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6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周皇后以监国太子的名义再次下旨,晋镇虏侯李信为太傅兼太子太师,领兵部尚书衔。同时,又罢免了三个反对李信领京师之兵的给事中。

    周皇后此举等于态度鲜明的向天下做出姿态,将力挺镇虏侯李信掌兵与满清决战。由此之后,朝野上下杂音尽皆消失。

    范复粹与周延儒之间的书信往来,也在这一日间加剧频繁。两位致仕阁老府邸间,家奴往来频密,这一非同寻常的举动很快就引起了顾十四广布于京城大街小巷密探的注意。

    顾十四得到了禀报之后,冷笑三声,面前桌案上还放着一封未及拆开的书信,信封上空无半字没有收信人与落款。这是周延儒刚刚遣了家奴,通过层层关系送到京营之中的。

    一封信如此大费周长的送到顾十四手中,其用心不言自明。

    当顾十四亲自将这封书信与密探的密报送到李信面前时,李信叹了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他有心放过这几个老头子,并不像落井下石,但这些人不甘寂寞,竟又在背后搞小动作,那就别怪他翻脸无情了。

    “先不要惊动他们,多派人手,密切监视,只等原形毕露,证据确凿,将这些人一网打尽!”

    顾十四道:“明日就是决战之日,万一他们……”

    李信摆摆手道:“书生造反三年不成,这些文官搞权谋无出其右,若想搞政变那就是不自量力,但有异动,可提前应对!”

    顾十四领命而去,李信收拾齐备,准备连夜出城,对已经集结待命的三卫军做最后训话。

    然而就在此时,军报忽至。位于京师之北的大批清军有调动迹象,且意图不明。

    此时已经天近黄昏,李信登城观望,果见远处一片雾蒙蒙间,清军在频繁动作。再看城下关厢,昔日的热闹繁华早就消失殆尽,入眼的只有残垣断壁以及覆盖在上面厚厚的积雪。

    这让李信想起了崇祯十一年的那个冬天,城外的关厢还有成片的完好房屋,百姓们匆匆逃离,几家灶台上甚至还摆放着未及收拾的碗盆。

    鞑子退去以后,北京城外的关厢甚至还一度恢复了昔日的繁华热闹。然而清军的这次入寇则比往年更加残暴了,在刚刚抵达北京城下时,就一把火将所有的房屋付之一炬。所有能够看到的人丁妇女一律俘获,老人不堪使用者全数杀掉。所过之处,几乎寸寸焦土。

    由于清军的频繁调动,李信不得已放弃了出城的想法。毕竟现在一身担千钧重担,多少人的身家性命都指望着他,不能再向从前一样时不时就亲自以身犯险。

    作战计划早在数日之前就已经拟定,其间更经过了数次兵棋推演,就算做不到万无一失,准备之充分在三卫军历次大战中也堪称无出其右。

    李信抬头望着烧成火红色夕阳,片刻后转身大踏步沿着甬道下了城墙。

第九百四十五章 决战与阴谋

    寅时初刻,夜深如墨,北京城南十里,三卫军新军第十一师已经全部整装集结完毕,指挥使顾全有目光中流露着大战来临之前的兴奋。

    “兄弟们,与鞑子决战的时刻到了,斩将立功的时刻到了,你们期待吗?”

    “杀尽鞑子,生擒多尔衮!”

    回应声如山呼海啸。

    作战计划早在两日前就已经送到了十一师指挥部,两年之前顾全有还是长江边靠捕鱼为生的渔民,那时的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今时今日指挥千军万马,决战于北京城下的一天。

    “出发!”

    随着行军的命令逐级传达下去,近万人的队伍在黑暗中隆隆推动。为了达到袭击的突然性,全军熄灭火把,摸黑夜行。为了这次夜行,顾全有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摸清行军路线上。

    大军沿着既定路线次第前进,经过了半个时辰的急行军以后,北京城墙已经遥遥在望。这时,顾全有下令大军缓慢推进,与此同时侦骑四处,探查清军是否有所异动。

    一处无名高地上,顾全有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清军大营一切如常,虽然白日间进行了大规模的调动,但显然只是示威的举动。

    突然,一名作战参谋急指着黑暗处灯光点点的清军大营。

    “清军大营火光大起!”

