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个新闻能够传到朝鲜,便是因为办学代税也是朝鲜一项大政。在这个时期的朝鲜选拔官吏任人唯贤的制度早已受到破坏,遴选文武官员的考试已变成有权势的官员和当权派手中的工具。与此同时,一大批当权者开始上台后更加追逐财富,让土地兼并日益严厉。同时,两班地主们不登记拥有土地的做法使朝鲜的税赋大量流失。

    最关键的,由于一些两班贵族利用免税的书院土地来逃避税收租赋,仅仅在朝鲜的私立书院的数目就增加了三倍。书院增加了,书院的各处书院下所荫庇的文人学士和学生数目也不断增加。权贵们更是通过战争大发国难财,将战时荒废的土地纷纷收入囊中通过书院转为免税的财产。如此一来,朝鲜的财政也就越发无力了。

    青松书院藏书阁的外间里,李绻与一干学士说着通过商人口中传来的应天府新闻,又从怀中拿出了一份皱巴巴的报纸,感叹道:“昔日我们的宗主国想不到眼下也走上了我们这样一条道路。开办学校这是有利于士绅的事情,但免税特权却是一道伤口,会将国家的血一点点流失干净。大明这是要完啊!”

    “李兄这般说。委实有些违心呐。前些时日,你不还是听说大明跨海东征。跃跃欲试吗?怎的现在听了书院的消息,便是一副大明要完的模样?”这时。恰好门外走进来一个男子,穿着素白道袍,远远就笑声传来。

    “看来安贤弟在金起宗那边过得不错呀?今日有闲心来说起我的闲话了。”李绻看着眼前的男子认了出来,这是他的好友,也是当今礼曹的正三品参议,是一员堂上官,也算得上朝鲜精英之辈了。

    李氏朝鲜官制多有与大明相似的地方。其官职和官衔称为两班,等级效仿明朝,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九品十八级。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安五伦的礼曹参判便是礼曹的第三把手。

    李氏朝鲜有六曹制度,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曹,相当于同时期明朝的六部。其长官称判书(正二品),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副职称为参判(从二品),相当于中国的侍郎,往下有六曹参议(正三品堂上)、六曹参知(正三品堂上)、六曹正郎(正五品)、六曹佐郎(正六品)。

    安五伦虽然看起来也是一个部长级官员,但听李绻的口吻这个安五伦显然过得并不舒心了。

    毕竟,任谁的顶头上司要处心积虑与自己做对。谁也不会顺心。

    这两人与在藏书阁外间屋内的人都是原党中人,一向主张亲明抗清,是当今国内当权派洛党的眼中钉。

    而当今礼曹判书便是安五伦所在原党的对头,洛党中人金起宗。

    金起宗是礼曹判书还不算厉害。毕竟六曹再厉害上面也还有官儿。

    六曹上面也照比大明有一个辅佐朝鲜国王的机构——议政府,其长官为“领议政”,俗称“领相”。相当于北宋时期的宰相和明朝时期的内阁首辅。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俗称“左相”和“右相”。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正四品舍人、正五品检详、正八品司录。

    金起宗的叔父金自点就是领议政,洛党党魁金自点以及洛党门徒遍布议政府与六曹。权倾朝野,为当今朝鲜得势一党。

    “李兄与我出去走走,看看这风云变色,便知晓我心中开怀来自哪里了!终日坐在书院之中,皓首穷经研习学问可找不到这治世妙法啊!”安五伦说完,便拖着李绻的手朝着门外走去。

    见此,李绻也没反抗,而是喊了几人一一同出门:“那好,我便要看看变了什么。”

    安五伦又道:“说起书院,大明国有些地方却是更利于其国情。虽然都是办学代税,其管控却是殊为严格,天下各处遍布教育署,非是我朝这边。”

