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院把秦桧请进客堂,“秦官人请坐,我这就去禀报。”

    秦桧被晾在客堂上,也没有侍女给他上茶,他口干舌燥,心中更是忐忑不安,过了好一会儿,蔡京小儿子蔡缓缓走进客堂,秦桧连忙起身行礼,“这么晚还要烦劳小相公引见恩师,秦桧愧不敢当!”

    蔡鄙夷地看了他一眼,“秦官人请坐吧!”

    秦桧这才明白,不是蔡京要接见自己,而就是这位蔡京的儿子接见自己,他顿时胀得满脸通红,羞恶得恨不得钻进地里去。

    这时,终于有侍女进来上茶,蔡喝了口茶,有些不耐烦道:“这么晚,秦官人有什么事吗?”

    秦桧半晌嚅嗫道:“军监所解散了,下官。。。。下官要去出任洛阳国子监丞。。。。。。。”

    “这不是很好吗?比从前的太学学正还升了一级。”

    秦桧鼓足勇气道:“下官实在不想接受这个官职,能不能请蔡公相帮帮忙,另安排他职。”

    “这个。。。。我父亲恐怕就无能为力了,他已经从朝廷退仕,赋闲在家,手中没有任何事权,就算想帮秦官人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秦官人,抱歉了。”

    “可是。。。。。。”

    不等秦桧说下去,蔡立刻高声道:“上汤!”

    上汤就是送客的意思,这是要赶秦桧走了,秦桧狼狈不堪,几乎是跌跌撞撞跑出了蔡京府,他心中又羞又恼,回头狠狠啐了一口,用得着自己的时候百般笼络,现在用不上了,便如此羞辱自己,令他尝尽了世态炎凉。

    难道自己真的没有机会了吗?真的前途无望了吗?秦桧心中要绝望了。

    就在这时,一个念头仿佛鬼影一样闪进了他心中,迅速长成了魔鬼,他猛地一咬牙,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既然范致虚不肯尽心替自己谋官,结果令他失望,那就别怪他秦桧自谋高就了。

    。。。。。。。。。。

    秦桧在王黼的府门前只等了片刻,王黼的儿子王佑章亲自出府门迎接,“秦主簿请进,我父亲在书房相候!”

    王黼居然在书房接见自己,秦桧感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他连忙跟随王佑章进了王黼的宅子,他们一直来到书房前,王佑章禀报道:“父亲,秦主簿来了!”

    “请秦主薄进来!”

    王佑章一摆手笑道:“请吧!”

    “多谢了。”

    秦桧鼓足勇气走进了王黼的书房,只见王黼正坐在案前批阅公文,秦桧知道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他腿一软,‘扑通!’跪下,磕头道:“卑职秦桧参见相国!”

    王黼笑得像一条正在觅食的鳄鱼,他眼睛眯成一条缝,“秦主簿不必客气,请坐吧!”

    秦桧坐了下来,王黼笑道:“秦主簿今晚怎么想到来我的府上?”

    “启禀相国,卑职。。。。卑职已经不是主簿了。”

    “哦”

    王黼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我险些忘记了,军监所已经解散,是没有主簿了,却不知范相国给秦使君谋了什么高职?”

    秦桧半晌低声道:“出任。。。。。洛阳国子监丞。”

    “啊!”王黼大吃一惊,“秦使君可是军监所主簿啊!这是正七品的官职,怎么贬去当个从八品小官,这太令人寒心了吧!”

    秦桧再次跪下,重重磕头道:“卑职也不想任此卑官,桧愿为相国效力,恳求相国给卑职一个机会。”

    王黼等的就是秦桧这句话,他翻了翻桌上的实缺官牌子道:“你如果是我的心腹,我倒可以让你出任吏部司勋员外郎,正好这个职务空缺,可我担心得罪范相国啊!”

    吏部司勋员外郎可是从六品的实权官,秦桧顿时急得眼睛都红了,他砰砰磕头,“卑职愿意以军监所主簿的身份出面指控范致虚,恳求王相国把卑职视为心腹。”

    “哦?不知范相国做了什么不当之事?”

    “范致虚结党营私,他与十三人结成‘范党’,反对北伐只是他的借口,他的真正目的是阻止郓王上位,献媚于太子。”

    王黼脸上笑开了花,又问道:“这个问题比较严重,不知你有什么证据?”

