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

    十四少年入户部,一朝风起……涌京华啊……

    …………………………

    紫禁城对于旁人而言是巍峨高不可攀的。但对于高官显宦而言有权有势之人而言,这里的就如同一个筛子一样,消息仿佛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到了相关人等的耳中。

    比如陈皋文,比如南云吉,比如户部诸多傅淑训的心腹,王正志的心腹。以及……云南司郎中南云吉,主事余静这样一个个不慎被拉入漩涡,自命是大人物的小人物。

    这一夜,傅淑训的府邸很不安静。

    次日。

    通往澄清坊的路上,一顶小轿子一摇一晃,速度不慢。轿子的小窗上已经被外面一个身材健硕的年轻男子掀起。

    这年轻男子浓眉大眼国字脸,肤色也显得晒黑过度的麦色,穿着一身不太符合气质的长衫,骑着马,一边看着路,一边时不时回望着身边的男子,听着一段段噼里啪啦传出的抱怨声。

    “区区一个武清乡下的破落书生,不知怎的被大司农瞧上了,竟然蹑窜着大司农发动了如此危险的举动。”

    ……

    “本官不说文选清华,却也是大部主事,正六品官位。竟是要上门为一区区无品胥吏谋划,简直有辱斯文!”

    ……马上国字脸男子笑而不语。

    “要不是傅翁盛情,说什么此战一开就没有回头箭可寻,说什么胜算大半就看傅翁此次眼光,这意思便是胜算大半都要落在秦侠身上?这是何道理?哎呀呀,要是那秦侠仗势欺人,不尊士子,我绝不伺候!”

    “哎呀呀,如圭兄,你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被唤作如圭兄的是户部尚书傅淑训二子傅如圭,轿子上那个肤色白净,脸上微汗,叨叨絮絮的男子自然就是云南司主事余静。

    对于余静的吐槽,傅如圭只是无奈地笑,依旧不语。

    “唉,听说昨日乾清宫议事……再过两日,左侍郎与大司农就要分别上书京营军饷筹措之策了……”

    余青与傅淑训具是湖广孝感人,是官员结党之中门槛最低的一种:乡党。听着余青唠唠叨叨说着,傅如圭安静地骑着马,缓慢跟着轿子,前面诸多唠叨纷纷充耳不闻,只是到了余青最后一个提及军饷筹措之策的时候,面上神色终于才多了一点动容。

    只听这被余青唤作如圭的年轻魁梧男子道:“家翁今日让你我前去,也正是为了此事啊。近日之事,都因此子而起。困局破局之点,终究是在他的身上。或许他能有办法筹措粮饷吧。”

    余青闻言,不知觉微微皱眉了起来。

    这算是什么狗主意?费继宗、陈皋文等人是户部胥吏的代表,面对生死存亡的危险,可以让出大利让王正志顺利解决军饷之事。

    可秦侠呢?

    一个来路不明,显然也只是个穷小子的年轻胥吏,竟然有本事变出银子?

    心中满是不信,更带了几分对傅如圭的不屑。

    傅如圭是傅淑训的次子,年岁不小,已经将近二十。这个年纪在一般的家庭之中都是早就该有一番事业了。

    但傅如圭却不喜文学八股之道,气得傅淑训每每念及此处,都是要发一通脾气。但不同于沉稳守拙的长兄傅如金,傅如圭在很多事上都颇有见地。跟随其父傅淑训总督南北直隶,各省剿饷,在实务处理上都有独特的眼光。更有几次护卫左右,让傅淑训避过危险。让傅淑训渐渐也心平气和,接受了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二子。

    但这些与众不同的东西看在余青的心里,只有四个字:不务正业!

第二十六章:秦府来客

    看着不务正业的傅如圭也不理会自己,余青的心中憋闷,心里就更加肆意地吐槽了起来。

    “部里都不知道吵成什么样了,那些得势便猖狂的胥吏之辈这些时日简直将公堂当做私家,公务尽皆荒废,平时本来就十之五六不在,近日甚至都有将公家器物拿回家的事情。论及户部筹粮饷之事,若是王正志在场,便殷勤前后,无不出谋划策,让其竟有户部长官的气象。反倒是我们这些亲近大司农之辈,但凡路过,无不是被冷漠对待。”

    “如圭公子啊!你难道不知道,这户部里,如我这样还能坚持团结在大司农身边的同党,已经没有几个了吗?搞得我在户部找个人商量都没有办法,更别说筹饷之策了,还要具体细务,那不该是胥吏之辈所为吗?我等儒臣跟着大司农,今日就要开始受苦了啊!”

