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我为王-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当然就是颁旨了,都是自己人,云大少卿当然没有刁难陈应良,很飞快把隋炀帝的圣旨念完然后就让陈应良起身,内容则几乎全是废话,除了一大堆不知所云的文言文外,就是说明了赏赐的武器装备数字,再就是要求陈应良用心当差,全力剿贼,千万不要让伟大圣明又慷慨大方的隋炀帝失望。此外还有一句陈应良听得懂的话,那就是夸奖了一句陈应良防范杜伏威贼乱向淮南蔓延的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防范杜伏威的贼乱向淮南蔓延,这是长孙无忌替陈应良想出来的讨要武器借口,陈应良对此原本不报多少希望,结果收获却大大超过了所需,陈应良当然也万分欢喜,赶紧稽首谢恩,然后在云大少卿的亲自搀扶下起身,又赶紧令人拿来礼物打发云大少卿,而云大少卿这次确实是来有求于陈应良,也破天荒的真心推让不收了一次,陈应良则坚决要送,与云大少卿推来让去,许久都没有结果。

    “报——!”

    正推让的时候,老邻居三狗子突然快步冲进了大堂,还远远就大叫报告,陈应良这次有些发火,抢着冲三狗子喝道:“没长眼睛?喊什么喊?没看到云少卿在这里,惊到了他怎么办?”

    “小人该死。”三狗子赶紧请罪,然后又神色紧张的说道:“但通守大人,真的是急事,和我们接壤的彭城郡符离县县令,派驿卒送来了一道加急文书,文书上贴有鸡毛,驿卒背上还插着红旗,小人听说过这是十万火急的军情,这才急着进来报告。”

    “加急文书在那里?”陈应良大惊问道。

    三狗子赶紧呈上手中公文,公文上还真贴有代表十分火急的三根鸡毛,陈应良赶紧接过了公文打开,再仔细一看公文内容时,陈应良顿时就傻了眼睛,张口结舌的楞在了当场。云大少卿看出不对,忙问道:“贤侄,出什么事了?”

    “符离县令急报,乱贼杜伏威流窜至下邳郡后,与下邳乱贼苗海潮汇为了一股。”陈应良失魂落魄的答道:“然后西窜到了彭城郡,侵入符离县境,符离县令向我求援,还警告我说,乱贼正在向着永城这个方向流窜,似乎有入侵谯郡的企图,乱贼的数量,还已经超过了三万人。”

    “原来是这样啊。”云大少卿随意点头,但点到了一半时,云大少卿却立即回过神来,马上象杀猪一样的惨叫道:“什么?三万多乱贼,正在向着永城这个方向杀来?!关城门!快关上城门!把永城所有的城门都给我关上!”

    惨叫着,云大少卿还干脆又蹦又跳了起来,大叫大嚷着只是催促三狗子去传令关闭城门,陈应良忙安慰道:“老叔,不用怕,乱贼一时半会还到不了永城,符离距离永城有两百里的距离,乱贼又都是步兵,没有两三天的时间,还到不了永城。”

    “原来还有这么远啊。”差点尿裤子的云大少卿这才松了口气,而回过神来后,与陈应良算是小有交情的云大少卿脸色又有些发白了,忙提醒道:“应良贤侄,小心了,圣上才刚刚在圣旨里夸奖了你对乱贼杜伏威的未雨绸缪,现在杜伏威马上就往永城来了,你如果挡不住他,让他杀进了谯郡,甚至流窜到了淮南,那你在圣上面前,可就不是那么的好交代了。”

    “多谢老叔指点,我就是担心这点,所以才这么发愁。”陈应良愁眉苦脸的点头,又在心里骂道:“大舅子,你这个乌鸦嘴,还真是说什么中什么,这下子好了,杜伏威如果真的往谯郡这边来,我就必须得和他硬拼一仗了。他娘的,我这军队才刚刚组建,连武器盔甲都还没完全到位,这仗怎么打啊?”

