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大器点点头,“迁去南方问题不大,先迁去江夏,我那边有土地,他们打算几时迁走?”

    “当然是越快越好!”

    李大器低头想了想,问道:“你还要回去吗?”

    “我过两天就要回去。”

    “那我就不写信给他了,你替我告诉姚万年,我会安排人在江夏县造房子,最迟明年夏天之前书院就可以迁过去了,不过校舍暂时会简陋一点,等战乱结束后再迁回汤阴县。”

    汤正宗大喜,“我会原话告诉姚万年。”

    这时,酒保开始上菜了,李大器给他倒了一杯酒,“感谢贤弟刚才的安慰,我心里好受了很多,我先敬贤弟一杯。”

    “不敢!我们喝了这杯酒。”

    两人举杯一饮而尽,就在这时,旁边一名酒客道:“想不到辽国居然求降了,这次李延庆可要升官了。”

    李大器一怔,连忙走上前问道:“请问这位兄台,刚才说李延庆要升官,是什么缘故?”

    李大器着实问得有点唐突,酒客呵呵一笑,“随口之言,不要放在心上,请回座吧!”

    汤正宗也走上前笑道:“这位就是李延庆的父亲,他听到有关他儿子的消息,当然会很关心。”

    酒客连忙起身笑道:“原来是宝妍斋的李员外,失敬了,其实在下和延庆也有一点交情。”

    “不知阁下是?”

    “在下吴敏,目前在朝廷任给事中,这位是我同僚,顾舍人。”

    “原来是吴官人和顾官人,是我失敬了,不能我们能否并桌一叙?”

    李大器着实关心儿子的情况,虽然提出并桌的要求有点失礼,他也顾不上了。

    吴敏看了一眼舍人顾迁,顾迁笑着点点头,吴敏便欣然道:“和李员外同桌饮酒也是我们的荣幸,请吧!”

    李大器连忙让伙计把两张桌子并在一起,又给他们介绍了汤正宗,这才请他们坐下。

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楼传言

    或许是酒精催发的作用,今晚吴敏很爽快,丝毫没有官员的架子,很快就和李大器熟识起来。

    但吴敏却始终牢牢把握着朝官特有的分寸,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没有一点失口,而且他的声音也恰到好处,不那么神神秘秘的低声说话,却又让邻座的酒客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

    “十天前是朝廷规定发起北攻的日子,延庆在第一天便立下了大功,接受了郭药师的投降。。。。。。。”

    “这个郭药师是什么人?”李大器忍不住小声插话问道。

    “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辽**队中汉人的最高将领,统帅八千汉军,他的投降无论对辽国的朝廷还是军队都是一次沉重打击,所以天子在延春殿亲自召见他,封官加爵,还在京中赐他美宅一栋。”

    旁边中书舍人顾迁补充笑道:“这个郭药师很会说话,他说自己虽是汉人,却忠心于辽国,一心为辽国抗金,绝无二心,但辽国高层因为李处温案件一定要杀他绝后患,他走投无路,这才投降大宋,说得声泪俱下,连天子都被他感动了。”

    李大器轻轻叹了口气,“此人若不是大忠就是大奸,希望延庆不要和他有太多瓜葛!”

    顾迁端起酒杯微微一笑,“就算延庆想和他有瓜葛,他还看不上呢!”

    李大器呆了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旁边吴敏也有点好奇了,他知道顾迁经常在天子身边,郭药师受封时他也在一旁,吴敏也笑道:“顾兄不妨说说看。”

    顾迁将杯中一饮而尽,这才不慌不忙道:“郭药师希望自己能率旧部为大宋攻灭辽国,天子欣然同意了,准备封他为副都统,跟随种师道,但郭药师却说他希望跟随童贯。。。。。。。”

    说到这,顾迁故意停了一下,他望着李大器惊愕的表情淡淡道:“什么样的庙就供什么样的神,种师道的土地庙怎么供得了郭药师这条过江猛龙呢?所以他最终还是去跟随童贯,与种师道无缘。”

    李大器默默点头,他听明白了,就应了那句古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也好,儿子也就可以远离郭药师这种趋炎附势之人。

    这时,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汤正宗忍不住问道:“市井里传言,说辽国太后已经决定投降大宋,是真的吗?”

