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乱匪正是从相州与赵州交界处的滏山逃来,都统领张岑给了他们一批兵甲物资,令他们驻扎在清石岗上,替梁山军守住大名府的南大门。

    山脚下是两条官道的交汇处,一条是从西南方向过来,叫做卫州道,另一条官道是从西北方向过来,叫做相州道,两条官道在这里交汇形成一条新官道,直通百里外的大名县。

    两条官道的交汇处原本有一个集市,商人早已逃走,集市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支乱匪已在清石寨驻扎了一个半月,却始终没有下山去劫掠内黄县,倒并不是他们转了性,而是内黄县有一千余乡兵,真的打起来他们未必是对手。

    就算如此,他们还是难改兽性,常常下山去周围乡村劫掠财物,抢夺女人,以至附近村民纷纷逃离家乡,清石寨周围三十里内一片荒芜。

    在清石寨最大的一顶营帐前,一名士兵急声道:“外围探子发现情况,请寨主火速定夺!”

    士兵的禀报打断了寨主陶俊兴致,陶俊就是大名县人,是卢俊义的徒弟,他身材高大雄壮,膀大腰圆,武艺十分高强。

    此时他从一名女人身上爬起,腰间围一块布走了出来,十分恼怒道:“什么事情大惊小怪?”

    “启禀寨主,探哨发现一支军队正向我们山寨杀来!”

    陶俊一怔,“哪里来的军队?”

    “是从内黄县方向杀来,大约一千余人左右。”

    陶俊眉头一皱,人数不多,不太象官兵主力,有点像内黄县的乡兵,但谅他们也没有这个胆来攻山。

    难道是从卫州杀来的厢军?陶俊不愿多想,他立刻令道:“传令所有弟兄立刻进入防御工事,准备给敌军一个狠狠的打击!”

    停一下,陶俊又令道:“点燃烽火,向大名城方向报信!”

    虽然陶俊有些不以为然,但大名城那边的主将张岑有过严令,千人以上的官兵出现,必须点燃烽火报信。

    ‘当!当!当!’在急促的钟声中,近五百名乱匪纷纷奔出营帐,手执弓箭和长矛向防御工事奔去,陶俊在山顶南北两边修建了十几座防御工事,屯集了数千根滚木,他们还有几万支箭,并不畏惧官兵攻山。

    与此同时,修建在山顶的烽燧也点燃了烽火,三柱烽火浓烟滚滚,告诉大名城的梁山军,南面有敌军杀来。。。。。。。。。

    半个时辰后,李延庆率领一千步兵从西南方向杀来,而王贵和牛皋的骑兵则率一千骑兵奔袭莘县,以围魏救赵之策逼迫梁山军撤离大名城。

    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一千士兵在距离山岗五百步外停了下来,李延庆带着十几名骑兵围着清石岗南山麓走了一圈,嘴角不由露出一丝冷笑。

    他返回队伍一招手,两名步兵都头上前行礼,这两名都头一个叫卢飞,另一人则叫王平,都是李延庆从队头中提拔起来。

    “你们认为怎么剿匪?”李延庆淡淡问道。

    “卑职率军结盾牌阵杀上去,能抵挡住箭矢和滚木,卑职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夺取清石寨。”

    王平急道:“卑职可率军从北面上山,直接杀到南麓,卑职保证一战击溃乱匪!”

    两人争着打第一仗,李延庆却摇摇头,“根本就不用上山,树林这么茂密,一把火烧了这座山就是了。”

    放火烧山?两人都愣住了,观察片刻,他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一般而言,军队打仗不会轻易烧山,一是容易破坏风水,其次是如果山梁太高太大,烧山也没有什么意义。

    但李延庆却不会管什么风水,他几次大功都是通过烧山得到,他对西夏一战的火战印象深刻,出发时,他让每个士兵都背了一葫芦约三斤火油,就算为了对付大名府的梁山乱匪,没想到第一战就用上了。

    他随即对卢飞道:“你带弟兄们去四周放火,不要有什么可惜,树林一把火都烧掉,大火烧起来后,乱匪必然会从南面山道突围,你可率本部弟兄在南面拦截,不接受投降,格杀勿论!”

    “遵令!”卢飞匆匆去了。

    李延庆又对王平道:“北面是一处断谷,虽然地势比较限,但我感觉还是可以从山上冲下来,你率本部去北面断谷处拦截,一样地不接受投降,就地斩首!”

