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楠施礼道:“启禀都统,太后向古北口方向去了,特命卑职南下寻找都统,卑职到了宛平才知道都统已经北上,又调头追回来,太后请都统务必率军前去古北口汇合。”

    萧干立刻明白了,太后一定是想去投奔耶律延禧,如果有自己的两万骑兵支持,太后也有了底气,不怕耶律延禧发难。

    “全军跟我走!”

    萧干高喝一声,率领两万骑兵转头向东北方向奔去,两万大军已经无法入城,他也只能走东北官道绕过析津城,前往檀州方向和萧太后汇合。

    。。。。。。。。

    完颜宗弼是在四更时分抵达燕京城,但此时已经晚了,宋军已经抢先一步控制住了燕京,燕京八座城门紧闭,就算被炸毁的右掖门也临时安装了一扇新门,使金兵毫无可趁之机。

    此时完颜宗弼的三万铁骑驻扎在燕京以东约十里处的望京城,这里燕京的一座拱卫军城,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正好扼守住了东西和南北两条官道的交叉处。

    完颜宗弼已经知道萧太后逃离了燕京,向檀州方向逃去,他立刻令耶律余睹率三千铁骑追赶,但完颜宗弼对萧太后的兴趣不大,他心中烦恼是燕京城,父王早就给自己说过,燕京城内的庞大财富和数万工匠他们势在必得,可现在燕京城居然被宋军占领,这可怎么办?

    这时,一名骑兵探哨疾奔来报,“启禀都统,南面发现一支两万人的辽军骑兵正向我们这里奔来?”

    完颜宗弼吃了一惊,现在天还没有亮,是从哪里来的骑兵?

    但心念一转,他立刻明白了,这必然是萧干的军队北撤,要与萧太后汇合。

    完颜宗弼立刻喝令道:“传令三军,准备迎战!”

    。。。。。。。。

    萧干做梦也想不到会在析津城东城外遭遇到女真人的三万铁骑,他怒视耶律楠道:“这里有金兵,你为何不早说?”

    耶律楠低头解释说:“卑职只知道有金兵前哨,所以没有敢走东面,而是从西面绕道南下,没想到金兵主力也杀到了。”

    萧干重重哼了一声,旁边心腹大将耶律阿古哲低声建议道:“要不然我们南撤,从西面绕过析津城!”

    萧干摇了摇头,“已经来不及了,种师道已将我们后路堵死,不可能再南下。”

    众人都沉默了,忽然,远处传来低沉的号角声,‘呜’随即一条长长的黑线出现在三里外的原野上,又是一声高亢的号角吹响,三万女真骑兵开始奔跑起来,尘土飞扬,遮天蔽日,铺天盖地的骑兵向辽军杀来。

    金国骑兵已经杀到了眼前,萧干无法再回避,他只得挥刀嘶声大喊道:“骑兵迎战!”

    两万契丹骑兵一字排开,刷地举起长矛,战马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女真铁骑迎战杀去。

    宣和四年八月,北撤的萧干军队在燕京东侧遭遇到了完颜宗弼率领的三万女真铁骑,双方在一望无际的田野展开了殊死激战。。。。。。。。

    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并没有发生奇迹,最终以辽军的惨败而告终,两万辽军骑兵阵亡了一万三千余人,被打散数千人,萧干率领三千奚族骑兵拼死杀出重围,向蓟州方向逃去。

    而此时,种师道的五万大军也从南城门进入了燕京,实现了宋军对燕京城的完全占领,这标志着延续了数百年的辽国正式灭亡。

    但远远还不到庆祝的时刻,就在宋军占领燕京的同一时刻,完颜宗望也率领五万金兵杀进了居庸关,向燕京城浩浩荡荡杀来,一场对燕京城的争夺战即将拉开帷幕。

    。。。。。。。。

    就在李延庆攻占燕京城的第三天,朝廷还没有收到种师道的八百里加急快报,但一直关注燕京的战事的《朝报》和《小报》便从鸽信和鹰信中得到了燕京的最新战报。

    他们在当天的报纸中用整面篇幅报道了燕京大捷:‘北伐东路军攻占燕京城!’

    东路军右军统制李延庆率一万士兵偷袭燕京成功,一夜血战燕京,以伤亡四千余人的代价夺取燕京城,辽国萧太后仓惶北逃,燕京城回归大宋。

    这个消息让整个京城为之沸腾,前几天还因为十万西路军全军覆灭而沮丧万分朝野上下顿时欢腾起来,汴京城内到处锣鼓喧天,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庆祝离散了百年的幽州回归大宋。

    “东主!”