    吴敏笑着点了点头,“这倒是真的,今天上午朝廷和辽国特使已经达成了协议,接受辽国投降,以宋朝的官职封辽国贵族,辽国交出幽云十六州。”

    “那金国呢?”李大器觉得有点不妥,宋辽达成这样的协议,金国岂能置身事外?

    “这应该和金国无关,宋金同盟中说得很清楚,宋金以长城为界,那么幽云十六州就应该属于大宋。”

    李大器本身是商人,又受儿子的影响很深,对吴敏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他轻轻摇头道:“金国费钱费粮攻打幽州,最后却什么也没有捞到,它怎么可能答应?”

    吴敏笑道:“这可不是买屋买地可以随时反悔,这是两国的协议,有两国君主的签章,怎么可能轻易废除,放心吧!金国不会一无所获,至少他们能得到从前辽国的岁赋,我觉得应该问题不大。”

    李大器不再说什么,他只是一介商人,朝廷大事和他没有关系,他只关心自己儿子的安全,既然宋辽已经达成协议,那么儿子应该很快就回家了。

    想到这,李大器一颗心彻底放下了,他举杯笑道:“今天算我请客,来!我再敬二位官人一杯。”

    。。。。。。。。。

    宋辽两国的谈判经历了整整七天,两国最终达成了协议,宋朝答应保留辽国贵族官爵,以大宋之爵对等封赏,并同意继续尊萧太后为辽王妃,恩养于宋宫,契丹人则安置在河西,而辽国必须取消国号,并交还幽云十六州给大宋。

    这个结果令天子赵佶大喜,虽然协议还需要辽国萧太后签章后才正式生效,但赵佶已经迫不及待,他当即下旨,将辽国的析津府正式改名为燕京府,将辽国京城改名为燕京。

    同时,赵佶派两路金字急脚递赶赴易州和涿州,通知童贯和种师道接收燕京府。

    。。。。。。。。。

    清晨,易州以南的官道上,三名骑兵骑着双马正疾速狂奔,今天的秋天来得格外早,一阵狂风卷起满地的枯叶,如黄蝶般在空中纷飞,三名骑兵丝毫没有停留,穿过纷飞的枯叶,继续向北疾奔。

    一个时辰后,三名骑兵终于抵达了易州城外的宋军西路大营。

    易州大营内的宋军西路大军共有十二万人马,这是童贯的作战风格,集中所有兵力全线压上,尽管保州、真定府一线只剩下少数厢兵,但童贯也并不在意。

    童贯是在六天前接到了天子的紧急旨意,令他暂时不要攻打燕京府,等待宋辽两国的谈判结果出来后再行动。

    尽管童贯已经急不可耐,一心率军直捣燕京府,但童贯毕竟是朝廷高官,天子的圣旨他不敢轻易违抗,否则他就算夺取了燕京,也是有过无功。

    这几天童贯一直心急如焚,等待着宋辽谈判的结果,虽然种师道凭借李延庆的突袭涿州抢到了先机,但随着宋辽谈判开始,童贯又和种师道处于同一起跑线了。

    谁能先夺下燕京,就意味着谁能得到神宗的遗诏封王,这让童贯怎么能不焦急?几天来他一直坐立不安,苦苦等候京城的消息。

    就在这时,有亲兵在帐外禀报,“启禀太尉,保州有急信送至!”

    童贯几乎是跳了起来,“快。。。。。快让报信人进来!”

    京城的鸽信是送不到易州,最北只能送到保州,再由保州派人给他送来,童贯立刻意识到,一定是京城有消息了。

    片刻,三名送信骑兵中为首之人走进大帐,单膝跪下道:“卑职奉命给太尉送信!”

    “信在哪里?”

    骑兵立刻取出一只封筒递给童贯,童贯颤抖着手撕开封纸,从里面倒出一只小竹筒,又从竹筒里抽出一卷小小的白帛,正是他心腹从京城送来的鸽信,他小心展开鸽信,正如他所料,宋辽两国已经达成了协议,天子赵佶已下旨,令他和种师道立刻向燕京府进军。

    童贯是何等精明,他一下子便看出天子的焦急,这种谈判可是要两国君主加印并交换文本才能生效,刚刚谈判结束天子便迫不及待地下旨要他们去接收燕京府,这是何等急切?

    当然,燕京城此时应该也知道了谈判结果,辽使一定会用鹰信及时通知燕京。

    童贯沉吟片刻问道:“你们从保州过来花了多少时间?”

