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刘存颇为感慨:“两个半月前,就是张溥赶到无影山大本营与你见面那天,他的第一个儿子刚出世,他夫人差点儿因难产死掉,我得到消息后悔也来不及了,早知道这样,就该让他晚一个月去找你报到,可张溥毫无怨言,只在家陪伴妻儿三天就返回军营。”
“昨天下午他来领取你们第七师的给养物资,完了找到我汇报,最后向我郑重举荐你的亲卫长魏统等五人,请求准许他们进入六月开学的武学院第四期深造,对我说魏统五人都是难得一见的才俊,若是获得系统的军事学习,掌握我军的各种军法军令和先进训练方式,熟悉我军的指挥体系,将来定会成为高水平的领军将校。”
“我正想晚饭时征求你的意见,如果你舍得放人,后天就让魏统几个跟我回济南,魏统他们的家人已在济南安居了,若能借此机会让他们结婚成家就更好了。”
魏延感动不已,站起来向刘存深施一礼:“属下替族弟等人感谢主公恩典,请主公尽管放心,属下定会虚心向义原兄请教,绝不辜负主公的信任和栽培!”
刘存对魏延的精明和悟性非常满意,他让魏延坐下后低声问道:“知道我为何不把名声更大的徐盛或者管亥将军调到太谷关,反而调你魏延去镇守吗?”
魏延想了想,如实说出自己的揣测:“估计是属下的老家就在南边,熟悉太谷关周边和以南地区的地形地貌,只是……似乎数年来率领黄巾军转战四方的管亥将军,更熟悉如今依然盘踞豫州、荆州和司隶交界地区的各路黄巾军啊!”
说到后来,魏延皱起了眉头。
刘存笑着道:“说对了……不过,难道你忘了,管亥与黄河以北的并州黄巾军和黑山黄巾军也很熟悉啊。”
魏延立刻睁大眼睛:“主公想收复大河北面的河东和河内两郡?”
刘存点点头:“这两郡本来就是洛阳直辖的司隶地区,但如今要收复两郡非常困难,哪怕我下得了决心,恐怕也要耗费一年以上的准备时间,还要对各路黄巾包括占据弘农的杨奉所部进行说服瓦解,这就需要管亥在黄巾军中的威望了!”
“到目前为止,咱们和各路黄巾相安无事,没有联系,更无交恶,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咱们的军事行动都必须以洛阳安定为基础,如今对洛阳威胁最大的,除了北面的并州和西面的西凉军各部,就是南面的荆州、东南面的豫州和东面的兖州,搞不好这几个方向随时都要爆发战争。”
“我和幕府的先生们已经决定,今后不管是谁,只要胆敢对咱们驻守的洛阳动心思,就要狠狠教训他,甚至灭掉他,否则不能保住刚获得新生的洛阳,不但对不住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数十万民众,也无法昭彰我军威严。”
“因此,相比于盛名在外的管亥和徐盛,你义阳魏文长身上的担子一点儿也不轻啊!”
