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将完颜宗干立马在码头上,正远远注视着黄河对面,完颜宗干年约四十岁,他是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子,据说是完颜阿骨打和一个女奴所生,导致他在金国的地位并不高,但完颜斜也还是很器重他,特地把他从黄龙府调来,任命为河北的金兵主将。

    完颜宗干还从未在大宋作战,这次进剿梁山乱匪,他也同样充满了期待。

    在完颜宗干旁边便是汉官张文著,他将出任京东两路都事,执掌京东两路的政务,将协助完颜宗干剿灭梁山乱匪。

    “宗干将军,时辰已不早,先过河吧!”

    完颜宗干点点头,对左右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开始上船过河!”

    一百多艘船只都是三千石的大型渡船,一次可以运送一万骑兵,运载三万人马只要一天时间便可以全部运送过河。

    ‘呜’号角声吹响。

    正在休息的金兵纷纷起身列队,一队队金兵牵着战马开始向大船走去。

    。。。。。。。。。。

    燕青率一万军迂回行军,直扑大名府,一路停停走走,终于在夜幕降临时准时抵达大名城北三十里处。

    士兵们在一片树林内休息,燕青则靠在一棵大树上闭目养神,一边耐心等待斥候的消息,一边考虑今晚的攻城战术。

    事实上,大名城内的情报斥候已经连续给他们送来了大量关于城池的情报,燕青对大名城的了解恐怕比驻守城池的敌军主将还清楚。

    大名城高近三丈,城墙宽大厚实,结构紧密,在政和三年大修过,都是用烧制的大青砖砌成,这种结构和京兆城完全一样,他们做过试验,普通的震天雷炸不塌它,只有用爆城型震天雷放置城墙内,可以将城墙崩塌,但放在外面也没有用,城门也是用生铁包裹,异常厚实坚固。

    但它的弱点只有一处,那就是水门,中原各大城的水门都大同小异,用约半个手腕粗细的铁条打制而成,呈网格状,这种铁网门用普通震天雷就能炸断,只要他们进攻水门,几乎就能百试不爽。

    当然,如果城头的军队防御有问题,那他们也不一定非要炸开水门。

    这次,他们带了三架用竹子造成的轻便梯子,如果条件许可,燕青还是想利用这三架梯子,这样就不用惊动城内的守军。

    正沉思时,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马蹄声没有停步,就说明是斥候回来了,燕青站起身,快步向树林外走去。

    月光下,两名斥候骑马而至,但其中一名斥候身后还带着一人,这让燕青不由微微一怔。

    片刻,三人快步走了上来,两名斥候是个身材瘦小的男子,燕青忽然认出了他,“你是。。。。。陈疆!”

    来人正是情报斥候陈疆,他见都统认出自己,心中大为激动,连忙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卑职陈疆,参见都统!”

    “快快请起!”

    燕青连忙扶起他,惊讶地问道:“你怎么出城了?”

    陈疆道:“我们都估摸着今天都统会到,所以老王让我晚上出来看看。”

    燕青忽然听出了他话中有话,连忙问道:“你是怎么出来的?”

    “当然是翻城墙出来的。”

    燕青大喜,连忙道:“我们去树林里说话。”

    他招呼两名斥候也一起进去。

    “弟兄们都还好吗?”

    “安全都还安全,就是有三个兄弟被征发去扛草料了,在码头那边,也算是去探探码头的情况吧!”

    燕青请他进了一顶行军帐,帐内有一座木制的大名城模型,陈疆眼睛一亮,“这个不错!”

    太原走上前看了一圈,啧啧称赞:“像,太像了,完全就是一样。”

    燕青笑道:“先让两位斥候说说。”

    为首斥候行一礼,上前介绍道:“大名城的护城河宽约两丈五尺,水比较深,我们潜入水门,发现水门有三道,都是铁栅栏,其中第一道铁栅栏和第二道铁栅栏之间有一条甬道,直通往城头,估计是方便收税,如果我们炸掉第一道铁栅栏,便可以直接通过甬道杀上城去,这是一个有利之处,其次对方城头上防御很弱,完全没有进入战时状态,是和平年代的防御等级,没有巡哨,只有四座城楼上有一些看守大门的士兵。”

    燕青点点头,又问道陈疆,“你是从哪里下城的?”