    “卑职是军监所主簿,所有的细节卑职都清清楚楚,卑职也能提供他结党的名单。”

    王黼点点头,其实也不需要什么证据,只要有知情人指控便足矣,而秦桧是军监所主簿,他就是最理想的指控人,这次看范致虚往哪里逃?

    “那我们就一言为定,事成之后,我任命你为吏部司勋员外郎。”

    。。。。。。。。。

    次日一早,一个消息便震惊了朝野,河北都转运使梁方平弃官投敌,他乘船逃去辽东,投降了金国。

    这个消息令满朝文武一片哗然,一时间百官们议论纷纷。

    李延庆刚到自己的官房,莫俊便一阵风似地走进来,“御史,梁方平之事听说了吗?”

    李延庆点了点头,“刚才我在门口已经听说了,既然他要选这条汉奸之路,那也没有办法。”

    “如果他投降了金国,那么河北各州府的情况,金国岂不是清清楚楚了吗?”

    “所以他投降金国也不完全是坏事,至少逼迫朝廷加强河北战备。”

    “御史认为朝廷会向金国索要梁方平吗?”

    “当然会,不过我认为金国把他还回来的可能性不大,更有可能是敷衍朝廷,比如口头上答应查找此人,最后不了了之。”

    李延庆不想多谈梁方平之事,便问道:“今天有什么安排?”

    “这两天主要整理材料,一早军器监送来一车文书,都是各种兵器的库存帐簿,我和刘方至少要整理一两天。”

    “邓中丞不是说派人手给我吗?”

    莫俊苦笑一声,“是派来十几个人,可都是干苦力的差役,目前能做文书的一个没有,听说过些天要来几个文案,但也不知什么时候去了。”

    “那就慢慢做吧!反正也不急。”

    两人正说着,应哥儿跑来道:“御史,外面有人找!”

    “人在哪里?”

    “在大门外呢!”

    李延庆转身向大门走去,只见大门外站在一个目清眉秀的少年,却从未见过。

    少年走上前行一礼,“阁下可是李御史?”

    他的声音又细又尖,显然是一个小宦官,李延庆犹豫一下,点了点头,“我是李延庆!”

    “这是我家王爷给李御史的信。”

    李延庆微微一怔,哪个王爷给自己写信?他接过信问道:“请问你家王爷是?”

    “李御史不要问我,信中都有,小人告辞了。”小宦官转身便匆匆离去。

    李延庆打开信,居然是康王赵构给他的信,这让他略略有点惊讶,在这个骨节眼上赵构找自己做什么?

    他又看了看内容,赵构约他今天中午喝茶,李延庆看了看天色,时间还早,他便满怀疑惑地返回了自己官房。

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忧

    中午时分,李延庆来到了长庆楼,长庆楼是曹家产业,在京城久负盛名,和矾楼、潘楼一起并列京城三大酒楼,长庆楼也是综合型的酒楼,中午喝茶,晚上吃饭,里面的茶妓和舞姬都十分美貌,给曹家带来滚滚财源,是曹家最赚钱的产业。

    李延庆跟随一名酒保上了二楼,来到最里面的一间雅室前,只见门口站着两名侍卫,见李延庆过来,一名侍卫抱拳道:“小王爷已在房内等候,李御史请!”

    李延庆点点头走进了雅室,房内坐着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头戴纱帽,身穿淡紫色衫,身材中等,长得十分俊美,正是几年未见的康王赵构。

    在他旁边坐着一名十分美貌的茶妓,正笑盈盈地给他点茶分茶,赵构一抬头见李延庆进来,连忙起身笑着迎了上来,“李御史,我们好久未见了。”

    李延庆深深行一礼,“卑职参见殿下!”

    “不必多礼,李御史请坐!”

    赵构请李延庆坐下,笑道:“我们好几年没见了。”

    李延庆微微笑道:“上一次相见还是四五年前,那时殿下尚年少,现在殿下也长大成人了。”

    赵构请茶妓给李延庆分茶,李延庆却轻轻摆手,“我想殿下请我来,并不是为了喝茶吧!”

    赵构暗赞李延庆体贴自己,他出宫的时间确实不能太长,他便让茶妓和旁边两名侍女退下,房间里只剩下赵构和李延庆两人,赵构沉吟一下道:“我听皇兄郓王说,李御史始终坚持认为金兵一定会大举侵宋,是这样吗?”

