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让大明驻军朝鲜,固然是可以保护朝鲜。但反过来,一样是加深了对朝鲜的控制啊!

    “自古礼尚往来……朝鲜上下亦是一片赤诚,若有机会,愿为中华同盟效力。”李皑笑道。

    虽然明白驻军大明几乎毫无用处,根本撼动不了帝国。但李皑还是颇有几分阴险地说了出来。

    “这一点,朕也考虑过。”朱慈沉吟稍许,道:“但鉴于而今朝鲜国的军力情况,朕很担忧呀。一旦战时,恐怕很难适应现在的战争情势了。远的不说,就如同北边,就有一处名作罗刹的大国,幅员万里,人口千万,冰封已经到了奴儿干都司一带。他们具是装备火铳,设立堡垒,绝非弓马之兵可以对付。”朱慈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李皑,笑道:“所以,朕打算协助卿家训练朝鲜兵马。同时,组建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由朕亲自担任主将,定然为我中华同盟打造出一支纵横天下的强兵!”

    朱慈话音刚落,就见李皑啪嗒一声,钢笔落地。

    不过,在场众人也几乎都是跟着被朱慈的雄心与透露的信息量所震慑了。

    尤其是李亻宗,更是陷入了沉思,他深呼吸一口气,苦苦思索。

    朱慈……

    这是要军权啊。

    但朱慈的话也全然无可指责,显然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毕竟,任谁去想,也都知道而今朝鲜军力孱弱的事实。朱慈愿意费尽心思帮助朝鲜训练兵马,投入资源,那是宗主国,中华同盟盟主的责任。尽职尽责的宗主盟主,那显然是让人感动报恩的存在。

    只是……

    这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一出就意味着军权从此易手。

    毕竟,皇帝陛下都站出来要担任主将,还有谁有资格去争?且不提皇帝陛下的威严,就说天下名将统帅,又有谁还能胜得过朱慈?

    短短五年时光,平定内忧外患,这样的成就,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天降圣人了。

    这样一个统帅担任主将,不管是谁去想,都是大为信服。

    如此一来,留给朝鲜人的选择就只有两个了。

    是,还是否。

    中华同盟加入还是不加入,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下朝鲜军队的军权,是给,还是不给。

    不管是假托开支浩荡,还是推脱主将不堪都已经行不通。

    李皑心在不断的下沉,他看着父王的表情,心里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摆脱自己的控制。

    朝鲜国王李亻宗……又到底在想什么呢?

第八十八章:同盟公约

    朝鲜国王李亻宗并非第一天知道中华同盟的事情,国宴之上朱慈宣布了这个构想以后他就开始思考中华同盟的意义,解读朱慈的每一个字句。

    其余朝鲜大臣们,不管是残留下来的亲清派还是亲明派的意见他也都听了无数。

    故而,李亻宗也并没有再在会场上将这个问题继续抛给在场的朝鲜官员讨论。

    时间,已经到了需要作出抉择的时候了。

    驻军朝鲜,定然不会是再如此前一样只是简单要几个军港驻扎水师运输军资。水师对于并非帝**队而言,并非是主力,近在咫尺的主要力量…陆军肯定会谋求进入。

    可以想象,在强大的大明陆军面前,朝鲜就如同一个被扒光了只剩下内衣的少女,如果是郎情妾意,自然是恩爱无限,你欢我喜。

    若是一旦生了间隙,那朝鲜对于大明而言,便断然没有反抗之力,只有选择用什么姿势来承受大明进击的权利。

    而且,以大明陆军之强大,军费水准亦是极高的。这一笔费用对于本就财政孱弱的朝鲜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麻烦,就是这些了,每一个似乎都是不小的样子。

    但是……也仅仅只是如此。无论是军费的开支,还是国家的独立自由,都不是李亻宗在乎的关键点。

    钱,以朝鲜千万之人口,总是不会缺的。

    国家的独立于自由……

    那是李亻宗缺乏的么?