    ……

    不管余青心中如何吐槽,但终究抗拒不了大司农的命令,跟着傅如圭一步一步到了澄清坊的秦府。

    只是刚刚走到这边,傅如圭便紧张起来,左右看着屋舍,频频皱眉。

    见傅如圭紧张,余青便问道:“如圭公子,怎么了?”

    “有些不对劲。这里太安静了。”傅如圭回道。

    余青摇摇头:“这有何不对劲的,哪家回去不是静守家中的。”

    傅如圭只是摇头,却没有再回答。

    朱慈烺的秦府是在澄清坊的西北角,也算得上是诸多人家时常要过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竟是安安静静的,显然不合常理。

    两人这样说了会儿话,秦府的门口也就走到了。

    余青看了一眼傅如圭,想到傅淑训这次寄予众望,让余青为主找秦侠,便清咳一声,昂首挺胸,踏步走上了门前,拿起了叩门环,敲门了起来。

    “秦侠可在?户部云南清吏司司主事余青来访!”

    没人答应……寂静无声。

    这让余青有些恼火,手底下也就更加用力了起来。

    啪啪啪……

    砰砰砰……

    傅如圭抬头左右望着,感觉哪儿凑过来一道目光。

    余青见此,只觉得傅如圭是在照顾自己被无视的脆弱自尊,顿时面色掌握,声色也是严厉起来:“来人开门!秦家怎的如此没有待客之道?门子在哪里?来个人开门!”

    随后猛击叩门环,砰砰砰……

    依旧没声儿。

    “简直岂有此理!”余青恼了:“不开是吧,信不信本官叫人砸了你这破门!”

    说罢,余青发泄一般猛地一推大门!

    却不料,这大门被余青这一推竟是应声而开,竟是根本就没锁!

    见余青推门打开,傅如圭忽然大叫:“余兄,先莫进门!”

    “难道这还是龙潭虎穴不成!秦侠,你给我出来,本官乃云南司主事,你如此藐视上官,是不想……噗……”

    咣当……

    就当余青大喊大叫的时候,忽然一桶污浊混杂着菜叶子的脏水从门上倒下,污浊的浑水湿透余青全身,更将发髻打散,沾上了几根菜叶,垂在余青额前,十足可笑模样。

    此刻,似乎万籁俱静,只余下倒在地上的木桶咣当咣当的响着。

    就当傅如圭反应过来走上前的时候。

    一个个怒骂的声音叫了起来:“来人啊!打这厮泼皮,又敢上来欺我秦府。难道真当我们秦府无人吗?俺张镇便不怕你!”

    “李三麻子,叫上七狗子,俺家老三都过来,收拾这上门闹事的泼皮!”

    “好啊!围了我秦府院子,不许我秦府买卖粮米菜肉。今天还敢来上前叫门,不打得你爹娘识不得俺张镇的名字倒过来写!”

    ……

    见了余青遭遇的傅如圭本来还怒气勃发,就要上前揍人,但听到最后,顿时听出了问题所在,看着两三个壮汉围上来的时候还打算揍一顿发火。

    但当傅如圭看到不知何时十来个老汉壮妇扛着扫把悄悄围过来的时候,傅如圭顿时变色:“误会误会,我等绝不是来寻衅的恶人!我等,是秦侠交好的同僚啊!”

    ……

    书房里,院门口四个围上去要打杀的壮汉一个个匍匐在地上。为首一人,皮肤黝黑粗糙,骨架高大,长手长脚,一张方脸上满是不忿,梗着脖子,很是不服。旁边一个脸上麻子颇多,一个身材干瘦,一个显然还只是十一二岁,茫然懵懂,畏缩地躺在地上。

    朱慈烺看着为首的张镇,手上荆条紧握,厉声喝斥道:“好啊。真是泼天的胆子。来了贵客,竟是如此无礼,上来就粗声叫骂,开门就是动手打人。怎么,一个个都罔顾国法家法不成?”

    “谁让他们举止犹如那些恶人……”朱慈烺发了话,领头那个自认护院有功心中委屈的壮汉张镇抗辩一句,但声量却越发小了。

    倒是一旁自顾自拿着毛巾擦着湿漉漉身子的余青听完,更加紧握毛巾,牙齿咯吱的响。

    这朱慈烺倒是深得指桑骂魁之能。

    朱慈烺见此,冷声道:“触犯家法,冒犯贵客。我要罚诸君,还不服吗?”

