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我也从不后悔!”

    “这就对了,现在大宋朝廷黑暗,奸臣当道,稍微正直的大臣都被贬黜,令人痛心,但我相信迟早会有云开日出的一天。”

    “我就怕朝廷在黑暗中彻底沉沦,被异族的虎狼之师蹂躏中原大好河山。”

    “即使有那一天也不怕,只要有你们在,就一定会驱逐鞑虏,恢复汉家江山,延庆,我说得对吗?”曹评眼中满含期待地注视李延庆。

    李延庆点了点头,“祖父说得一点没错,若真有那一天,一定会千千万万的大宋儿郎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延庆也不例外!”

    曹评赞许地笑道:“真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蕴娘能嫁给你也是她的幸运,还有三天你们就要成婚了,成婚后,你们就一起去嘉鱼县上任。”

    。。。。。。。。

    虽然王夫人一心想让女儿嫁给王家,悔掉和李延庆的这门婚事,但可惜曹家不是由她做主,一向言听计从的丈夫这次也表现很不得力,这门婚事最终没有能回掉,女儿还得嫁给那个李延庆。

    王夫人纵是心中千般不愿意,但也无可奈何,眼看女儿和自己闹了情绪,她也不希望女儿带着怨恨出嫁,王夫人只得主动去找女儿认错,又在女儿面前抹了一通眼泪,说起自己生孩子的苦楚,心地善良的曹蕴这才原谅了母亲的荒唐,母女二人重归于好。

    二月十五,诸事大吉,这无疑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好日子,无论是开业、乔迁、嫁娶、动土、出门都会选择在今天进行,所以今天的京城格外热闹,一大早京城各地便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光在今天嫁娶的人家就有上百户之多,到处可见人家门口挂红戴绿,门上贴着大大的字。

    今天当然也是李延庆娶妻的重要日子,按照计划,婚礼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矾楼举行,送入洞房时再回到自己府中,不过今天的洞房不是设在云骑桥李延庆府中,而是在冰柜街李大器的府中,这是李大器和曹家的一致决定,原因很简单,不久前云骑桥府中出了命案,就算法云寺僧人来后园念经三天三夜,也冲淡不去后园的杀气。

    另外,冰柜街距离矾楼不远,送入洞房也容易。

    天不亮,曹家十几名女宾便带着几辆牛车的物品来冰柜街李大器府上铺床了,铺床就是布置洞房的通俗说法,是成婚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点像今天男方准备房子,女方负责装修一样,男方家要准备房间和床柜等,而女方则准备细软来布置,这也是女方嫁妆的一部分,往往会布置得富丽堂皇,以显示女方家的财力。

    洞房设在后院的一个小院子里,有两间屋,一直空关着,它实际上是李延庆的房间,只是李延庆从未住过,今天正好用来做洞房。

    洞房这边由杨氏负责接待,李大器一早就去了矾楼,今天男方家和女方家的宾客都不少,女方不光是曹家子弟,还有一些关系极好的世交,而男方主要是李氏宗族,包括汤阴县和京城两边的族人,另外还有京城的一些巨商,都是李大器生意上的朋友,再有就是宝妍斋的重要管事。

    李大器估算了一下,今天至少要来五六百人,只有矾楼最为合适,矾楼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男方和女方家的宾客分开,曹家的宾客主要以官宦人家为主,而李氏宾客大多是商场名流,似乎双方有点格格不入,李大器考虑再三,还是觉得分开入席是最为合适。

    当然,矾楼举行婚礼并不是第一次,但绝不是是常事,把矾楼包一天下来至少要耗费上万贯钱,这绝不是普通人家能承受得起,还不用说给每个宾客的昂贵礼物,宾客以家为单位,每家人送一只价值五十贯的红宝盒,光这次婚礼耗费,李大器就已经花去接近三万贯钱,儿子就只有一个,李大器当然不会吝啬,他也不想办得寒酸而被曹家人瞧不起。

    “向右一点,再移动一点!”

    矾楼的中庭花园正在吊一个巨大的‘’字,这个‘’字是用金丝楠木镂空雕刻而成,长宽皆有一丈,重达千斤,通身涂成朱红色,上面装饰了彩缎,看起来格外地喜气富贵。

    李大器也在仰头关注‘’字的吊装,他对管事道:“还要再向右一点,要在下面一对红烛的正中!”

