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最终,史可法也终于如愿将淮王堵在了将乐低矮的小县城中,城中飘扬的淮王旗帜无精打采破破烂烂,仿佛预示了不久将来的覆亡。

    也就在此时,史可法忽然接到了淮王的请降书。面对突如其来的请降书,史可法并没予以拒绝,而是派人与之接触。

    本来史可法对淮王的请降还是抱有十足信心的,毕竟山穷水尽之下,如果不投降,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惨烈的决战。不过,三天很快就过去,史可法发现,淮王所谓的请降未必是出自真心,更多的是在拖延时间。

    尽管史可法并不清楚淮王在这最后时刻拖延时间的目的,但是他决定不再手软,打算尽快结束这场剿贼之战。而郑森的出工不出力,也让史可法大为不满,几场遭遇战打下来,又因为请降耽搁了这么多天,他们居然还在天阶山以南磨蹭。

第八百三十五章 郑森发难

    史可法下决心要强攻将乐县城,郑森所部在此时也越过了天阶山抵达大溪南岸。郑森的步卒表现出了福建卫所兵不具备的素质,很快便开始渡河,并且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部堂,郑森小贼打的好算盘,在这关键时刻来抢功劳!”

    一个参将在史可法耳朵边不满的抱怨道。而史可法则满不在乎的斥道:“功劳一分都少不了你的,现在就带着你的人给老夫攻城。今天日落之前拿不下将乐,你就提头来见吧。”

    参将吓的打了个激灵,赶紧道了声诺,又谨小慎微的离去,带兵功成。史可法对麾下的武将很不客气,远非对待宁太兵备道刘同这等文官下属那样随和。如果此时刘同在此,他会苦口婆心规劝,然后又仔细解释清楚,为何要允许郑森来争功。但粗鄙的武夫只须将自己的仗打好就成了,他也根本没必要与之多费唇舌。这些人不读孔孟圣贤,胸中也无忠义,说到底只是些为了填饱肚子而卖命的丘八而已。

    说白了这些人都属于有奶便是娘的主,可以吃大明的饭,也可以吃鞑子的饭,以及将来那些叛臣、叛将的饭。

    随着喊杀声震天的响起,大军仿佛向蚁群蝗虫一般撞向了低矮的夯土城墙。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士卒们早就胸有成竹,纷纷抬着云梯,推着冲车砸向了那座看起来不堪一击的小城。

    眼看着双方交战,士卒们如蚂蚁一样爬上城墙。这座小城或许很快就会陷落了,史可法却提不起一丝一毫的兴奋与解脱。这种感觉就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按理说,只要彻底平定淮王叛军,折磨了他数年的黄梅贼之乱,终于就可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了。

    但是,这个完美的结局即将到来,反而使他生出了几许失落。说到底,黄梅贼的出现,对朝廷的危害,虽然不如张李刘那么严重。但也绝轻不了多少,而且其所引发的许多后果都是隐藏于太平之下的。

    本来仅仅是祸乱于南直隶西部两三个府的黄梅贼,居然可以劫持了淮王与之一同造反,甚至还打败了开国功臣之后的魏国公。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李信的横空出世做的铺垫而已。

    到现在为止,李信的三卫军实际控制了南直隶、江西、湖广等省,而今又要兵进福建,一旦被其得逞,放眼长江以南便再也没有人可与之匹敌。再加上朝廷南北交通断绝,李信所控制的江南数省实际上已经等同于割据藩镇。

    就算将来朝廷肃清中原流贼,打通了南北交通,而李信的割据已经既成事实,再想从容收回江南的兵权、财权、将难比登天。而李信一旦整合了江南的各方资源,坐拥财富天下之重的浙直两省,将有足够的实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胡思乱想间,身边忽然有人欢呼雀跃:“城门破了!城门破了!”

    史可法定睛一看,果然见到将乐县城那破败的木质城门被撞翻倒向里面。大明官军如潮水一般顺着那狭窄的城门涌进了城去,胜利已经近在咫尺。

    万岁!万岁!