    张镇闻言,浑身一颤,立时道:“小的心服口服,任由老爷责罚。”

    “任由老爷责罚!”其他三人也是颤声回答。

    见此,朱慈烺这才转过身,歉意地对着余青与傅如圭道:“管教失当,秦侠惭愧不已。方才我已吩咐老仆,摆酒设宴,以作请罪。”

    余青看着朱慈烺轻笑着赔罪,但眸光清亮一片坦荡,仿佛做了什么铲除奸邪的好事一样。一念及此,顿时心中来气。

    一旁的傅如圭横了一眼看过去,抢过话头道:“谁能料想到秦侠小兄弟家中情势竟也是如此险恶了。竟然连家中门前都如险地……秦侠小兄弟有此忠仆,是幸事,不当如此怪罪。”

    傅如圭全程中立,没有余青那么多预置的立场与执念,倒是清楚这次实际上是余青举止跋扈做得过了,以至于被误会为恶人。

    而且,朱慈烺处罚下人越是严厉,就越发如同一巴掌狠狠打在他们脸上。人家忠仆护主反被责罚,岂不是映衬得惹出这摊子事的余青与傅如圭越发奸佞可恶?

第二十七章:家丁纪律

    余青也是回过神来,换了块毛巾擦拭身子。但待看到一块腐烂发臭的菜叶子时,依旧是嘴角一抽。他也不笨,知道自己理亏,纠缠下去有害无益,更荒废大事。

    于是余青咽下恶气,龇了龇牙道:“既是误会……不当让忠良寒了心……秦侠小兄弟莫要苛责了。”

    “那就依两位贵客所言。”朱慈烺依旧是目光清澈,笑容坦荡,看着张镇几人道:“贵客虽然不怪罪,但我家法却不能误了。来人,罚这此人本月不得吃肉,工时加一成!”

    听完朱慈烺的处罚,余青更是心中怒火一升。觉得这简直跟没罚一样,谁家奴仆一月能吃得上一餐肉?倒是傅如圭玩味地看了一眼。

    “是,老爷。”一旁的司恩低声应下,带着几人出去了。

    这时,场上这才只余下了余青、傅如圭与朱慈烺。

    看着傅如圭头顶上的菜叶子,朱慈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晚膳还有些时候,秦侠已经吩咐人备了热浴净衣。”

    余青听此,脸上表情总算好看了一点:“那我先去收拾。”

    傅如圭见此,倒是摇头:“我还是先听听秦侠小兄弟近日的近况吧。”

    余青闻言,却是脚步不停,显然毫无兴趣。

    见此,朱慈烺也乐意见得,便开口对傅如圭将最近之事娓娓道来。

    今天距离朱慈烺离开户部这才不过一旬,十日出头。但这一旬中发生的事情,却比别人半辈子遇到的热闹还要精彩。

    自从朱慈烺带着户部的账册回了澄清坊,这澄清坊里气氛一下子便古怪了起来。

    朱慈烺门前不远就是米市大街,一向是人烟稠密,商贸兴盛的地方。靠着这个裨益,朱慈烺门前也是一条颇为热闹的马路。不少小商小贩行走贩货,设摊摆点,端得是热闹繁华。

    但朱慈烺带回了账册以后,不知何时澄清坊便疯传朱慈烺得罪了厉害的贵人,连累得澄清坊要遭殃了!

    先是几个沿街大米铺关店歇业,导致澄清坊采买不便。随后就是澄清坊突如其来的治安恶化。

    米市大街到秦府门前这一条路每日都有泼皮无赖横行,到了入夜更是如百鬼夜行,恶性遍地,区区三日,就不知报到东城兵马司有多少偷窃强抢之案。

    偏生,东城兵马司竟是不管不顾,让如此一来,整条大街自然空旷如同鬼蜮。

    几个邻里本来就不熟悉,家中遭遇抢盗后更是避秦家如蛇蝎,不知多少人心中腹诽。原本还算热情的坊正严璐更是早就消失。

    门前的铺子摊贩没了,要采买就只能去米市大街。秦府上数十口人,每日消耗都是巨额,不得不每日采买。

    到这个时候司恩突然发现,米市大街上开着的铺子一见秦家出来采买,顿时趁机加价一倍,就这还别嫌贵,要不然米市大街上就直接买不着了。

    如此遭遇气得司恩罕见地骂出了乡下粗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