    “回禀太尉,我们三人骑六马,只用了一夜时间便赶到了大营。”

    童贯心中迅速估算时间,鸽信是昨天中午发出,傍晚抵达保州,再奔一夜到自己这里,而京城送旨一般是午后出发,就算用金字急脚递,最快也要两天半的时间才能抵达涿州范阳县。

    实际上自己比种师道多了近两天时间,虽然范阳县比自己离燕京更近,但自己却有两天时间赶路,应该可以比种师道快一步赶到燕京。

    想到这,童贯立刻走出大帐喝令道:“传我的命令,中军和前军集结,准备出发!”

    仅仅半个时辰后,童贯亲自统帅五万大军出营北上了,他们没有携带辎重,每人只携带五天的干粮,浩浩荡荡向东北方向的燕京府疾奔而去,童贯相信京城辽使已经将谈判结果用鹰信告诉了萧太后,自己只要赶到燕京,萧太后一定会出城投降。

    其实任何一个大将都会看出这样轻兵北上并不妥,藏有极大的隐患,作为领兵三十年的太尉童贯更应该知道不宜冒险,只可惜童贯是当局者迷,他已经被期盼了十年的王爵冲昏了头脑,唯恐被种师道抢了先,便不顾一切地出兵北上了。

    就在童贯大军刚刚离去,几只信鹰便从附近的山林中腾空而起,盘旋着向东北方向飞去。

    。。。。。。。。。。。

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将萧干

    自从萧太后不折不扣执行了萧干的缓兵之计,为萧干赢得了宝贵了十天时间后,这些天萧干一直在拼命训练刚刚招募的两万契丹士兵。

    现在的契丹人早已经不是百年前的全民皆兵了,随便一个牧民就可以拿刀上阵,现在的契丹人和汉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没有经过军事训练,就是一个文弱的平头小民。

    两万披甲戴盔的士兵手握长矛列队站在校场上,听取主将最后的训话,他们的集中训练已经结束,即将奔赴战场,每个人都心潮起伏,心中充满了对大战的期盼。

    “宋人绝不会饶过我们契丹人!”

    萧干嘶哑着声音大喊:“大家看看易县就知道了,宋军进城后杀光了所有的契丹男子,女人沦为营妓被凌辱,孩子被卖为奴隶,如果我们不奋起抵抗,我们母亲、妻女和姐妹都会遭遇同样的命运,我们是为保卫自己的家人而战,我们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战场上,我们宁可战死到最后一人,也绝不向敌人屈服!”

    两万士兵热血沸腾了,举矛愤怒大喊:“绝不屈服!”

    “绝不屈服!”

    萧干抽出战剑令道:“出发的时刻到了,我们去城外军营集结备战!”

    萧干翻身上马,率领两万士兵浩浩荡荡向城外开去。。。。。。。

    郭药师投降后,辽国只剩下五万军队,其中五千人镇守居庸关,五千人镇守卢龙,另外四万军队则驻守京城。

    现在招募了两万新军后,他们兵力达到了六万,其中一万人由大将萧奉先率领留守燕京,两万人交给耶律大石,迎战童贯的军队,另外三万人则由萧干率领,准备南下迎战种师道。

    而此时的种师道也并没有闲着,他同样得到天子手谕,谈判期间暂停北攻,他也利用这短暂的时间,继续整合三万京东厢军,也多亏了这几天的时间,他才最终完成了对京东路厢军整合。

    范阳县南面有一片占地约二十亩的树林,这片树林其实另有玄妙,只是外围两排树,里面的树都已被砍伐一空,变成了一片平地,这里已经成为东路军的火器试验场。

    树林四周站满了岗哨,不准任何人靠近。

    此时就在树林内,种师道目光专注地看着李延庆打开一只铁皮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只黑黝黝、外形颇像小八棱紫金锤的火器,“这就是铁火雷吗?”种师道问道。

    李延庆点点头,“其实就是缩小的震天雷,下面是手柄,大约重三斤,力壮之人可以扔出去三十步远。”

    听说是缩小的震天雷,种师道顿时有了强烈的兴趣,随手拎起一只,掂了掂份量笑道:“我大概也能扔三十步远,让我来试一试吧!”

    李延庆立刻给旁边的陈大使了个眼色,陈大会意,立刻将一只包裹着铁甲的山羊捆在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