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7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大明最不缺的就是那等英雄才智之辈。

    而西藏呢,也是永远不缺乏那等希望博一个出身于未来,深陷阶级固化的青年勇士。

    两相结合之下,大明自然轻易就从西藏征集了两万兵马。主将就是眼下固始汗长子达延鄂齐尔,副将、首席军师则是一个名作施琅之人。

    印度人的确很鸡贼,准备了后手,大军将孟买团团围住,不让朱慈脱困。

    但是,传递一个军情与命令显然不需要朱慈亲自出手。而今,下令西藏驻军南下的消息已经传出了孟买城。

    西藏的兵马本就部署在边境,眼下只待一声令下,就能来印度旅游一番。

    印度,这可真是一个好山好水好土地啊。

    富庶的国土、孱弱的军队、疲惫的帝国……以及里应外合,随时就能将印度捏爆的大明水师。

    的确,大明海路到印度是劳师远征。

    但是,从西藏调拨一支兵马下来,顷刻之间就能里应外合,直接让莫卧儿帝国四面烽火。大明,并不需要绕道海路才能发起进攻。完全可以西藏出人,大明从海上出补给。

    更何况,印度可是个很富庶的国家呀。

    以战养战,也全然不成问题。

    “朱慈!”沙贾汗低低地嘶吼着,看着眼前的家伙,咬牙切齿。

    朱慈轻哼一声,不再理会沙贾汗,而是饶有兴趣地看了一眼迈克尔:“英国人啊……真是有趣。”

    朱慈轻笑一声,转身离开。

    “你在骗我!你在欺骗我!伟大的莫卧儿不惧威胁,中国人,中国皇帝,你们所有人都会付出让你们终生悔恨的代价!”沙贾汗暴躁地大喊着,大叫着。

    但是,面对朱慈的离去,他却久久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

    中国人军队的厉害,他有所了解。

    本以为,中国人的兵马都是以讹传讹,吹嘘出来的结果。

    但是,真正见到了中国人的军队,大明的禁卫军,沙贾汗心中又升起了浓重的不安。

    虽然,而今在孟买城内的只有三千名中国禁卫军。其他输万船队上的士兵、官员、商人、学者都在船上。

    但是,就是这三千兵马,却让沙贾汗有些犹豫不决。

    尤其让他更加纠结的是……朱慈并没有下令发起突围,而是直接在英国人安排好的一座中式院落里安顿了下来。

    这个中式四合院是一个中国人商人建造的,被迈克尔租赁了过来,变成了朱慈的临时行宫。

    而朱慈呢,就在临时行宫里宅了起来。

    中国人既没有发起突围的进攻,又没有继续做其他的动作。

    这种平和的表现让沙贾汗心中微微感觉不妙的时候,又多了那么一点平静。

    至少,中国人是安静了下来。

    ……

    孟买英国商站。

    “中国人,真的就在临时行宫里安顿下来了啊……三天过去了。港口区的印度军队几乎快发疯了。他们背后,数百门火炮,不……也许有足足上千门火炮对准了他们。该死的,中国人甚至有那种燃烧弹,一旦打出来,整个孟买城都要变成火海。”孟买烧了,损失最大的是英国人。这里的建设很多都是英国人的心血,印度人显然没有那等本事建立一个繁华的港口。

    甚至,这里比起原定时空里的孟买还要繁华。

    “也许,这就是中国皇帝的依仗。虽然,他的身边只有三千名士兵。但是,强大的船队以及背后强大的明国都让他不用害怕印度人的威胁与敲诈。”爱德华说:“战争,应该一时间打不起来吧。至少,燃烧弹应该就不用担心了。上一次应该只是一种威胁,证明中国人有敢于反抗的勇气……以及力量。”

    勇气人人都可以用,但有没有这个实力,才是最关键的。

    显然,中国人两者兼备。

    “别提上一次了。两天前,仅仅是一发炮弹就吓跑了沙贾汗。也许他在远离海岸的地方瑟瑟发抖吧,也许只有调集更多的军队过来才能让他更有一些胆量。”迈克尔彻底失去了对这位印度皇帝的敬畏。

    “无论沙贾汗再如何可恶,但我都不希望孟买成为战场。该死的,如果这里被毁灭,我们都无法向股东们交代。”爱德华头疼地揉着脑袋。最近,印度人不断地试图雇佣英国人为他们战斗,价码都开到了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拒绝的程度。

