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师中率领两万大军只比李延庆早一个时辰抵达弥勒洞军营,战争没有任何悬念,虽然军营中还有三千西夏士兵,但这三千士兵都是从银川城逃回来的惊弓之鸟,军心涣散,士气十分低迷,当两万宋军抵达军营山下时,一群士兵便杀死了守将,开营门投降了。

    山寨内不仅仅是军营,还有一千余户民居,基本上都是军队家眷,宋军入寨后,开始挨家挨户搜查藏匿的敌军,山寨内乱成一团,位于山顶的银库也被一群西夏乱军洗劫,还点火烧毁银库企图掩盖罪行,但他们带着银锭逃跑时被宋军拦截,上百名穷凶极恶的士兵当场被杀,宋军缴获了大量黄金白银。

    而就在这时,李延庆率领骑兵抵达了山寨大门前。

    “你们是什么人?”大门内的宋军守军见这支骑兵也是宋军,便高声问道。

    李延庆催马上前道:“我是情报司主事参军李延庆,请你们立刻通报种二将军!”

    ‘种二将军’是宋军内部对种师中的称呼,属于一种半正式称呼,立刻有士兵跑去禀报,不多时,军营大门开启,种师中快步走了出来,老远笑道:“是李参军来了吗?”

    李延庆和种师中打交道不多,只见过两次,他连忙翻身下马,上前躬身行礼,“延庆参见种二将军!”

    种师中笑着拍拍他肩膀,“这次多亏你们引蛇出洞,我们才有机会占领弥勒洞军营,解决了燃眉之急,说起来,我还要好好感激你们才对。”

    李延庆心急如焚,他不想在这种意义不大的客套中继续耽误下去,便问道:“刚才我看见军营上方有青烟,是哪里烧起来了?”

    “是一群王八蛋抢了银库,要点火烧掉银库想逃跑,被我们截住了,一个都没能逃走。”

    听说是银库被烧,李延庆稍稍松了口气,又问道:“军衙的情况如何?”

    种师中微微笑道:“既然情报司的头来了,军衙当然要移交给你们,请吧!”

    李延庆让骑兵们进军寨休息,他则带领三百情报营士兵直奔军衙,军衙修建在最高处,是一座用石块砌成的官衙,占地约七八亩,里面也有十几名西夏文职官员,不过他们已经被带到别处关押起来,军衙大门紧闭,上面贴着封条。

    李延庆率士兵从侧门进入了军衙,下令道:“给细细搜查,所有地方都不准放过,所有文书都收集起来!”

    士兵们分散行动,这时,王贵上前低声道:“要不,我带几个弟兄去审问一下那些文官,看看有没有什么密室之类。”

    李延庆点点头,“你去吧!”

    王贵兴奋地一挥手,“跟我走!”

    他带着十几名士兵跑去后院审问关押的人犯,李延庆则走进了李良辅的官房,官房宽大整洁,显得有点空旷,几名士兵正蹲在墙边细细敲打墙壁,寻找可能隐藏在某处的暗室。

    李延庆走到一个书橱前,打开书橱,里面放满各种书籍,在二层搁板的最边上,放着厚厚一叠用线扎好的信件,竟然如此之巧,李延庆随手取了过来。

    从书架上的各种书籍判断,李良辅是一个精通汉文的西夏王族,因此他和宋朝的往来书信不会用西夏文,一定是用汉文。

    李延庆迅速查找手中信件,这些信件都比较信,至少都是今年的信件,很快,李延庆从三十余封信中一共找到了三封用汉文书写的来信,第一封信就让他有点吃惊,竟然是荆湖北路转运使李夔写给李良辅的信。

    李延庆连忙打开信细看,内容却让他稍稍松了口气,似乎是李良辅写信请教李夔如何鉴别美玉,李夔回信告诉他,古玉为上,今玉为下;白玉为上,色玉为下;石玉为下,髓玉为上,洋洋洒洒写了一页纸,落款时间是今年的一月。

    李延庆将这封信揣进了怀中,第二封信是李良辅和西夏名妓美凉姬的通信,居然是用汉文,李延庆把这封信随手放在一边。

    第三封信让李延庆的目光凝固了,这封信正是他要找的信,‘大宋殿前指挥使高太尉致西夏中卫郡王殿下。’

    李延庆迅速抽出里面的信细看,高俅还是比较谨慎,并没有提及具体事宜,只是提到上次张管事口述之事,希望双方能加快落实,不过高俅在心中建议从西北军新科进士着手,给朝野施加压力,迫使他们的共同目标不得不引咎辞职……。。

    张铉不由冷笑一声,‘西北军新科进士’,除了自己还会有谁?

