侄认为,谁会是陈应良麾下的慕容垂?”李神通不动声色的问道:“薛仁果?还是柴绍?”

    “他们都太不够格。”李二笑道:“薛仁果一介武夫,那有慕容垂这样的头脑隐忍?柴绍脾气暴躁,更不擅长隐忍,还因退婚一事声名扫地,不会有人跟着他走。倒是裴行方有些希望,可惜裴行方的资历与威望都远远不足,又身在巴蜀远离中原腹地,想当慕容垂也没这个机会,所以陈应良麾下现在还没有慕容垂。”

    “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李神通微笑问道:“怎么,贤侄,你想去陈贼麾下当慕容垂?”

    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大厅里安静得只剩下了武士彟的轻微鼾声,李二则乘机观察一干亲戚神情,结果让李二心中暗喜的是,十几个亲戚全都是眼神期盼,都在盼着他开口答应去陈丧良麾下做慕容垂,并没有任何一人露出惧怕神色,李二的心里也大概有了底,便笑着说道:“呵呵,叔父说笑了,小侄那有慕容垂那样的福分本事?不过……。”

    说到这,李二压低了声音,向居中而坐的主人李元吉一努嘴,低声说道:“不过嘛,小侄的四弟却有这样的机缘,就是不知道几位叔父和众位兄长可愿做慕容氏宗亲?”

    所有人的目光又都集中到了李元吉的脸上,李元吉则紧张得连说话都有些结巴,低声说道:“各位叔父,各位兄长,小弟是有机会当慕容垂,就是不知道你们可愿意做慕容氏宗亲?”

    互相交换了几个眼色,虽然都知道李元吉并不是慕容垂的材料,但在场的每一个人却又心里明白——李二有当慕容垂的本事,所以李神通也没继续犹豫,点了点头就说道:“只要贤侄愿意做慕容垂,堂叔我们自然也愿意做慕容氏宗亲。”

    李叔良和李奉慈等人纷纷附和,都低声表示愿意追随李元吉行事,李元吉一听大喜,赶紧从怀里拿出了一道陈丧良此前写给他的亲笔招降书信,招呼李家众人上前来看,李神通等人毫不犹豫,马上就全部离席走到了李元吉的面前,同看那道李元吉已经暗藏了一个多月的书信。但是,李家众人却又谁也没有发现的是,趴在案上呼呼大睡的武士彟,嘴角边上,突然出现一丝神秘的笑意…………

第494章 祸起萧墙

    李氏宗族成员中并非没有人提议把李建成也拉下水,让李建成带着李氏宗族跑到陈丧良的麾下当慕容垂,但这个提议遭到了李二和李渊两兄弟的坚决反对,原因是李二说什么都不愿再被兄长摆布惟李建成的马首是瞻,受鸟气还束手缚脚;李元吉则是担心李建成抢走他的献城首功,到陈丧良面前出不了风头;还有李神通和李叔良等李氏长辈也担心李建成冥顽不灵,不肯接受这个忍辱负重的李氏复兴计划,所以李氏宗族最终一致决定踢李建成出局,自行献城投降。

    但献城投降也绝对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原因是李建成重用外姓疏远亲族,太原兵权尽被李建成心腹掌握,李氏宗族唯一掌兵的李神通已经是一个光杆司令,遭到隋军重点打击的李二嫡系也已经只剩下朱粲最后一人,李氏宗族无兵无权没有李建成允许连太原城都出不去,拿什么把城池献给陈丧良请功?稍有不慎,脑袋落地的可能都非常之大。

    不过也还算好,李氏宗族也不是完全没有本钱,最起码李元吉在太原守军中还有一些嫡系旧部可以联络收买,尤其是太原军十三总管之一的刘德威,还是李元吉强行推荐给李建成的心腹旧部,一直留守太原麾下兵马完好无损,又是驻扎在最为重要的太原西城,基本上只要刘德威答应配合行事,李氏宗族的献城计划就算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在商议如何行事时,李元吉首先就提议把刘德威拉下水一起行事。

    李二又强烈反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刘德威身上,理由是刘德威身上的李元吉印迹太深,身边肯定少不了有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