    但是,一想到此前的失败,无论是迈克尔还是爱德华都没有答应下来的勇气。

    因为,他们显然没有抵抗明军船队的力量。

    上千门火炮啊,还只是计算那些大口径的火炮。谁也无法知道,那些隐藏在舷窗内的,还有几千门火炮。

    “中国皇帝到底在想什么?这样恐怖的气氛,实在……让人感觉可怕。也许,也许……”迈克尔呢喃地说着。

    这时,一人急匆匆地进入了会议室。

    这时韦恩斯坦,他们的老朋友,那个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的家伙。

    现在,韦恩斯坦又来了。

    没有人责怪韦恩斯坦不敲门直接进来的鲁莽,而是好奇这个老伙计为什么要在这个危险的关头重新回到这里来。

    难道,他不知道这里有多么恐怖的战争在凝聚嘛?

    “老伙计,你怎么又回来了?整个城市都在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我们都被吓坏了。别告诉我,你不知道这些。我清楚你,了解你。你这个家伙,可是一向最胆小的。”爱德华吐槽又关切地问。

    “爱德华,既然了解我。那应该也清楚,我,韦恩斯坦。可从来没有被当做如同老鼠一样胆小让人觉得可恨。韦恩斯坦从来不缺乏在关键时刻无惧危险的品质。伙计们,接下来,有一个重要的消息……”韦恩斯坦重重地吐出一口气,随后沉声说:“东吁王朝国王平达力率领军队进入不丹地区。而今,中国人从西藏南下,已经越过喜马拉雅山。他们……即将在半个月后与东吁王朝的军队回合。据悉,这一回东吁王朝准备了大量充沛的粮食,供应来自中国西藏的军队……不仅如此,根据东吁王朝传出爱的宣言。这一回中国与东吁王朝的联军,高达二十万兵马……”

    “二十万……”爱德华与迈克尔轻轻倒吸了一口凉气。

    “竟然,真的如此……”迈克尔呢喃地说着。他万万想不到,中国人竟然这么生猛。

    一搞就是二十万的大军。

    ……

    “印度人求见?”朱慈好奇地看向柳如是:“给的礼物挺不错啊。啧啧,整个印度有名的商人名单,都交过来了。大明要是要侵蚀印度市场,反手就能拿下。这可是泼天的利益呀。”

    柳如是抿嘴轻笑:“是被东吁王朝传出来的风声吓坏了。他们以为,达延鄂齐尔与东吁王朝真有二十万大军呢。”

    朱慈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平达力也学坏了啊。”朱慈知道这个梗。

    平达力喜欢读三国,和清朝那几个将领一样,觉得在这里头学习军略最是简单易学。结果,别的什么招儿没学明白,虚报兵马,扯虎皮这种涨声势的事情倒是一点都不少。

    事实上,朱慈这一回命令西藏兵马南下的事情的确动员了不少人。算上为了大军转运粮草,或者在后方供应均需的人员,二十万肯定是够的。

    但是,真正会参加战争,或者进入印度国境的,其实不会超过三万人。

    当然,朱慈严格估算过。

    三万兵马已然足够。

    毕竟,朱慈并不是真的想要与印度人大打出手。

    ……

    听到明军真的出兵以后,沙贾汗整个人都沉默了。

    他想要去服软,却又拉不下脸。

    但很快,他就心情崩溃了。

    大明二八三年五月,孟买城里对明军的封锁实际上已经解除。朱慈在这里流连忘返,享受着异域风情。

    闲着没事,他主持了一场贸易展览会,将整个印度几乎所有主要商人都拉了过来搞了一个盛大的展会。

    这一成就,一举让孟买成了南亚最繁华的港口。

    至于……原本要围困朱慈的沙贾汗……此刻则是头疼欲裂。

    因为,固始汗的长子,这一回听命朱慈率军杀来的达延鄂齐尔杀上了瘾,一举击溃了印度人在边境的主力。

    这会儿,整个印度在北边如同不设防。

    偏偏,这个时候萨非王朝抓住了机会,从阿富汗发起进攻。整个莫卧儿帝国支离破碎,朱慈没有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让沙贾汗陷入绝望就已经让他很惊喜了,哪里还有力气围困朱慈?