魏延一听,顿时热血沸腾,双拳紧握,目光炯炯地望着刘存。
*********
ps:谢谢acmjwu大大的月票!巨火求订阅、推荐票、月票和全赞支持,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初平四年,四月二十五。
刘存回到阔别半年的青州,正式进驻张灯结彩筹备盛大庆典的济南新城将军府。
周长二十八里的济南新城已为天下瞩目,规模仅次于帝都长安城、故都洛阳城和周长三十二里的齐国古都临淄城。
济南新城四面城墙的高度与坚固程度前所未有,与依附四面城墙而建的四个军营一起,构成全新的城市防御体系,总体防御力远胜以上三大都城无数倍。
新城街道宽阔,布局完善,拥有新颖坚固的地下排水系统,居民区、文化区、商业区和行政区的分区设置更为合理,十二座大型官办学堂和十座医馆分布其间,遍布全城居民区的三百六十口装饰华美的井台错落有致,济南新城干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创举。
坐落于新城东面三里左右,隔着遍栽垂柳的宽阔护城河的老城历城,已完成城墙修复和旧城改造,与新城一东一西,相依相映,济南国治所也从西面七十五里的东平陵,搬到改造一新的历城之中。
历城内外原有五十余家冶炼工坊,在新城开工之前已尽数迁到西面八十里的新城章丘,与誉满天下的东平陵冶炼二十余家小型工坊一起,整合成两大冶炼制造工坊,共享青州府衙在章丘城南大山下新建的两座水库提供的水力驱动等先进技术,获得南部山区丰富的铁矿资源配给,一跃成为青州第二大冶炼与制造基地。
历城南面和东面原有的冶炼工坊区,如今已被占地两千余亩的一座座纺织工坊替代。
从南面大山中流出直通北面济水的河道经过修浚。为两岸十余家大中型纺织工坊提供充沛的水源。两岸架设百余座大大小小的新式水车获得了丰富动力。纺织机器和技术得到革新革新,使得产量倍增成本急剧下降,预计一年之后,历城将成为青州乃至大汉天下最大的纺织基地。
当初在刘存苦心说服下,济南国、齐郡的三十几家皇亲国戚和名门大阀为获得入股琅琊钱行济南分行的资格,不情不愿答应刘存的附加条件,集资八千万钱投入章丘冶炼制造业和纺织业,获得他们谁也不看好的六成股份。
这些权贵门阀对此没有给予任何期望。不少人干脆把自己的投资当成是向刘存交付保护费,谁知州府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便将十余座纺织工坊建好,从琅琊引进的新式纺机效率惊人,投产两个月便已获利。
章丘冶炼制造工坊已初具规模,州府衙门从数万流民中征用一万八千余青壮,在一片荒芜的大山脚下夜以继日地苦干,建起了延绵四里的高大工坊区。
产业整合后接受聘请的六千余名本地工匠,在珠山和临淄铁城调来的三百余名匠师带领下,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建起八座先进的大型炼炉和高效水排。沿着钢筋混泥土浇筑的两条引水渠装上二十余座硕大水车和数十台制造设备。
三个半月前,点火试产成功。如今已生产出三种外销型兵器甲胄、十余种先进农具和两个系列的五金工具,所有产品尚未入库,就被合约经销商琅琊商会的商队运走,销往冀州、徐州、幽州甚至更远的吴越和交州地区。
如今,投资入股的三十余家权贵门阀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对刘存怀有的那点儿怨念烟消云散,以济南王刘康为首的十三世家欣喜之余,非常后悔自己当初的保守,不少门阀悄然改变了态度,重新审视刘存温和的政治经济改良政策,开始主动向刘存靠拢。
以目前形势看,章丘两大工坊和济南纺织工坊给他们带来的丰厚利润,绝不低于琅琊钱行济南分行的月利分红。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刘康和济南国十三世家频频聚会,商讨如何说服刘存,将章丘两大工坊中属于青州府衙的四成股份全部买过来。
相比之下,青州政府的收获更大。
成千上万民众因为章丘两大工坊和济南郊外的数十家纺织工坊获得宝贵的就业机会,方圆百里内的居住环境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大为改善。更为重要的是,一年的免税期满之后,两大行业将会成为青州重要的支柱型产业,给青州政府带来丰裕的税收。
刘存对青州各级衙门半年来取得的成绩深感满意,他回到济南后的第二天,便在霍坚、管宁、国渊、秦义等文武官员的陪同下走出南门,穿过横卧历下波和五龙潭之间的九孔石桥,前往新落成的济南大学进行视察,这里才是刘存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地方。
“大学”的名称由来已久,《礼记。王制》中就有“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以及“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和“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的记载,大学也称为“成均”或“上庠”,西周时期有了直属中央机构的太学,本朝前期在京师也设立了太学,为中央官学和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
为避免引起朝廷文武大臣和各路诸侯的诟病,刘存和麾下心腹商议过后,为这座青州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学府,定名为更富地方色彩的济南大学,变相地实施科举制度,为将来的发展积蓄人才。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济南大学的首任山长并非享誉天下的郑玄或邴原,而是郑玄和邴原的学生济南相管宁。而负责济南大学具体管理事务的学监,则是刘存敬重的心腹谋士、以推广农业耕作新技术和畜牧饲养技术而享誉天下的田牧。
郑玄和管宁之所以不愿担任济南大学山长,并非轻视刘存提倡的教育改革政策,更不是抱残守缺,看不起培养农工商百业技术人才的综合性新型大学,而是因为两人管辖的琅琊书院比新成立的济南大学更负盛名,更有影响力。
其次,郑玄和邴原舍不得离开倾注全副心血的琅琊书院,他们与学院博士们的家人都住在依山傍海风景秀美的琅琊台下,习惯了琅琊温暖的气候和生活方式,不愿搬离这个天下士林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这其中,还有个难以启齿的重要原因:保持琅琊书院超然的独立地位,坚持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摆脱刘存的制约,不受越来越强大的青州政权所控制!