    此刻他们已然走出了书院,看着门外热热闹闹,街道上商业繁华,书院门口更是尤其多摆摊设点的地方,人来人往,好一派热闹景象。

    “官吏多贪腐愚蠢,纵然多设官署又如何?”李绻亦是司宪府执义,相当于大明都察院佥都御史,嘴皮子可不是一般的利索。

    “就在于其官吏一新,大多数出于新学校。就比方说一个旧衙门大多数都是些蠢虫,只顾着蝇营狗苟,一团和气,既不做事,又不收手。这样的地方进去一个,便是染黑一个。但……****皇太子不愧是大气魄之人,起一新衙门,充斥新学问,自然是全然一片新气象。这样的地方,又哪里是眼下暮气沉重的我朝能比?”安五伦说到这里道:“我们去城门楼吧。”

    “哪个门?崇礼门?”李绻说着,走在拥挤的人群之中,他的身边,几个亲随呵斥着街上的人流。

    却不料,李绻却是猛地一把扯住了安五伦,躲到人群之中笑了起来:“看来不必去了。”

    此刻,街上猛地一阵慌乱。

    “快收摊啊!”

    “莫要冲撞到了……”

    “莫要挡着我,走开啊……”

    ……

    不大的街道中急切间被清开出一条细小的道路。

    随后,一行十数骑带着上百差人冲入人群,一根根鞭子抽出来,将道路吓得更加慌乱,这才打出了一条空路。

    其后,十数辆车马驶来,簇拥着一辆四**马车入城。

    此刻,安五伦指着第一辆帘子被掀开的马车,道:“看看金起宗的脸色,多青啊,多难受啊!”

    “明使……来了!”李绻惊喜大叫。

    【正版是,搜索几字微言、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都可支持正版。】(未完待续。)

    ps:  昨天十点钟才回去,查了一晚上资料才写了几百字……叹气

第二章:汉城之内

    “百姓们看起来很热情,民心在明啊。”倪元璐注视到了角落里紧紧盯着这辆四**马车的几个目光。

    对于朝鲜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度,分别公卿士大夫还是很简单的,看衣着就够了。这意味着士大夫心向大明。

    礼曹判书金起宗不知何时上了倪元璐的大马车,或许是觉得自己那辆窗帘破了的马车实在是太引人瞩目了。

    听了倪元璐的话,金起宗表情抽搐了一下,良久才道:“天贵使如此说恐怕不妥吧,这有违明清和平。朝鲜毕竟是清国藩属……”

    “礼曹莫非觉得明年还会是?”倪元璐嘴皮子不饶人。

    金起宗反而平静了下来,抬起头,盯着倪元璐道:“贵使还是慎重些吧。清军强大,屡败明军。就连大明几番汇聚全国之力依旧是先败萨尔浒,后失辽东,而今兵锋已然退到山海关再无屏障。眼下清军大将龙骨大就在平壤,一语不慎,恐引杀身之祸。”

    “哦?却是没想到背主投虏的朝鲜还有敢杀大明使者的人?姑且不论这样的人有几分忠义,至少是有勇气的,有勇气敢做出天理不容,人伦所违之事。万万没想到啊,丙子虏乱后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三位学士就义沈阳,那一刻起我本以为朝鲜已经不剩下一个勇士了,从礼曹口中,这意思朝鲜还有此等人?”倪元璐一脸戏谑。

    这也正是大明无与伦比的优势。

    数百年宗主国的威望与伦理优势死死地扎在每一个朝鲜君臣百姓的心中,真有那等勇士也都是本着反清助明去的,有几人能如金自点这样既有手腕心性又有本事能当一个朝鲜有名的奸臣呢?

    金起宗咬着牙看着倪元璐。背锅脸去,不再说话了。

    只是。感受着四****马车行驶的平稳,金起宗还是不由感叹道:“明人工匠还真是厉害……”

    景福宫外的一处平台上。一个身着朱红色四爪龙纹亲王衣冠的男子不住地踱着踱着步子,一顶翼善冠高耸,拖得地上影子斜长。

    此人,便是朝鲜王国的当代国王李倧了。

    此刻的李倧背着手左右踱着步子,唉声叹气:“唉,真的来了啊。”

    “怎么领相却还没来?”

    “却真是左右为难,这可如何是好?”

    “也不知道那倪元璐说来会如何说……”

    ……

    李倧的身后,一干宫人们面面相觑,不由出声道:“不如。都再去催催领相吧?”