    现在……不是沙贾汗愿不愿意放朱慈自由,而是朱慈想不想走!

    “一晃眼,都六月了。柯普吕律那边,应该已经初步就任埃及帕夏了罢。算算时间,泛海而去,时间刚刚好。现在,是时候解决印度的问题了。”印度于朱慈而言,实在不是一个强劲的对手,他甚至没想到印度人如此不堪打,达延鄂齐尔率军一进,印度人就垮了。

    朱慈不希望灭亡莫卧儿。大明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吞下印度。那么,就是时候拿起刀,好好宰沙贾汗一顿了:“柳爱卿,去发函让沙贾汗来见朕。”

第十二章:人和人的差距

    朱慈的善意很快就传到了沙贾汗的耳边。

    这会儿的沙贾汗已经没有了任何反抗的依仗。

    他完全没有想到,中国人竟然还会从西藏下手。要知道,固始汗的实力实际上是在青海周围的。这个蒙古人对西藏的控制其实并不深。

    而这会儿的西藏呢,也已经失去了当年吐蕃王朝强横的英姿,缩在西藏里,并没有怎么为祸印度。

    这样小透明的存在使得印度人并没有多加注意北方的强敌。更别提,中间还隔着锡金、不丹以及尼泊尔呢。

    印度,并不直接与西藏对敌。

    只不过,万万没想到,固始汗竟然如此听大明王朝的话。

    但其实细细算一下,也大约能够了然。

    固始汗已经六十八岁了。

    他的儿子达延鄂齐尔也已经人到成年,四十多岁了。

    对于固始汗而言,什么对抗天国上朝,重建蒙古皇朝的想法是没有的。他更多的,是想稳固自己的权位。

    在朱慈释放了足够的善意,愿意认可达延鄂齐尔在西藏青海地区的权力以后,一切也就不言而喻。固始汗投桃报李,要人给人。一直听命朱慈的军队就这样从西藏开拔南下,翻阅喜马拉雅山,进入了印度次大陆。

    沙贾汗不蠢,他也并非是完全不知道地理地势。

    只不过,不同于后世人人都理所当然地觉得西藏是中华不可分割的领土。这年头,西藏虽然名义上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其独立性之强,经常让人觉得这里自成一国。

    沙贾汗身在印度,一样是数百年来,都见证了青藏高原的沉默。如果不是朱慈横空出世,印度人对西藏加入更多了解,还是跟随者英国人入侵西藏后的故事。

    但是,这个时空里,西藏归顺中国的进程,比印度人想的还要快,还要密切。

    首先,固始汗乃是清人的蒙古部族实力。

    崇祯九年,固始汗遣使至盛京贡马匹、方物。十一年,固始汗至拉萨会见西藏黄教摄政者索南群培和**五世及其师傅班禅四世,获“顾实丹增曲结”。十四年,固始汗兴兵入后藏。十五年,灭藏巴汗,掌握西藏地方政权,命长子达延鄂齐尔汗驻守拉萨。扶持黄教,以前后藏之税收奉献五世**作为寺院费用。除日常政务由其友好的西藏黄教摄政者、第巴索南饶丹料理外,西藏高级官员均由其委任,并制定“十三法律”,新添噶伦达本等官职,健全西藏地方行政机构,直接控制西藏军队,牢固掌握青、藏地方政权,以黄教护法王自居。屡遣使与清廷联系。五年期,固始汗与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后来多次进贡。确定了主权关系,青藏高原和新疆等地正式纳入清朝的主权版图

    后来,风云变幻。大明出兵辽东,不过短短数年的时间,清朝土崩瓦解。

    朱慈顺理成章接受了清人的财产,漠南蒙古漠北蒙古都被收服,远东地区黑龙江流域的女真各部,也成为大明子民。

    对于更加独立自成一体的卫拉特蒙古,朱慈见对方有投诚归顺之意后,便也认可对方的权力,接受了卫拉特蒙古的投诚。

    随后,朱慈封固始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并由他的子孙继承世袭汗国的统治。

    为此,固始汗也表达忠诚,将第六个儿子多尔济**巴图尔台吉送到京师大学堂预科就读,学汉子,习汉文,穿汉服。此后,顾实汗和五世**几乎每年谴使京师,贡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