    不,那是李氏朝鲜立国之初就从来没有过的东西。

    故而,李亻宗并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是能得到的利益。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利于朝鲜的构想。

    只要大明依旧是而今这样强盛的存在,那么朝鲜的国运就可以说再无忧虑,不管是海上来的洋人还是东面曾经进犯朝鲜过的倭寇都不会胆敢进犯朝鲜。

    这无意是一层厚实得让人心安的保护伞。

    一阵沉默之间,朱慈拍拍手,一旁侍奉的中书舍人将完整的中华同盟公约条款细则全文给了在场众人细看。

    一个让人愕然的发现引起了无数的骚动。

    “琉球王国!这,竟然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加入了中华同盟!我们不是第一个新加入的了……”李氵昊扼腕叹息。

    崔鸣吉叹了一口气:“以琉球王国之现实,也怪不得他们如此心急……”

    “听闻……北洋水师第二舰队的母港就在琉球王国驻扎。”林庆业说着,一干朝鲜人都是长吁短叹。琉球王国在日本国的进犯之下,摇摇欲坠,几乎灭国。中华同盟构想一提出,琉球王国就亟不可待,谋求了加入。

    朱慈自然是顺水推舟,收下了这个小弟。同时,亦是派遣舰队前往驻扎琉球。这个赫赫有名的第一岛链。

    李亻宗眉头一扬,心中微微有些焦虑,他意识到这是明人开始出牌了。

    心中虽然焦虑,但理智让他耐着性子看起了《中华同盟公约》。

    条约的内容完全一改此前文绉绉的画风,变得格外平实,简单易懂。

    “各国对于以下条约尊崇他们的信仰与原则,他们决心捍卫华夏文明的和平与富强。他们将设法促进整个世界的稳定与福祉,决心团结一致,不惜用一切手段加强集体防御,维护同盟的和平与安全……“”

    李亻宗将场面话一一略过,落在了核心的几个条款里。

    “为了更有效实现本条约所述异议,缔约方同意,武装攻击同盟国一个或数个,则视为对同盟国全体的攻击。全体同盟国于此承诺,一旦受攻击一方向敌人宣布战争,则全体同盟国将一致宣布对进攻一方发起战争。宣布战争以后,各国将宣布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禁止贸易、扣押军事人员、冻结财产等一切击败敌人的行动……”

    “中华同盟公约第三条:为便于切实履行同盟国的义务,将建立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由大明皇帝陛下担任主将,认命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成员,统辖缔约国内全体同盟国成员一切正规军事力量。所有军队成员一切指挥均以大明皇帝陛下命令为准……”

    “中华同盟公约第四条:为巩固中华同盟的和平与安全。大明帝国有义务维护缔约各国国王的权力与尊严,以保证同盟公约的切实履行……”

    “中华同盟公约第五条……”

    李亻宗目光一亮,他感觉自己抓住了关键点。

    这时,崔鸣吉看完全文以后在李氵昊耳边细语稍许。李氵昊跟着看到了下一页,目光灼灼,道:“如此说来,从今往后,朝鲜的船只将在中华同盟海域内得到安全的保证?”

    朱慈道:“没错,和平的贸易是各国交流的重要基础。任何破坏海上自由贸易的存在,都是对同盟的破坏,这是帝国不能允许的。而这,也是朕希望建立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的初衷。往后,我们不能各自行事。尤其在宽阔的海面上,更需要统一有序的指挥,才能对海上贸易的和平有所作为。”

    此刻,齐远亦是朗声道:“作为帝国将领,末将麾下第一舰队已累计完成总共三十七次护航,击毁海贼战船三艘,击杀海贼一百三十七人,沉没溺死者不计其数。”

    “若是海上贸易畅通无阻,这关税又能大涨了……”崔鸣吉喃喃地说着,又是让李亻宗目光一亮。

    李皑奋笔疾书,掩饰着自己的手足失措。

    他忽然发现,在大明如此咄咄逼人却又顺理成章的攻势面前,自己竟然一点手段都施展不出,毫无办法地只能看着对方推进自己的计划,却无法阻拦。

    也许,所有的阻拦都只能依靠那个计划来完成,一了百了……

    李亻宗喃喃地重复了两个字:“关税。”

    检验一个政府能力有一个核心指标:税收。

    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不管治理水平如何,至少肯定是能顺利收上税收的。

    只不过,在两班制度根深蒂固的朝鲜,朝鲜王庭的税收却是十分够呛。虽然建奴此前要求的贡品算起来并不庞大,却也依旧让朝鲜人倍感吃力。这并非是朝鲜贫瘠不堪,而是朝鲜朝廷的确是治理能力欠缺,收不上税。