    顾全有心中一紧,又连忙举起望远镜在黑暗中费力的观察着。只见清军大营中火把灯光次第亮起。

    糟糕,还是被清军察觉了动向。毕竟万把人的规模绝不算小,即便是在黑暗中想完全彻底的掩盖踪迹,也是极为困难的,除非对手蠢到了家。

    清军显然不是蠢货,顾全有心道,如此也好,那就提前发起进攻吧。

    按照计划,他要等余下的三卫军旧军兵团进入作战位置,才正式发起进攻。但是事情的变化总是超过预期,说不得只能提前进入决战了。

    “炮兵准备,目标清军大营,炮击!”

    新军装备的加农野战炮比起以前的老野战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已经装备了爆破杀伤效果更好的开花弹。炮弹落点之处,不论人马牲畜,房屋栅栏一概都能轰的稀巴烂。

    轰轰轰!

    陡然间,地动山摇,巨大的炮响此起彼伏,好像整个世界瞬间就到了世界末日。

    三卫军新军更加重视对火炮的使用,仅仅顾全有的新军第十一师就拥有各式火炮一百多门,每一次齐射发出的火光就能照亮半边夜空。

    在顾全有的视野中,原本还井然有序的清军大营立时就一片狼藉,火光在胡乱的蔓延着,炮轰点着了帐篷与与易燃的木质围栏,无数个人影惶惶然乱动着。

    这种炮击的效果早在朝鲜时,顾全有就就已经见过,今时今日,因为有了这种火炮战术,步卒们仅能在铺天盖地的炮火覆盖之后再冲上去拣一些残羹冷炙。

    ……

    北京城头,值夜的将士们听到此起彼伏的隆隆炮声都不免心惊胆战。这些京营出身的明军虽然也见识过神机营的火炮,但比之今夜的场景骇人却简直有天上地下之别。

    “将军,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卫军?他们请来了雷公电母不成?半边天都被照的通亮!”

    京营的游击将军也何曾见过这等场景,但又为了不至在属下面前丢了脸面,只能硬着头皮答道:

    “慌个甚来?三卫军也是明军,能请来雷公电母岂不更好,省得咱们和鞑子硬拼,都妄自送了性命!”

    重任连声附和,都暗暗祈祷着三卫军今夜一战能赶走鞑子。

    “噤声,噤声!镇虏侯来了!”

    得到了决战打响的消息,李信又如何能够安枕。带着一干部将踏上了北京城头。不过与寻常时不同,一直紧随在他左右的顾平虏却没见踪影。

    此时的京营将士中多有传闻,这位京营总兵曾经背叛过镇虏侯,别看两个人现在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实际上却是貌合神离。

    今夜此人的缺席似乎也印证了这个传闻。

    实际上,顾平虏此时也无暇分身,因为他受了镇虏侯之命要去见一个人。

    这个人正是被罢黜的前内阁首辅周延儒。

    “顾将军来的正好,诸位阁老也都在,说说京城外的局势吧!”

    顾平虏平静的扫了一眼密室中的诸位。范复粹、李侍问、还有几个他眼熟却叫不上名字的侍郎都赫然在列。

    “今夜之战是镇虏侯计划中决战,旨在毕其功于一役!”

    范复粹却很是担忧:“此等行径与赌徒何异?万一不敌鞑子,难不成还要大明一同跟着他赔进去不成?”

    “范阁老所言甚是,秦晋马贼出身,过惯了刀口舔血的日子,嗜赌成性,谁又能管得住了?当初如果在他未起之时将之剪除,朝廷又岂会有今日之危难?”

    李侍问跟着恨声连连,他与李信之间有着解不开的仇疙瘩,当年的火烧宅邸之辱若不雪洗,真真是死也难以瞑目。

    见气氛不对,周延儒赶紧说道:“现在不是口诛笔伐的时候,咱们就是要趁着李信那笑竖子焦头烂额之际,采取突然措施,一举将其剪除,为国除此悖逆奸贼,以正朝廷纲常!”

    范复粹与李侍问二人也赞同周延儒的说法,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一直默不作声的顾平虏。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周阁老这一招棋布置的实在是绝妙,如今京城九门俱在京营掌握之中,只消一声令下,还怕那李信小竖子翻了天去不成?”