    管事立刻大喊:“再向右一尺,对!慢慢地移动,听我的指挥。”

    这时,一名小厮上前对李大器道:“小李吹鼓队来了,在外面等候呢!”

    李大器大喜,连忙转身向外面走去,小李吹鼓队是京城最有名的吹鼓班,据说能吹得激情四射,京城大户人家办红白喜事都要请他们,当然价格也不便宜,一天要三百贯钱,他们生意都排到了年底,李大器是花了五百贯钱插的队,把他们请来吹一天。

    吹鼓队的班头也姓李,浑号李唢呐,是个近六十岁的老者,虽然年纪不小,却浑身精力十足,步履十分矫健,他见李大器出来,连忙上前行礼笑道:“给李东主请安!”

    李大器呵呵笑道:“今天就有劳李班头和各位了。”

    “李东主不必客气,我们就是吃这碗饭了,保证让李东主满意,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发迎亲?”

    “还有一会儿,申时一刻出发,到时会有领队安排,真巧,他来了!”

    ======

    【恳求月票支持!】

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礼(中)

    今天的迎亲领队是汤怀的大伯汤正宗,按照风俗,一般迎亲领队是由新郎的舅父担任,李大器本想让堂弟李大光当领队,李大光外表长得极好,而且能说会道,当然是最好的人选。

    但李大器嫌他人品太差,而且李大光好酒如命,当年就是他喝醉酒导致李氏祠堂被烧,李大器怕他这次又喝酒误事,最后决定让汤正宗担任领队兼礼官,当初李大器成婚时,汤正宗就出任傧相,今天让给他给儿子当领队最好。

    汤正宗匆匆赶来笑道:“不好意思,来晚了一步。”

    汤正宗是汤阴同乡会的会长,就是他给李大器介绍的小李吹鼓班,两人寒暄几句,汤正宗又问李大器,“傧相来了吗?”

    傧相是一个惊喜,正是李延庆的挚友王贵,李延庆成婚,他特地从汤阴赶来参加婚礼,昨天下午才赶到京城,便立刻被抓了壮丁,出任李延庆的傧相。

    李大器点点头,“是贵哥儿,他和延庆在楼内化妆吧!”

    “大器去忙吧!这边交给我了,我来安排迎亲之事。”

    李大器确实也忙得不可开交,他点点头便离去了,李大器刚走到大门旁边,一名矾楼的管事飞奔而至,紧张对李大器道:“太子殿下派人送贺礼来了!”

    李大器吓了一跳,太子殿下居然给自己儿子送来成婚贺礼,他急忙向台阶下走去,今天送贺礼的高官有不少,象儿子的上司邓雍和王安中,前相国的范致虚也托人来送贺礼,甚至连蔡京也派人送来贺礼,但太子殿下却又和他们不一样,他可是储君,储君送来贺礼,让李大器怎么能不激动?

    前来为太子赵桓送贺礼的人是一名宦官,他见李大器跑下来,便尖声尖气地问道:“可是宝妍斋的李员外!”

    “我正是!”

    宦官取出一个大盒子递给李大器,“这是汝窑精品对瓶,是太子给李御史的新婚贺礼。”

    李大器连忙小心翼翼接过,递给身后的铁柱,又向宦官行一礼,取出一锭二十两的黄金塞给宦官,“这是一点心意,请公公喝杯茶!”

    宦官握着沉甸甸的黄金,不由笑眯了眼睛,不愧是宝妍斋的东主,出手阔绰啊!

    他连忙回一礼,“多谢李员外打赏,祝令郎新婚大吉,咱家告辞了!”

    宦官带着几名随从走了,李大器这才打开盒子,盒子里铺着黄缎子,摆放着一对精美绝伦的瓷瓶,不愧是官窑之首的精品,这种瓷瓶市场上根本看不到,只有宫廷中才有,里面还有一张白纸做的卡片,上面是赵桓的亲笔手书,‘贺李延庆新婚之喜’,下面还手绘了两只马鞍。

    李大器回到婚礼现场,恭恭敬敬连同盒子一起摆上正桌,他正发愁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贺礼,这不,太子的贺礼来了,正好给装装门面,旁边铁柱小声提醒道:“二叔,这里人多眼杂,这么昂贵的东西放在这里,万一。。。。。。。”

    一句话提醒了李大器,现在还不能摆上桌,被人偷了可就坏事了,他把花瓶盒子交给铁柱,“你拿去放在礼品房,再催延庆他们快一点,要出发了,小心!盒子拿好了!”