    这个时候,关税就显得无比诱人。这是世界可以进入李亻宗钱袋子的重要税源,并且可以预见会越来越重要。

第八十九章:加入同盟

    天底下没有不爱钱的。

    李亻宗也一样。但比较悲催的是,朝鲜虽然人口不少,并不贫瘠。但朝鲜朝廷的税源却十分恶劣。

    用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描写就是,而今的朝鲜里在两班贵族的膨胀之下,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平民百姓日趋破产,生活艰难。

    对于一个税收十分依靠平民百姓的政府而言,这样的现象直接导致朝鲜税收稀少,而且越来越少。

    若非是此前上一个朝鲜君主光海君用残酷手段竭力推进大同法的施行,恐怕而今的朝鲜也是烽烟四起,朱慈遇到的将不仅是山贼,还有起义了。

    朝鲜虽然曾经有过光海君这样试图励精图治之人。就是仁祖反正,李亻宗造反光海君,也依旧继续推行大同法,坚定不移。

    可饶是如此,大同法的推行也是格外吃力。

    所谓大同法,便是将贡物统一为米谷。按照土地面积征收税米,减轻了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的负担。

    反过来说,自然是引起了两班贵族等大地主们的激烈反对。虽然这个政策已经从三十八年之前就开始执行。但历史上,要一直到1708年,恰好整整一百年的时间才能推广到全国。也就是李亻宗的下一个朝鲜君主,现在在场内的李氵昊任期末期才完成推广。

    由此可见,朝鲜国内财政之恶劣,既得利益者的根深蒂固。

    当然,对于朝鲜而言也并非是一直都没有好消息。

    比如,关税。

    朝鲜建立起完备的关税系统全然依赖朱慈的赐予。

    此前仁川登陆,大明完成了军事占领朝鲜,扭转了此前朝鲜导向清朝的改变。由此以后,朱慈挥一挥衣袖,留下了关税打开了朝鲜的贸易大门离开了。

    其后,迅速上升热度的中朝两国贸易开始带来大量的税收。光是第一年就达到了十万两的地步。其后,更是每年迅速上涨,成了朝鲜国库一个格外重要的财源。

    比起需要面对庞大既得利益阶层的大同法,关税显然就要轻松许多,就算有各地被大明进口货物冲击得破产的手工业者,他们也一点都闹不起风波。甚至,在喜爱大明商品的各地权贵上流人士面前,工匠农民的死活又有谁会在乎呢?

    更重要的是,比起可能被层层截留的原有税收,关税是掌握在大明手中的。除了一部分会被税关按照各项优惠政策退税以外,其余都会上交到朝鲜国库之中,直接由李亻宗掌管。该是多少,就是多少,定下什么规则,就执行什么规则。清廉之程度,让李亻宗印象深刻,感叹不已。

    对于送钱,没人会反对。

    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事物,更是让李亻宗记忆深刻,好感激增的。

    这个时候,听闻中华同盟可以促进贸易,带来更多关税,自然成了一个巨大的砝码,让本来就摇摇欲坠偏向大明的李亻宗下定了决心。

    李皑心中一叹,他放弃了书写,将会议记录职司丢给了旁边的书吏,安安静静地看着已经渐渐平静的李亻宗。

    熟悉李亻宗的李皑明白,这位朝鲜国王已经下定了决断。

    自由与独立这种对于李氏朝鲜而言从来就不存在的东西,李亻宗并不在乎。驻军军费数额不菲,但朝鲜要承担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比起要失去的,能获得的东西显然就赚很多。

    比如朝鲜的军事保护。比如更多的关税。比如一直更强大的军队。比如中华同盟公约第四条:“中华同盟公约第四条:为巩固中华同盟的和平与安全。大明帝国有义务维护缔约各国国王的权力与尊严,以保证同盟公约的切实履行……”

    这意味着李亻宗只要签字,就不用担心再会被篡位,被政变。只要他活着,来自大明的同盟就将保护着他的权位无人可以挑战。

    李亻宗玩弄着两个儿子为了继承权你争我抢的权术为的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