    周延儒摇摇头,“诸位请想想,秦晋自成名以来可曾听闻有过败绩?,没有!以老夫观察,此子鸿运当头,若是不小心谨慎,打蛇不死却被反噬,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顾平虏掷地有声。

    “京营各军该如何布置,全凭周阁老一声令下。标下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周延儒击掌赞道:“好,老夫就喜欢顾将军这等快人快语的性子。”

    他顿了一顿又骤然提高了声调。

    “即刻起,你调集心腹军兵,秘密集结,等待老夫命令,伺机铲除奸贼!”

第九百四十六章:灭明之心

    京营总兵顾平虏领命而去,在座的几位致仕阁臣眼睛里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成败在此一举,匡扶社稷之役便在今朝。

    范复粹又转向周延儒,“成国公朱纯臣世代为大明忠义之臣,天子在未病倒之前曾令其统领禁军,负责皇城守备。此人一直犹豫不定,若得他的支持,大事便已经成功了一半!”

    “还有洪承畴,这厮也不是省油的灯,亦恨李信入骨。不如将他从狱中放出来,以添助力!”

    一直没有任何作用的李侍问忽然插言,洪承畴就是因为针对李信使用了一系列不堪的手段,才被天子猜忌从而下狱。而且此人是他们这群人中唯一一个有过带兵经验的,若得相助岂非如虎添翼?

    周延儒击掌赞道:“李兄此言甚妙,老夫这就安排门生去疏通,行不行还要看天意!”说罢,他的目光转向范复粹,“朱纯臣奸猾小人,指望他为我等火中取栗那是妄想,料定此人必会作壁上观,不足为虑,只等顾平虏取得优势时,他自然便会见风使舵了!”

    “还有刘宇亮,一直从中作梗,何不趁此机会一并将其除去?”

    李侍问又恨恨然的提起了刘宇亮,刘宇亮在内阁中虽然没有权利,但一直零敲碎打,让他这个户部尚书很是添堵,再加上此人明里暗里都在偏帮着李信,便有意将此人也一并算在诛乱的范围内。

    范复粹却眉毛一扬,语气中颇为不满。

    “我等有今夜之举,乃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并非为了一己私怨,刘宇亮虽然与李信暧昧不清,却从未做过有损朝廷的坏事,岂能不问青红皂白一概而论?”

    “范复粹,你说清楚了,究竟谁为了一己私欲?”

    李侍问被戳中了痛脚,立时恼羞成怒,指着范复粹的鼻子质问。

    范复粹冷哼一声:“是谁还用范某明言吗?”

    眼见着空气陡然紧张,周延儒赶紧出面当和事老。

    “都静静心,今夜已经是最紧要关头,希望诸位能够暂且抛却异见,戮力同心,诛除国贼李信,匡扶大明社稷!”

    周延儒的话让在座诸位顿时肃容起立,同声低呼道:“诛杀国贼,匡扶大明!”

    ……

    明军大炮像犁地一样再清军大营中,反复的轰炸,因此而死伤的八旗甲士不计其数。

    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已经在众将护卫下离开了明军大炮的射程,在距离北京城十余里的一处小山坡上,怔怔的望着远处的电闪雷鸣。

    直到此刻,多尔衮的耳朵还在嗡嗡作响,身边的人和他说话都要大声的喊出来才能听得清楚。脸上火辣辣的疼,血肉模糊的伤口深可见骨。

    就在明军炮击开始之际,一枚炮弹落在了距离多尔衮十几步远的距离上,灼热的气浪让他顿感呼吸困难,紧接着脸上便如遭重击一般,一块带着灼热温度的金属碎片砸在脸上。

    一名佐领连滚带爬的上了山坡,哭号着:“摄政王,在明军大炮射程内的军营都开了花,彻底崩溃了!”

    多尔衮声音低沉,冷若寒冰。

    “未在射程内的大清甲士可集结好了?”

    “只等摄政王一声令下!”

    多尔衮无声的点头,此前的他太过大意,将中军大营设置的距离北京城墙仅有五里的距离。这个距离即便是明军威力最大的红夷大炮,在城墙上也难以企及。

    可谁又能料想到,明军居然摸到了眼皮底下,对着他的中军一顿猛轰猛炸,甚至连他本人都险些遭了毒手。

    “一旦明军停止炮轰,分由两翼夹击明军!”

    借着远处忽明忽暗的火炮巨闪,多尔衮脸上的伤口倍显恐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