    “卑职遵令!”

    两支五百人的步兵分头去行动了,李延庆又对身后的百名直属骑兵令道:“我们分布在外围,负责猎杀逃出的乱匪。”

    。。。。。。。

    陶俊手执一杆铁枪躲在最坚固的一座工事内探头向下张望,山道上始终看不见官兵的踪迹。

    “大王,会不会是天要黑下来的缘故?”一名手下小心翼翼道。

    陶俊随手便给他一记耳光,“说了多少遍了,老子现在是统领,不是什么大王了,大王只有一个,宋大王!”

    手下捂着脸不敢吭声了,陶俊抬头看了看天色,天已经快黑了,难道他们真打算明天再攻寨,还是想趁夜偷袭?

    就在这时,有士兵大喊道:“大王,山下有火光!”

    陶俊顿时大吃一惊,跳上石墙向下望去,透过一片片树林,果然看见山下火光熊熊,“不好!”陶俊大叫一声,“官兵要烧山了!”

    所有匪兵都吓得惊惶失措,官兵烧山了,他们该怎么办?所有人目光都向陶俊望去,陶俊心中恼怒之极,山下到底来的是什么人,太狠毒了,竟然要把整座山都烧掉,卫州和相州好像谁也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吧!

    他咬牙道:“把帐篷全部拆除,腾出一片空地来,再把山顶上的大树全部砍掉!”

    陶俊知道他们现在下山只能是死路一条,他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先辟出一片空地,使大火无法烧到他们,手下士兵纷纷行动,陶俊又喝令道:“去泉眼那边挑十几桶水来,撕布条捂住口鼻!”

    除了防止火烧,防止烟熏也是大问题,他想不到别的办法,只能用湿布来捂住口鼻了。‘

    山下,玄武营的士兵不断喷投火油,使山火越烧越旺,这时,天已经黑了,只见整座清石岗南麓烈焰冲天,浓烟滚滚,直冲天际百丈高,百里外也清晰可见。

    大名城下梁山军大营内,副将关胜走出大帐,注视着南面的冲天火光,他已经意识到一定是官兵在烧清石寨,大名城内的援军杀来了。

    “传我的命令,大军迅速集结,退回莘县!”

    “将军,不如连夜攻城,直接攻下大名城!”有大将建议道。

    关胜摇摇头,“几天之内我们攻不下大名城,就怕敌人骑兵奔袭莘县,我们失去后勤重地,必败无疑!”

    关胜本来就是禁军出身,他比梁山将领更懂得兵法,这时,主将张岑快步走来,喝令道:“关将军说得对,攻打大名府不在这一时,等击败了援军再攻打也不迟,大军立刻集结,退回莘县。”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奔来喊道:“将军,莘县点燃了求救烽火!”

    张岑大吃一惊,果然有敌军杀去莘县了,他立刻对关胜道:“关将军可立刻率本部军队去救援,我随后率军赶来!”

    “遵令!”

    关胜翻身上马,大喊道:“传我命令,第二军弟兄立刻跟我走!”

    命令传下,第二营数千士兵跟随关胜向莘县方向疾奔而去,张岑也开始收拾大营,准备东撤了。

    这时,梁中书也闻讯奔上城墙,他望着城下大营内一片混乱的梁山军,一支军队点着火把已经东撤,他又看了看远处的熊熊烈火,不由仰天兴奋大喊,“苍天开眼,我们的援军到了!”、

    城头顿时一片欢腾。

    。。。。。。。。。

    清石寨,烈火已经席卷到距离山寨不到百步的山腰处,烈焰炙烤着山上的每一个人,呛人的浓烟弥漫了整个山头,二十几名抢来的妇女经不住浓烟的熏烤,纷纷晕死过去,士兵们开始呼吸困难,被呛得哭喊连天。

    陶俊也意识到自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就算他们不被大火烧死,也会被浓烟呛死,现在除了突围他们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

    万般无奈,陶俊只得大喊道:“大家突围下山。。。。。咳咳!大家突围!”

    他被浓烟呛得喊不下去了,士兵们纷纷用水浇湿身子,涌向南北两边的山道,向山下狂奔而去。

    两支军队早已在山下严阵以待,当士兵们拼死冲下山岗,等待他们的却是乱箭齐发,乱匪纷纷被箭射中,一头栽进烈火中,十几名士兵奔下山,举手哭喊道:“我们投降!投降!”