第131章 强寇来袭

    飞快向永城以东的符离一带撒出了大量斥候眼线后,陈应良除了抓紧时间整军备战之外,剩下的也就是求神拜佛的祈祷苍天开眼,让杜伏威这股流寇别在继续向东,直接向南去找钟离郡或者江都王世充的麻烦了。

    没了报**当打手,陈应良这一次是说什么都没信心能干掉乱世枭雄杜伏威了,因为陈应良当初接手报****时,报****的将士都已经东都右武卫接受过一年以上的正规军事训练,完全熟悉了队列战阵,武器盔甲早已齐备,陈应良只要鼓动起他们士气斗志就行。

    而现在的谯郡军队,除了必须保卫城池码头等重要设施的五个府兵团队外,陈应良手里就只有刚刚组建的十个团两千多人的乡兵队伍,士兵不是从芒砀山和嵇山抓来的匪兵俘虏,就是新招募来的农家子弟,刚开始接受军事训练不久,从没上过一次战场,武器盔甲也才刚刚到位,绝大部分人还连战马都没有骑过,骨子里基本上还是一群乌合之众,想靠这样的队伍以少胜多,干掉乱世枭雄杜伏威麾下的三万多人,陈应良再是怎么的狂妄,这次也没有多少信心。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一战之力,因为杜伏威的队伍同样也在起步阶段,同样也是一群乌合之众,陈应良自信碰上这样的队伍,即便没有胜算,只求自保问题绝对不大。但麻烦的是,现在陈应良已经是不能仅仅只要做到自保就行了,还必须阻止杜伏威部流窜进相对比较富庶的谯郡境内杀人放火抢钱抢粮抢女人,更不能让杜伏威的队伍从谯郡借路流窜至其他地方——不然的话,陈应良在朝廷里的对头们可就有的是话说了。

    恶有恶报,利用杜伏威做了借口就必须得承担起后果,再怎么的求神拜佛也没用,次日正午,又一道来自符离的加急军报送到了永城——杜伏威的队伍并没有攻打符离县城,选择了绕过城池直接西进,不堪重负的符离百姓则向过江之鲫一样的不断加入杜伏威队伍,北面的彭城重镇主力队伍已经被留守董纯带到了琅琊剿匪,剩余力量仅能自保,符离小县更加无力剿贼,只能是闭城死守,再有就是给陈应良发两道文书报警走过场。

    听到这消息,陈应良的脸色当然象是死了老婆一样的难看,大骂杜伏威不是东西,自己既没刨他祖坟,又没调戏他的妹子,干什么一定要和自己不过去?长孙无忌也抽自己的耳光,骂自己乌鸦嘴好的不灵坏的灵。倒是袁天罡这次没装神棍,指出道:“杜伏威这是聪明选择,他的北面是彭城留守董纯,南面是淮河天险和江都王世充,这两处都好惹。东面是大海和实力强劲的乱贼赵破阵部,没多少流窜空间也没多少油水可捞,只有我们这边比较薄弱,也比较富庶,是杜伏威流窜的最好选择。”

    “他妈的!”陈应良骂了一句脏话,“董纯王世充不好惹,难道我这个平叛名将就好欺负了?这个狗娘养的杜伏威,为什么就没想过往蕲县、谷阳去,直接在当涂渡淮河,偏要来谯郡给我找麻烦?”

    “这……,我就不知道了。”碰上陈应良这么一个以邻为壑的上司,袁天罡难免有些傻眼,只能是苦笑道:“这个问题,通守大人你最好还是去问杜伏威本人,应该他自己才知道答案。”

    “兄长,你这话提醒了我,杜伏威会不会真的是故意冲着我们谯郡来的?”长孙无忌猛的抬头,飞快说道:“按常理来说,以兄长你名满天下的声威,杜伏威的流寇队伍如果不想碰上铁板遭到重创,最理想的流窜路就是兄长你说的,取道蕲县、谷阳南下从当涂渡淮河,或者是我们谯郡的南部向西流窜,袭扰汝阴淮南这些富庶郡县,可杜伏威偏偏不走这些理想路线,直接往我们谯郡杀来,这一点很象是故意来找我们的麻烦啊?”

    “不太可能吧?”陈应良有些惊奇,道:“我和杜伏威无冤无仇,连面都没见过,他为什么要故意冲着我来?”

    “或者是有人通风报信,挑拨离间呢?”未来的大老奸长孙无忌眨巴着奸诈的绿豆眼,阴森森的说道:“现今谯郡的正规军孱弱稀少,自保都还嫌不足,新军刚刚组建,训练和装备都还没有齐全,正是青黄不接难以为继的时候,这些情况,只要是对我们有敌意的人稍加留心就能察觉,这些人再把这些情况往杜伏威那里一捅,杜伏威难保就不会生出趁虚而入的心思。”

    “你说的是张迁或者田家兄弟的余孽?”陈应良醒悟过来,道:“这些人恨我们入骨,又了解谯郡情况,对我们的虚实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干这事既有动机,也有条件。”