    只是,宫人们虽然这样想着,最终却还是没有一人这么说出来。

    因为已经有人去催过了。

    但显然,金自点在自己的家中并没有立刻赶出来。

    他也的确是有不出来的理由,察哈喇此刻便在他的书房内与他说着话。

    这是一个勇武粗壮的男子,身上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臭味,虽然熟悉了一身,但那股子从马粪堆里长大的气息还是遮掩不住。

    金自点暗暗忍着这股不耐,缓声道:“天使容禀。这一次明军跨海来攻委实震动朝野,不少心怀反意之人纷纷骚动,仅靠敝国这些力量恐怕无疑压制。众所周知,上****力强悍。屡败明军,若上国能表意一二,则我等自然可以大为轻松。”

    察哈喇却是凝眉不乐意了。

    他还没收到国内的旨意。还真有些拿捏不准要不要带兵介入。

    不过身为皇太极时期就经常往来朝鲜的清军将领,他也有几分简单粗暴有效的粗野。道:“哪有那么多话。汉人的史书里不就说过一个张骞出西域的事儿?你照着办,将那明人使者拿下不就好了?明军若来。你们便先挡着,我大清铁骑自然会迅速来援。”

    “这个迅速又是多久?”这句话留在金自点的心中没有说出来,但他还是苦苦哀求道:“若无更多的底牌,恐怕明使入汉城便会有蜂拥而起的旧臣试图毁约。”

    最终,熬了两三回,察哈喇也知道事情严重不由退了一步,道:“行了,这事儿你也用不着一味求我了。我应了,就让龙骨大带兵先从平壤准备南下。就说那明军,我看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强兵。尤其这千里转运,海上风暴难测,粮草接应何其艰难,你们只需要打掉几艘两船明军就难以为继。如此,怕得什么?”

    “这……”金自点想了想,自己已经卖身给了清军到如此地步了,好像也的确没什么可怕的,便道:“我去王宫……”

    景福宫内。

    金起宗慌了,他看着眼前的宫人,低声道:“领相还没入宫?”

    那宫人也是慌了,伸着手,万般无奈地摊开:“都去了三波人了,连领相人都没见到,都被管家挡在了客厅。”

    “也就是说,从明使进入汉城起,领相都还没见过一次王上?不对……此前也见过,但却没有讨论出一个法子来啊,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金起宗闭着眼睛,叹气了起来:“拦不住了……罢了,就让去好了!”

    景福宫内,李倧看着来人,忽然那看了看身上的衣服,尴尬地轻咳了一声。

    朝鲜归顺清朝以后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更多的像是一种战败国,被人敲诈了银子物资,但从文化概念上来说,朝鲜国内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就是后世清朝得了天下,朝鲜的衣冠文化也丝毫没有变更过,以至于伴随着清朝越发封闭,文化****,让朝鲜人纷纷自傲自己差事小中华,是东亚文化的真正正统。

    只不过,此刻……

    “大明中兴在即!”倪元璐心道:“我们才是真正的****上国的正统,是朝鲜的宗主国!”

    这样的尴尬气氛中,李倧忽然不由地开腔道:“敢问天使所谓何来?”

    李倧绷紧了一根心弦,道:若是这倪元璐要说投降清人的事情,自己定要说说为何身为宗主国,明人却两度不来援救!

    “光海君辛亥年三月十二,西人党率一千三百人自城东北攻入汉阳,得到训练都监二千人的响应。叛军攻入王宫,将光海君废黜。不知此事,朝鲜中人,知晓否?”倪元璐朗声高喝,气势如虹。

    【正版是,搜索几字微言、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都可支持正版。更恳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刚刚发了朱慈烺、崇祯皇帝、周皇后等人的画像照片,还有飞剪船的实物图片,爱心读者给朱慈烺的画像,玄武湖的配图,柳如是、钱谦益张溥的人物图像,以及还有很多和殿下以及这个故事相关的有趣内容~赶快来微信公众号关注我吧!】(未完待续。)

    ps:  雪的狂战士?打赏了?10?起点币

    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起点币

    袁yh1234567?打赏了?100?起点币

    逍遥?人?打赏了?100?起点币

    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起点币

    感谢秦淮飞鸟投了1票月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