    投降也没有用,士兵们手执长矛冲上前,无情地将逃出火海的乱匪全部刺杀,他们只有死路一条,要么在山头被烧死,要么被官兵射杀刺死。

    这时,忽然有人大喊:“有人骑马冲下来了!”

    李延庆也看见了,一名长得十分雄壮的将领骑马从山上冲了下来,拨打箭矢,瞬间冲出了火海,李延庆倒不敢轻视,他立刻提枪冲了上去,“敌将受死!”

    陶俊正要挥枪突围,忽然听见左侧有人大喊,目光一斜,只见一名大将向自己杀来,他心中大怒,丢下士兵向李延庆冲去。

    距离李延庆还有二十余步,忽然眼一花,只见一块石头骤然出现在眼前,他大吃一惊,甩头急躲,已经来不及,飞石太快,‘啪!’的打中了他的鼻梁。

    李延庆这一石打得极狠,顿时将陶俊的鼻梁打得粉碎,陶俊大叫一声,翻身落马,他刚要翻身爬起,只觉胸口一凉,一根长枪已经刺穿了他的胸膛。

    陶俊一声惨叫,当即死在李延庆枪下,李延庆长枪一挥,冷冷令道:“一个不留,全部杀死!”

    ======

    【向大家求月票!!】

第四百章 扰而不战

    莘县只是一座中县,但它距离黄河比较近,而且城墙高大宽厚,一直是梁山军在大名府的后勤重地,这次梁山军攻打大名城,莘县只有不到一千人驻守。

    百里外,清石寨点燃的烽火让莘县守将十分紧张,他下令紧闭城门,同时派人向正在围攻大名城的主力求助。

    夜色中,王贵和牛皋率领骑兵疾奔而至,他们不停向城头射箭,用犀利的箭矢将城头守军压制住,城头守军不停地大呼小叫,在城中的一座高塔上点燃了烽火,向数十里外的主力报警求救。

    王贵和牛皋的任务并不是要夺取莘县,他们首先要用围魏救赵的办法解大名城的危机,逼迫梁山军从大名城撤军。

    王贵见报警烽火已燃烧多时,便对牛皋大喊一声,“老牛,我们撤!”

    骑兵们向西北方向迅速撤退,不多时,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城头守将望着官兵骑兵西撤,不由有些担心,急对一名手下道:“速去告诉关将军,当心被敌军骑兵伏击!”

    “遵令!”

    城门开启,一名骑兵疾奔而出,快马加鞭向大名府方向奔去。

    ………。

    数千梁山军在关胜的率领下正沿着官道急速向东奔行,关胜也是禁军出身,但因得罪高俅而屡被排挤,一直郁郁寡欢,三年前他跟随高俅讨伐梁山,结果军队大败,他也不幸被俘,宋江对他极为恩重,使他深受感动,便毅然加入了梁山阵营。

    虽然首领宋江表现出了想接受朝廷招安的苗头,但关胜并不反对,人各有志,如果宋江想归降朝廷,那他也愿意解甲归田,回赵州家乡做一名农民。

    不过只要他在一天梁山军,他就会尽心辅佐宋江一天,全力抵御朝廷对梁山军的围剿。

    “关将军,莘县有弟兄来报!”

    关胜暗吃一惊,难道莘县出事了吗?

    “人在哪里?”

    很快报信兵被领了上来,他向关胜抱拳行礼道:“启禀将军,莘县外围出现大队敌军骑兵,陈统领请将军行军务必小心,不要被敌军伏击。”

    “敌军有多少骑兵?”

    “大约有千人左右,气势很强大。”

    “没有步兵吗?”

    “暂时没有!”

    关胜稍稍松了口气,只要没有步兵,那城池就无法攻下,不过对方居然有上千骑兵,这让关胜感到十分吃惊,他出身禁军,深知一千骑兵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这必然是朝廷要大举进攻梁山军了,他必须把这个消息立刻传给宋寨主。

    关胜冲上一处高地,搭手帘向四周探望,皎洁的月光下,只见数里外的高处出现了无数的小黑点,他连忙喝令:“放慢行军速度,结阵防御!”

    数千士兵的行军速度立刻放慢,队伍渐渐汇集在一起,外围的千余士兵手执弓弩,警惕地望着远处的敌军骑兵,但骑兵并没有攻击他们的迹象,梁山军且防且走,渐渐地和骑兵拉开了距离。

    玄武营骑兵就在三里外,王贵冷冷地注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