    “也许还有别人。”长孙无忌说道:“我们谯郡除了田家兄弟和张迁外,还有十来股小乱贼,兄长你迅速消灭了田张二贼后,这些小股乱贼现在虽然暂时销声匿迹了,但未必没想卷土重来,与外寇勾结乘机浑水摸鱼也是一个理想选择。以小弟之见,兄长你不妨派几个人冒充从贼乱民,先东进去投奔杜伏威队伍,刺探具体情况,知己知彼,才能对症下药,百战百胜。”

    “妙计。”陈应良一听十分满意,立即吩咐道:“你马上去一趟军营,让马三宝找几个靠得住人去刺探情况,许给他们重赏,只要摸清楚敌人情况,多赏些钱粮也无所谓。还有,最好找那些从土匪窝里投降过来的士兵,他们熟悉乱贼的内部情况,刺探情报更容易一些。”

    长孙无忌领命而去,而长孙无忌前脚刚走,城父县令邓者玄后脚就来拜见陈应良打听军情了解情况了,话里话外还有想立即返回城父主持县务的意思,陈应良知道他是怯敌想跑,但也没有介意——反正把这个小县令强行留下也没什么用,一口就答应了让邓者玄立即返回城父,害怕被流寇包围在永县城内的邓者玄大喜,赶紧告辞。而陈应良也临时改了一个主意,要求邓者玄把朱粲留在永城几天,帮助自己剿贼,邓者玄只求自己能够脱身避险,那管朱粲的什么死活,自然也是一口答应。

    危急时刻被陈应良留在了听用,胸怀大志的朱粲当然是不仅没有害怕,相反还万分兴奋,觉得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到来,拜见陈应良接受号令后,还主动请缨率领一军去主动迎战杜伏威队伍,陈应良则微笑着摇头拒绝了朱粲这个请求,告诉朱粲说敌情不明且敌众我寡,不能冒险出战,然后打发了朱粲去见马三宝,让朱粲担任马三宝的副手,听候马三宝指挥作战,朱粲虽然有些失望,但也高高兴兴的接受了命令。

    “情况紧急,将就着用一次吧。”陈应良在心里嘀咕道:“如果有机会,把他坑死在战场上,也是为老百姓除去一个隐患。”

    接下来的一天时间里,陈应良用隋炀帝赏给自己的武器盔甲武装了四个团的新军队伍,让这四个团的重装步兵担任作战主力,由马三宝率领;余下的轻步兵则安排为机动队伍,由朱粲和张笛等人率领;又挑选出了一百余名用过弓箭的士兵,匆匆组建了一支弓兵队伍,交给从府兵中抽调过来的李义率领,陈应良的亲兵队伍则由自家下人和抽调的部分府兵组成,余下的府兵全部移驻城内,保卫永城大本营的安全。

    军队武装部署好了,但战斗力仍然让陈应良万分担心,心里不断期盼杜伏威突然改变目的,掉头向南去找蕲县、谷阳那边的麻烦,可是让陈应良绝望的是,同一天,谯郡这边撒出去的斥候眼线纷纷送来噩耗,杜伏威的庞大队伍一直在往西面开拔,并且已经越过了定陶山,抵达了睢水河畔,距离永城已经仅有六十余里,距离谯郡边界更是仅有二十里,随时可能越过郡界杀入谯郡。

    确认了这一消息,陈应良也就只剩下了两个选择,一是率军主动出击,御敌于郡门之外,二是闭城死守,利用城防工事保住谯郡七个县城,坐视杜伏威在城外大肆抢劫,继而途经谯郡流窜向其他郡县。万不得已之下,陈应良只得在当天夜里召开紧急会议,与谯郡众官和自己幕僚帮凶商议御敌之策,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办法。

    商议讨论的结果毫无收获,以董由和谢维平为首的文官坚决主张闭城死守,坚壁清野使杜伏威队伍在谯郡无粮可就,待到杜伏威粮尽之后自会遁走,死皮赖脸来参加这个会议的云大少卿也大力附和这个意见——其实这个办法也很稳妥,眼下刚刚开始春民间存粮稀少,坚壁清野其实要不了几天杜伏威就得自己滚蛋。但很可惜,陈应良绝不能采取这个稳妥策略。

    马三宝和朱粲坚决主张迎战,理由是杜伏威的队伍虽众,却仍然还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并不强大,而谯郡新军经过一多月的军事训练后,已经有了一些正规军的模样,武器装备更是远在敌人之上,再辅以部分正规军,未必就没有战胜敌人的机会。——这个机会也确实存在,但太过冒险,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的陈应良不到最后关头,还真不想冒这个险。

    两个参谋幕僚长孙无忌和袁天罡沉默不语,都知道这两个法子各有忧劣,也都拿不定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