    “殿下也很关心此事?”

    赵构微微一叹,“事关大宋社稷,我怎么可能不关心?”

    李延庆目光变得十分冷峻,淡淡道:“我之前就说过,女真人是一只精壮年轻的猛虎,区区燕云之地怎么可能填饱它的胃口,他们南侵是必然,关键是我们怎么应对,我一直说联辽抗金才是正道,可惜无人响应我的呼吁。”

    “其实我也是这样认为!”

    赵构肃然道:“我认为大宋的当务之急是支援辽国,巩固辽国这个大宋的屏障,而不是趁其虚弱北伐讨之。”

    李延庆很惊讶,他没想到康王赵构居然和自己思路一致,不过康王殿下只是闲王,说话没有什么份量,连太子都反对不了,不要说他了,和赵构讨论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时赵构又道:“李御史有没有看过宋金海上盟约?”

    李延庆摇了摇头,赵构长长叹了口气,“幸亏你没有看,看了非要被气死不可!”

    “这话怎么说?”

    “盟约中说两国共灭辽国,约定灭辽后燕云故地归属于大宋,李御史有没有发现这里面的问题?”

    李延庆沉吟一下道:“为何是燕云故地而不是燕云十六州?”

    “问题就在这里,燕云故地是什么意思?就是燕州和云州两地,那其他十四州怎么办?燕州几乎就有一座燕京城池,南面有涿州、易州,北面有密州、檀州,东面有蓟州、道州,就好像要只要汴京不要开封府一样,我们要一座被金国团团包围的孤城做什么?从宋辽边境到燕州还有数百里距离,那这数百里怎么办?”

    “那盟约中有没有提到,宋军北伐所占据的辽国土地归大宋所有?”

    赵构摇摇头,“只是说双方相约灭辽,金攻长城以北,宋攻长城以南,获胜后金国答应把燕云故地交割给大宋,其他细节都没有提到了,这就明摆着有冲突的隐患啊!真不知是哪个糊涂蛋签署的盟约。”

    赵构越说越气,但李延庆却心里明白,这其实是宋朝想以长城为宋金两国之界,它攻下的地盘当然不会交给金朝,双方便在签约时含糊其词,其实双方都有灭辽后毁约的打算了,文官当政的宋朝岂会在条约文字上糊涂。

    问题在于宋朝太高看了自己军队实力,同时又大大低估了金国,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不过李延庆一时也解释不清,他沉吟一下对赵构道:“不管怎么签约,对金国而言都是一张废纸,殿下不用太执着于盟约,关键还是自身实力,只要大宋积极防御,或许我们还有希望。”

    “李御史真觉得我们还有希望吗?”

    李延庆笑着安慰他道:“只要放弃北伐,辽国就能坚持更长时间,我们趁机抓紧时间打造坚固的防御线,金国不清楚我们虚实,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再说大宋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即使暂时受挫也有反击的余地,殿下不用太焦虑,大宋绝不会因此而亡。”

    赵构稍稍松了口气,他沉吟片刻对李延庆道:“我今天其实是特地前来提醒李御史,王黼已经收集了范相国的把柄,准备随时扳倒范相国,这一次涉及人员众多,李御史也在其中,希望李御史能及时做好应对之策!”

    李延庆微微一怔,连忙问道:“这个消息准确吗?”

    “消息绝对可靠,是皇兄告诉我,王黼昨天专门拜访过他,提到了这件事,皇兄不太同意,但王黼说这也是父皇的意思,已经很难挽回了。”

    李延庆心中忽然变得沉甸甸的,他担心之事还是发生了,之前所谓的暂停北伐不过是天子的权宜之计,自己和范致虚极力反对北伐最终触动了赵佶的逆鳞。

    李延庆暗暗叹了口气,看来赵佶向作死的路上越奔越远,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

    。。。。。。。。

    离开长庆楼,李延庆直接来到了皇城尚书省,在官房内,李延庆找到了范致虚,他将刚才和康王赵构的见面情况详细告诉了范致虚。

    范致虚显得有点好奇,“你怎么会和康王认识?”

    李延庆只觉一阵头大,范致虚怎么避重就轻,什么时候了,他还关心这种事情?

    李延庆急道:“这件事说来话长,但现在王黼正在收罗相国的把柄,难道相国准备坐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