    洪大志一阵风似的奔进了宝妍斋大门,挥舞着报纸道:“燕京大捷,东主,有小东主的消息!”

    正在院子分箱的众人纷纷围了上来,洪大志激动万分地对众人道:“燕京大捷,宋军已夺取燕京,是小东主率领的军队。”

    院子里顿时一片欢呼,这时,李大器从房间里出来,他见院子闹得不像话,箱子还倒了两只,不由眉头一皱,“为何喧哗?”

    洪大志连忙上前道:“东主,快看今天的朝报,燕京大捷,有小东主的消息。”

    “啊!”李大器惊呼一声,顾不得箱子之事,一把夺过报纸细看起来,当他看得右军统制李延庆夺取燕京城时,泪水一下子忍不住涌了出来,自己的儿子不仅平安无事,还为国立下大功。

    “快!快!把过年剩下的鞭炮全部拿出来放掉。”

    不用李大器吩咐,早有几名伙计跑进仓库将两箱过年剩下的鞭炮抬了出来,放在大门外燃放起来。

    李大器又宣布,今晚他请客,请大家在虹桥酒楼喝酒庆祝,另外,宝妍斋每人发五贯钱的特别奖赏,一时间,宝妍斋内外欢声如雷。

    这时,几名骑马的侍卫来到了宝妍斋大门前,问道:“请问李员外在不在?”

    李大器连忙迎出来,“我就是!”

    为首侍卫抱拳道:“我们从宫里来,有紧急事情,烦请李官人跟我们走一趟。”

    李大器一怔,“有什么事?”

    侍卫取出一面金牌给李大器看了,又低声道:“天子要召见员外!”

    李大器吓了一跳,天子居然召见自己,他心中一阵慌乱,这该如何是好?

    这时,又来了一辆马车,周围跟随着大群侍卫,车门开启,梁师成走了下来,拱手笑道:“李员外,恭喜了!”

    李大器连忙走上前行礼,“太傅,是天子要召见我吗?”

    “正是!我怕你不相信,所以特地来通知你,明天上午正式召见,但今天下午需要进宫准备一下,有些礼节要交代,所以今明两天要辛苦一下李员外了。”

    “辛苦倒没有,就是有点紧张!”

    “不用紧张,是好事情,延庆立下大功,天子要重重奖赏,包括延庆的妻子以及李员外都要得到天子嘉奖。”

    李大器一怔,“我儿媳也要进宫?”

    “按理她应该是皇后接见,并册封诰命,不过听说她有身孕,不方便进宫,所以应该只是在家中颁旨册封,李员外则是天子亲自接见,今天先进宫演习一下礼仪吧!”

    李大器这才放心下来,便骑马跟随几名侍卫向皇宫内而去。

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赏

    赵佶已经先一步收到了种师道用信鹰发送的简报,萧太后逃遁,宋军夺取燕京城的消息同样让赵佶欣喜若狂,一洗童贯惨败的阴郁,整整一天他都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状态。

    为此,他特地前往太庙参拜列祖列宗,将收复幽州的消息告慰先祖。

    不过让赵佶更加激动的是,种师道在鹰信末尾写了一句话,缴获白银一千五百万两,黄金八十万两以及奇珍无数。

    大宋向辽国缴纳了一百二十年的岁币,又在一夜之间夺回来了,这让赵佶怎么能不激动,这笔财富无疑将大大缓解朝廷的财政困境,朝廷极为严重的财政危机,居然依靠战争解决了。

    次日清晨,种师道的八百里加急快报送到了京城,快报的内容要比鸽信详细得多,不仅有胜利的消息,也有八万金兵同步进入燕京府的消息。

    另外,八百里加急快步还带来了辽国的传国玉玺。

    赵佶立刻召集重臣在垂拱殿商议燕京对策,赵佶缓缓道:“各位爱卿,东路军在燕京大捷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辽国背信弃义,最终国亡,也是他们咎由自取,种师道不仅送来了详细战报,还给朕送来一个特殊的物品,是辽国的传国玉玺,是右军统制李延庆从辽国皇宫里缴获,大家可以看一看。”

    赵佶随即命人将辽国的传国玉玺以及辽国帝后印玺交给众人细看,众人对耶律淳和萧太后的印玺兴趣不大,但对辽国的传国玉玺却很稀罕。

    蔡京笑道:“老臣不知多少次在辽国国书中看见过这枚传国玉玺的印字,却没有想到今天居然看到了真物,这枚传国玉玺归大宋,也就证明辽国已经灭国,同时辽国的土地人口也应该由大宋来继承,老臣感觉,金国应该急得跳脚才对。”

    赵佶微微一笑,“土地人口比较空泛,但让朕欣慰的是,是我们大宋灭了辽国,而不是金国灭辽,今天朕召集各位前来,主要商议两件事,一是有功将士的封赏,其次便是燕京府的后续事宜,估计要和金国进行一番谈判了。”

    这时,高俅躬身道:“陛下,微臣能否说两句?”