第三百五十章 将帅不和

    这时,身后传来脚步声,李延庆立刻将信收起,一回头,只见一名士兵捧着一只黑箱子站在自己身后。

    “这是什么?”

    “回禀参军,我们在墙角找到一个暗橱,里面就只有这只箱子。”

    李延庆瞥了一眼墙角,墙角果然被打开一个两尺见方的口子。

    “把它放在桌上吧!”

    “是!”

    士兵将箱子放在桌上,退了下去。

    李延庆又对几名士兵道:“你们都去别处找暗室吧!这里不会再有了。”

    士兵们都退了下去,官房里只剩下李延庆一人,他走上前关了房门,这才取出高俅的信继续看下去,下面就是一些声色犬马之事,信中还提到在京城聚宝银铺替他存下一笔银子,凭玉指可取,事成之后,再以约定之数加倍存入。

    尽管信中一个字都没有提到是什么事,也没有提到种师道的名字,但经历了种师道辞职一案,大家都知道这封信说的是什么?

    退一万步说,就算说得是声色犬马,可堂堂的殿前侍卫都指挥使居然和敌国主管边境军权的主帅通信,这个罪名本身也会让高俅吃不了兜着走。

    李延庆将信小心翼翼收了起来,这才走到桌前,轻轻抚摸着这只做工精美的紫檀木小箱子,其实不用打开,李延庆也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了,但他还是想找到他想要的东西。

    李延庆按了一下小锁,‘咔!’小锁弹开,他慢慢打开了箱子,果然和他想的一样,箱子里铺着一层金黄色的缎子,上面凹陷处放着六块美玉。

    这些玉石都没有雕琢过,但玉质来看,每块玉皆温润细腻,没有一丝瑕疵,其中还有一块碧玉和一块黄玉,全部都是极品羊脂美玉,应该是李夔信中所说的玉髓,价值不菲,否则也不会被李良辅这样精心收藏了。

    不过从箱子的厚度来看,这只是第一层,下面应该还有内容,李延庆捏着边缘慢慢将最上一层提起,下面果然还有一层,居然是一只八寸长的玉鸟,是用一块方玉制作,造型极为古朴,或许是年代过于久远,上面已经微微有一丝裂痕了。

    李延庆尽管不会鉴别玉石,但他也知道这种商周之玉属于无价之宝,这时,李延庆看见玉鸟旁边有一根美人手指,只有半截,做得栩栩如生,完全就是一根纤纤玉指。

    这就是高俅在信中提到的玉指吧!李延庆嘴角浮起一丝冷笑,有信有玉指,高俅的把柄可就捏到了自己手中。

    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老李,是我!”外面是王贵掩饰不住的兴奋声音。

    这小子应该是发现了什么,李延庆盖上了箱子,“进来吧!”

    门虚掩着,王贵推开门便兴冲冲走进来,“老李,我们发现了密室。”

    “拷问出来了?”李延庆笑道。

    “五个西夏混蛋其实都知道,一个都肯不说,把他们分开来拷问都招供了,是一个山洞,里面有不少文书和大量金银财宝。”

    “文书放山洞,不怕霉掉吗?”

    “山洞很干燥,不会发霉,里面有几大箱文书和数十箱金银财宝,我们发财了,你要去看看吗?”

    李延庆对金银财宝已经没有兴趣了,摇了摇头,“我就不去看了,你把它们都登记造册,回头一起带走。”

    “老李,有件事……”王贵吞吞吐吐道。

    “你要说什么?”李延庆奇怪地看着他。

    王贵从身后取出一把剑,“这把剑也是在山洞里发现的,装在一个铜盒里,你知道。。。。我一直缺一把好剑。”

    李延庆随手接过剑,这柄剑长三尺,剑鞘华丽,上面镶嵌了九颗宝石,他轻轻抽出剑,见宝剑寒光闪闪,异常锋利,是一柄从未使用过的宝剑。

    李延庆把剑递给他,“这柄剑不错,你收下吧!”

    王贵大喜,连忙躬身行礼,“多谢老李。。。。不!多谢指挥使。”

    他生怕李延庆反悔,转身便慌慌张张地跑了。

    李延庆淡淡一笑,其实他从来就不是那么严谨的人,他只是不想被别人抓住把柄罢了,否则把山洞的财富隐藏起来,以后再利用不更好?