    陈疆指了指西北角,“我一直从这里上下城,这里的缺了好几块城砖,城墙上就有了落脚点,比较容易攀爬。”

    “什么叫你一直从这里上下城?”燕青抓住他话语继续问道。

    “启禀都统,卑职这半个多月来一直在观察金兵大营,为了避开金兵巡哨,卑职每天需要天不亮到位,天黑后离去,回城只能靠攀爬城墙。”

    “那你有没有遇到了城头巡哨或者遇到其他什么危险?”

    陈疆摇摇头,“不管金兵还是冀军,他们都没有巡防,说起来金兵还好一点,至少夜里还有人在城头站岗,可是冀军,我观察了两个晚上,过了三更以后,城楼上根本就看不到站立的人,全睡了。”

    “如果都睡了,那他们怎么准时开城门?”

    “到时会有更夫来叫醒他们。”

    燕青随即令人将四名统领请来,片刻,赵武、种烈、吴报国和曹励都匆匆赶来。

    “今晚我们三更出击,各位将军让部下好好休息,两更正我们出发!”

    “遵令!”

    四名统领躬身行一礼,便纷纷去各自的军队安排了。

    燕青又考虑了各种细节,尽量做到无一疏漏,这才令人去通知黄河边的阮氏兄弟。

    。。。。。。。。。

    两更正,一万大军在夜色的掩护下离开树林,沿着官道向大名城疾速而去。

    三更不到时,大军抵达了大名城北,军队在北城一里外停住了脚步。

    远处便是黑黝黝的城墙,燕青远远注视着城墙,片刻,一名斥候飞奔而至,躬身道:“启禀将军,城楼确实没有看见站岗士兵。”

    这应该是陈疆的描述,三更后便不再有站着的士兵了,很显然,大名府还是处于一种非战时状态。

    燕青随即对陈疆道:“兄弟们就靠你了。”

    陈疆点了点头,他忽然觉得自己肩头的压力极重,如果出现意外,自己罪过就大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五十名士兵,一挥手,“我们走!”

    他带着五十名士兵便向城池西北角奔去,片刻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第一千零十四章 横扫黄河

    这五十名士兵是燕青从一万士兵挑选出的精锐中精锐,个个武艺高强,作战经验丰富,能以一敌五甚至更多,由悍将赵武率领。

    他们也放弃了竹梯方式,而是采用软梯,贴着城墙向上爬,更加隐蔽。

    不多时,五十名士兵在陈疆的引导下来到了西北角,陈疆每次进出城都是从这里上下。

    他看了看赵武,等待赵武的命令,赵武注视城楼方向,心中计算片刻,这里无论距离北城还是西城都比较远,确实是个很理解的上城之处。

    赵武点了点头,“上吧!”

    陈疆向手心吐了口唾沫,搓了两下,轻轻一纵身便攀住了两处城砖空缺处,他极为熟练,象壁虎一样迅速攀登,极短时间内,他便攀上了城头,让赵武暗暗叹了口气,如果训练一千名这样的攀登手,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攻城梯了,偷袭城池可谓无往不利。

    陈疆攀住城垛向两边看了看,两边城头上空空荡荡,没有一个士兵,他轻轻翻上城头,向下面招招手。

    一名膀大腰圆的士兵奋力一掷,一卷绳梯抛了上去,陈疆探身一把抓住,将绳梯套上城垛,又将绳梯整理滑顺,扔了下去。

    赵武第一个上了绳梯,迅速向城头攀去,下面的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很快,五十名士兵悉数攀上城头。

    宋军士兵毫不停留,迅速贴着城墙向城楼弯腰处奔去,按照情报站收集到了情报,金兵规定非战时每座城门夜间当值士兵为一百人,其中城头八十人,城下二十人。

    此时天已经热了,守城的士兵歪东倒西地靠在城楼上睡觉,宋军士兵迅速行动,每人负责控制一人,捂嘴在脖子上狠狠就是一刀,只片刻,八十名士兵都被他们干净利落地干掉了,他们换上敌军盔甲,又沿着甬道向城下走去。

    城下二十名士兵也同样靠在墙角睡觉,倒是远处隐隐传来打更声,三更时分到了。

    一名押队一摆手,二十名睡觉士兵还没有明白过来,便送了命。

    宋军士兵开始迅速展开启城行动,他们放下吊桥,缓缓开启了城门,一名士兵点燃了一支火把,向城下扔去,这就是双方约定的信号。

    远处燕青大喜,立刻喝令道:“进城!”