    “二叔放心,我一定会小心再小心!”

    铁柱拿着盒子匆匆去了,李大器想了想,还有迎宾几个人需要确认一下,男方这边是自己和李真、李冬冬和李大光四人,女方那边是亲家曹选、侄子曹性和一个长辈曹铸,算算时间他们也该过来了,李大器便快步向大门外走去。。。。。。。

    李延庆此时在矾楼的四楼接受化妆,新郎当然要化妆,不仅是新郎,傧相也需要化妆,今天的傧相是王贵担任,王贵是专程前来参加好友的婚礼,原本李延庆的傧相是由李真的小儿子李耀祖担任,但王贵一定要担任傧相,好在宋朝的傧相对是否结过婚并没有严格要求,没成婚最好,如果成了婚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力气大、能喝酒,去新娘家需要用大力开路,而新郎进洞房后,傧相是要代表新郎和宾客喝酒的,这些条件自然非王贵莫属了。

    两人端坐在镜前任由几名矾楼的化妆美妇给他们抹脸梳头,两人嘴上却不闲着。

    “老李,你说前两天给我写了信,是什么内容?”

    “没什么,就是告诉你我要成婚了,然后恭喜你将为人父。”

    王贵得意地笑了起来,“别的方面你别我强,但在生儿子方面我却比你厉害得多。”

    房间里几名负责化妆的美妇也跟着笑了起来,李延庆懒得理他,又问道:“五哥现在怎么样?他的养子岳云见到了吗?”

    “五哥还是老样子,最近兼任鹿山书院的武学教头,收入增加了不少,养家不成问题了,上次从京城回去,我把你托我带的锤法给了五哥,还别说,小岳云真的练武的好料子,才两岁就能拎起三十几斤重的石锁了,天生就是练锤的料子,连我都羡慕五哥养了个好儿子。”

    这时,门开了一条缝,铁柱探头问道:“二叔问什么时候化妆结束,时辰快到了。”

    一名美妇道:“快了,再换一身衣服就差不多了!”

    铁柱犹豫一下又对李延庆道:“太子殿下派人送来一对瓷瓶,二好像是汝瓷,二叔说非常昂贵。”

    李延庆颤了一下,差点花了脸,千万别又藏了什么纸条吧!他连忙问道:“是装在檀木盒子里送来吗?”

    “正是!装在一个盒子送来,但不是檀木,只是普通的白木盒,二叔还重新找了个檀木盒装上。”

    李延庆立刻明白了,太子送出的东西都要仔细检查,原装木盒一定是被拆掉了,防止里面携带信件,所以才换了一个普通木盒。

    “写了什么?”

    “就写恭贺少东主新婚,旁边还简单画了两个马鞍。

    李延庆明白赵桓送对瓶和马鞍的含义,就是希望自己平平安安,不需要额外送信,礼物本身就是一个消息。

    化妆结束了,无论李延庆还是王贵,都变成了十分英俊的美少年,两人又换上外衣,新郎头戴罗花幞头,脚穿金银双胜鞋,身穿一件深红大袍,傧相也是一样的装束,不过外袍的颜色是淡红色,只有新郎才能穿深红大袍。

    出发的时辰已经差不多快到了,李延庆和王贵快步向楼下走去。

    。。。。。。。。。

    曹蕴早早便起来了,光化底妆就耗用了一个多时辰,在正式化妆前,新娘也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是拜别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然后去后园祠堂拜祭祖先,求祖先保佑过门平安。

    曹家祠堂有两座,一座在家乡真定府,另一座就在曹府后园,占地足有五亩,每年奉正月、清明、中元和冬至都要拜祭先人,对于每一个出嫁的女儿,去祠堂拜祭祖先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必须要有长辈陪同。

    陪同曹蕴前来拜祭先祖的是祖父曹评和父亲曹选,曹评上了香,转身对曹蕴道:“你也上香吧!然后再给先祖说几句。”

    曹蕴上前将三支香插进香炉,盈盈跪下合掌低声道:“今朝我嫁,未敢自专,四时八节,不断香烟,告知神圣,万望垂怜!男婚女嫁,理之自然,有吉有庆,夫妻双全,无灾无难,永保百年,如鱼得水,胜似糖甜。”

    她磕了三个头,起身离开祠堂,曹选点点头道:“你回去化妆吧!还有两个时辰李家迎亲队就到了,下面还有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