    “高太尉请说!”

    高俅走出队列笑道:“收复幽州,普天同庆,我大宋也一洗百年耻辱,另外还缴了获巨额财富,解决朝廷财政困难,作为东路军主帅,种师道功在社稷,微臣恳请陛下履行神宗皇帝遗旨,册封种师道王爵。”

    这是高俅等待已久之时,让天子封种师道王爵,狠狠羞辱童贯一番,最好童贯气得吐血而亡,才一解他心中的恶气。

    赵佶沉吟一下道:“封王爵是大事,不急这一时,等宋金谈判结束之后,我们坐稳了燕京府,那时朕再履行先帝遗旨也不迟,不过朕考虑加封种师道太保、骠骑大将军,爵位后议,众爱卿以为如何?”

    蔡京接口笑道:“陛下的谨慎我们完全赞同,封王确实不能太仓促,至少也要等种师道凯旋班师后再说,另外,微臣建议陛下重赏李延庆,毕竟他才是浴血奋战,夺回燕京的真正功臣,在受降郭药师、夺取范阳县以及在良乡县击败萧干军队上,他都立下大功,这次北伐他功高卓越,老臣恳请陛下破格升赏。”

    蔡京当然知道李延庆会得重赏,官家连李延庆的父亲都要接见,这种情况下他站出来表态,就好像是他的建议,凭空得了一个顺水人情,蔡京当然也是想借机改善和太子的关系。

    赵佶点点头道:“李延庆资历虽浅,但他却能屡立大功,朕决定破格对他进行封赏,官升三级,封为太中大夫、龙图阁侍制,加封汤阴县侯,赏黄金五千两,绢一万匹,赐紫袍,金鱼袋。”

    大殿内众人面面相觑,众人都没有想到天子竟是如此大手笔,官阶从正六品高升三级为从四品,而且在爵位上竟封到了从三品的开国县侯。

    赵佶又笑道:“今天主要是封赏一帅一将,其他大将都会有封赏,朕绝不会亏待有功之臣,下面朕再和大家商议下燕京府的后续事宜,如何与金国谈判,希望各位爱卿踊跃献策。”

    。。。。。。。。。

    李大器换上了七品官的朝服,心情忐忑不安跟随宦官来到了文德殿,文德殿是天子退朝后稍微休息的地方,一般也用于临时接见大臣。

    李大器在门口等了片刻,一名宦官出来道:“天子宣李大器觐见!”

    李大器连忙跟随宦官走进大殿,他不敢抬头,走到朝觐线前便跪下大礼参拜,“小民李大器拜见皇帝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朝的皇帝都比较亲民,接见平民也是常事,赵佶微微一笑,“李员外免礼平身,赐坐!”

    “谢陛下赐坐!”

    李大器昨天下午已经反复演练,大致熟悉了一些基本礼仪。

    有宦官送来一只绣墩,李大器侧身坐下,赵佶又笑道:“其实朕也在用宝妍斋的香脂,尤其是黄玉香脂,光洁细腻,清洗皮肤后非常舒适,香水和胭脂也很好,朕的皇后非常喜欢,她只用宝妍斋,朕也希望宝妍斋能做出更好的物品。”

    李大器连忙道:“多谢陛下金口赞赏,小民感激万分,最近宝妍斋正在研制洗发乳,以皂角汁液为原料,配以特殊的香药,加上牛乳,很快就会推出来,叫做相思发乳,希望陛下也能喜欢。”

    赵佶大喜,“这可是好东西,先说好了,朕一定要先用为快。”

    “小民不敢,一定让陛下先用。”

    赵佶又道:“这次令郎在燕京立下大功,有功于大宋社稷,朕已决定破格升赏,朕也听说她母亲去世甚早,是你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能给朕培养出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才,朕对你也很感激。”

    得到天子的夸赞,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