    一万士兵立刻奔跑起来,他们加快速度,向城门处冲去。

    夺取城门只是第一步,但难的是第二步,歼灭城内的两万冀军,这就是燕青不想用震天雷的主要原因,他怕惊动城内的守军。

    军营就在北城附近,和城外的金兵大营完全相反,冀军的军营占地最多两百余亩,又小又窄,连训练的校场都没有,大营门前灯火通明,有十几人站岗,他们倒没有入睡,但一个个也哈欠连天。

    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发现了异常,对面大街上竟然出现无数的人群,他大吃一惊,急问道:“你们是谁?”

    回答他的却是一阵暴风骤雨般的箭矢,十几士兵纷纷中箭,惨叫着倒下。

    燕青拔剑大吼道:“冲进去,投降者免死,顽抗者格杀无论!”

    一万宋军士兵如洪流般地冲进了大营,正在睡梦中的冀军士兵即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五更时分,在大名城以东约二十里外,几名宋军攀在一棵大树上,眼巴巴地望着大名城方向,他们不敢睡觉,甚至连眼睛都不敢轻易眨一下,他们是流动烽燧,负责给黄河边的阮氏兄弟传信。

    这时,三支火箭在大名城头上腾空而起,三道赤亮的火焰划过天空,一名宋军士兵指着火箭激动得大喊,“快看,信号来了!”

    三名宋军士兵不敢耽误,他们立刻抽出三支火药箭,张弓搭箭,点燃了火绳,拉满弓向天空射去,三支火药箭也同样赤亮的划过天空,很快,再东边二十里外,又有三支火药箭腾空而起。

    在距离聊城码头约三十里外的黄河上,阮氏兄弟率领五十艘战船正静静地停泊在水面上,他们在等待大名城方向的消息。

    都帅给出的作战计划环环相扣,十分周密,一旦燕青夺取大名城,范氏兄弟便要立刻率领水军摧毁黄河上的船只,断绝南下骑兵的归途,也同时断绝河北乃至燕山府金兵南下中原渡河之路,至少在冬天之前,金兵无法南下,等到黄河结冰之时,整个中原早已变了人间。

    这就是李延庆将破局之点放在梁山泊的根本原因。

    这时,桅杆有眺望兵大喊:“两位将军,岸上火箭出现了!”

    阮氏兄弟凝视远方,果然见三支火药箭腾空而起,明亮的火焰划过了天空,这是大名城已经得手,阮小五当即下令,“船队,进攻聊城县码头!”

    五十艘大船纷纷拔起铁锚,张开船帆,编成了菱形的战斗阵型向三十里外的聊城码头杀去。。。。。。。。

    聊城黄河码头距离聊城县城还有三十里,但它却是目前黄河上最的码头,这也是因为它更便于金兵从大名府南下。

    在过去的两年里,金国连续两次将它扩建,使它最多时能容纳两百余艘货船,与此同时,金国还在码头上修建了十五座粮草物资仓库,便于粮草物资中转运输。

    三万军队也在夜幕刚刚降临时全部运过黄河,一百多艘船只正在停泊在码头,上万民夫正连夜搬运粮食和草料,码头上灯火通明,八十艘大船上已装满了草料和粮食,安静地停泊在另一边,船夫都各自找地方睡觉了。

    而另外四十艘货船则停泊在码头上,一队队民夫扛着草料和粮袋向船上运去,几名冀军士兵手执皮鞭恶狠狠地站在船头,不断挥鞭向动作稍慢的民夫抽去,“快点!给老子快点!”

    就在这时,数支从黑暗中嗖的射来,三名士兵同时中箭,惨叫一声,跌下黄河,旁边的民夫都愣住了,他们呆了片刻,忽然扔下草料转头便跑,“有敌军杀来了!”

    这时,数百支火箭从黑暗中射来,纷纷落在船上,不少草料都被点燃了,码头上一阵大乱,民夫跌跌撞撞奔下船,争先恐后逃命。

    码头上的数百名冀军士兵纷纷奔到码头上,只见黑暗中出现了数十艘战船,无数火箭从战船上飞射出来,密集的射向装满草料和粮食的大船,将近一半的粮船已经起火,十几名船夫急着想把草料搬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