    在弥勒洞军营休息一夜,次日,种师中留下三千军队守军营,他率领大军和李延庆一起返回了石州宋军大营。

    ………

    就在东线宋军取得节节顺利之时,西线宋军却进军并不是顺利,宋军西线主要是陕西路一线,由童贯亲率十五万大军北上,加上厢军、番军、乡兵、民夫,至少有近四十万大军参与到西线的北攻中来。

    西线北上也同样面临重重大山阻隔,包括零波山、柔狼山、杀牛岭、兜岭等十几座长达上千里的大山阻挡,使宋军北上格外艰难。

    西线有两条北上之路,一路走会州,沿着黄河北上,另一条路走葫芦水,葫芦水也是一条大河,横穿兜岭形成一道峡谷,这道峡谷比东线的无定河峡谷要宽得多,最窄处也有十几里,童贯最终选择了走葫芦水峡谷北上。

    和东线一样,西夏军在葫芦水峡谷北段也有一个战略要害处,叫做赏移口,出了峡谷再走三十里,是另一处修建在险要处的山寨,叫做踏割寨,在北面就是韦州了。

    赏移口踏割寨韦州,三道防线形成了西夏京畿要地西平府的南大门,一旦西平府失守,西夏都城兴庆府便袒露宋军的兵锋之下。

    宋军用十天时间,昼夜不停攻打赏移口,最终以伤亡三万人的惨重代价拿下了赏移口,使宋军越过了兜岭,直接面对西夏军的另一处险关踏割寨。

    在如何攻打踏割寨上,童贯和副将刘法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

    刘法也是年近六旬的老将,长期在边疆为官,以文官领兵,战功赫赫,被公认为当时的第一名将,有“时论名将必以法为首”之说。

    五年前,刘法也曾经走过同样的路线,他当时率领三万大军连克赏移口、踏割寨和韦州,兵临西平府城下,西平府也就是灵州,震动西夏,若不是李良辅拼死守住灵州,宋军早已兵临西夏都城,虽然那一战刘法因为孤军深入、后援不足,最后导致全军覆灭,但他却令西夏人至今心有余悸。

    大帐内,刘法和童贯为出兵踏割寨争得面红耳赤,刘法提高嗓门道:“攻灭西夏的良机是在十年前帝后之争时,现在李乾顺已经亲政十年,励精图治,国力开始复苏,以西夏数十万精兵、民心一致对外,哪里有灭掉西夏的可能?即使要灭西夏,也应该步步为营,一点点割走西夏的疆域,以宋朝强大的国力来慢慢拖垮它,而不应急于求成,几个月时间灭西夏,简直不现实。”

    童贯冷冷地看着他,“这是天子的决定,你有几个胆子要和天子对抗?”

    刘法也怒道:“天子要灭西夏是因为辽国被女真人牵制,无暇西顾,但这个牵制格局至少会延续五六年,我们完全可以步步为营,在三年之内勒死西夏,岂能两三个月就攻灭西夏?作为大臣,应该把真相告诉天子,相信天子会做出明智的决定。”

    童贯重重哼了一声,“我知道你是不想率军打踏割寨,才找出各种理由推诿,还把天子搬出来压我,好吧!你不想打,我派别人去打。”

    刘法怒视童贯,“我刘法纵横西北三十年,何曾后退过一步?你既然要固执己见,那好,我不再反对你,我会领兵去打踏割寨,我们就看最后你能不能灭掉西夏!”

    说完,刘法袖子一甩,转身大步离去。

    童贯望着刘法走远,冷冷下令道:“传令第五军今晚随刘副将攻打踏割寨!”

第三百五十一章 损失惨重

    童贯虽然逼迫刘法率军前去夜袭踏割寨,但他心中还是很担心,刘法是宋军中唯一攻克踏割寨的大将,如果这次连刘法也失败,那他们攻打踏割寨就危险了,要知道,踏割寨比赏移口更加艰险数倍,攻打赏移口还伤亡了三万人,那么攻打踏割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但童贯已没有选择余地,种师道在东线连战连捷,喜报被他压制住了,没有上报朝廷,但纸包不住火,东线大捷的消息迟早会传到汴京。

    但他却迟迟无法突破踏割寨,让他怎么向官家交代?

    童贯负手在大帐内来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