琅琊农工商学院整体迁入济南大学,原有八个学科重组为济南大学下属文理学院、农牧学院、工商学院、机械学院、建筑学院和两个学术研究院,附属印刷工坊的规模随之扩大数倍,工匠与学徒人数高达四百余人,成为整个大汉最大的书籍印刷和发行基地。
原琅琊农工商学院附属陶瓷工坊、木器工坊、铁器工坊和冶炼工坊,尽数搬迁到济南东面的章丘城西新区,以济南大学附属工坊的名义继续经营,继续作为济南大学师生的实习基地和新科技新技术的试验场所,为济南大学提供更多办学资金,继续享受州府衙门特许的五年税赋减免的优惠政策。
整合后的济南大学印刷工坊就在大学校区南面,设备一新,规模更大,这里将成为大汉最大的书籍印刷发行基地,诸子百家学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思想新观念将会从这里传向四面八方。
一旦耗资三千万钱的大型图书馆建成,刘存和糜氏家族数年来不断购买珍藏的上万册珍贵典籍将会送入其中,随后逐步整理,择优印刷刊行天下,届时,济南大学就会逐渐超越誉满大汉的琅琊书院,成为大汉王朝最大的文化中心。
位于夏河城北的琅琊农工商学院校舍和工坊区,以五千万钱的价格卖给了琅琊县衙,被琅琊县衙改建成县学和两大住宅区对外出售,以满足琅琊县越来越多人口的居住和教育需要。
出售校舍和地皮所得的五千万钱,作为济南大学的自有助学基金专项使用,用以扶持考入济南大学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刘存殚心积虑做出的一切,获得了很好的回报。济南大学的三千师生员工对刘存无比敬重,得知主公刘存到来非常激动,换上统一缝制的博士服和学士服,戴上象征身份和知识的乌纱高冠,汇聚于中心大操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
登上检阅台的刘存看到操场两边的足球门,顿时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项近年来风靡青州各地并已传到周边各州的大众运动项目,虽然还顶着“蹴鞠”之名,但规则与刘存心目中的足球运动已经没有多大区别。
心灵手巧、极富创造力的青州工匠在没有橡胶的情况下,用牛皮、鬃毛等物品,制出了弹力惊人皮实耐用的皮球,而且严格按照琅琊工业标准,按照皮球的大小和重量,划分出三个等级进行生产,仅此一项,就足以让刘存倍感骄傲。
刘存与师生们见面的过程很简单,站在台上说了几句祝贺的话语后,便走下高台,与师生们随意交谈,看完文理学院与工商学院的蹴鞠比赛,便在师生们的盛情送别下返回城中。(未完待续。。)
第一八一章 问鼎之基(下)
站在新城中央东西长一里半、南北宽一里的中心广场上,凝望北面巍峨肃穆占地面积约为广场两倍的城中城,刘存有种恍恍惚惚难以置信的感觉。
刘存身边的幕府将作大匠霍坚、青州牧刘晔、济南相管宁、北海相王烈以及转任将军府从事被朝廷授予护军将军爵位的国渊等人,都是一脸的满足。
“主公,主母和几位小公子明天即到,主公不能总是和咱们这些人一起住在东北面的小院里吧?”管宁低声询问刘存。
刘存回过头来:“独我一家住进去,不违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