    压阵的将士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都高亢而又发泄般的齐呼着万岁!因为将乐城破,意味着淮王的彻底失败,他们只要等着淮王被生擒或者斩杀的结果就可以。有了这些以后,他们将结束这场艰苦卓绝的密林进剿,返回家乡……

    但陡然间,大军左翼的一阵骚乱让史可法眉头没来由的跳了两下。他骑在马上向地势颇高的左翼眺望,但视线却被起伏的地势所阻挡。

    “派几个人过去看,左翼出了沉么状况!”

    身边的参将大声应诺,亲自带着几十个人一路飞驰往左翼而去。不消片刻功夫,又急吼吼屁股尿流的逃了回来,还一边如丧家之犬般的呼号着。

    “不好了!郑森投敌,已经杀过来了!郑森投敌,已经杀过来了!”

    随着那参将的哭号,果然可见郑军步卒冲上了小山包,左翼的明朝官军被突如其来的状况打了个措手不及,四散奔逃。而负责左翼的几个将领,则在一开始便被郑军的弓箭手,偷袭射死,如此一来失去了指挥的官军左翼更加混乱,仅仅片刻功夫就已经乱成一锅粥,再无法重组结阵反击。

    看到此情此景,史可法心中巨震,立刻就明白自己大事去矣。而今他所率领的官军都将心思放在了攻击将乐县城上,万没想到郑森会在这个时候对己方发动攻击。而且郑军刚刚发动突袭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击溃了左翼。左翼一失,整个中军都暴露在乱军与郑军的冲击之下。

    乱军失去了指挥和约束,为了逃命就像倒卷的潮水一般冲击着史可法的中军,如果任由这种情形蔓延下去,不用等到郑军发动攻击,就得被这些乱军打败。到时候人家只需冲上来打扫战场就是了。

    很快,那个参将逃回了中军向史可法复命,不断的呼喊声已经紧张的变了调。

    “部堂,部堂,不,不好了,郑森偷袭我军左翼,左翼副将被当场射死,左翼,左翼完蛋了……”

    史可法怒不可遏,当啷一声抽出腰间的宝剑,抡圆砍了下去。只是那副将穿着厚实的铠甲,又加上史可法人老力衰,所以并没有手起刀落,人头落地的效果。史可法的宝剑砍透了那参将的皮革护颈,又深入脖颈三寸有余,眼看着脖颈腔子里的血从切口处喷涌而出,那参将难以置信的望着史可法,双手则捂着脖颈上的伤口,想叫却叫不出来,任由身体内的力气随着喷涌而出的血液一点点的消失。

    “妖言惑众!论罪斩立决!左翼副将不曾被射杀,正在组织将士奋力反击!”

    史可法毕竟没亲手杀过人,这一次突然出手也是情急之下迫不得已。参将的呼号已经严重搅乱了中军将士的军心,所以必须斩掉此人,以防止中军的军心彻底垮掉。与此同时,史可法又挥起了带血的宝剑,振臂一呼。

    “将士们!郑森小儿不自量力,反叛朝廷,人人得而诛之!普通士卒杀郑军一人者,老夫保举他晋为把总,杀两人千总……”

    关键时刻,史可法也顾不上什么官爵乱赏的问题,如果不以仅有的办法激励士气,等待他们的将是全军覆没。

    果不其然,史可法先杀参将又以官爵激赏的举动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原本已经接近崩溃的士气竟然又重新振作起来。

    “杀郑贼!杀郑贼!”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嗓子,于是整个中军都跟着愤怒的吼了起来,其声势大有震慑天地之感。

    史可法很满意麾下的士气勃发,又振臂一挥。

    “杀贼!”

    有了史可法的加入,杀贼呼喊之声,很快就感染到了战场上的每个角落。溃散的左翼官军,在冲击中军军阵之前,终于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引流往两侧,这才不至于将中军一举击垮。

    此刻的史可法大感左右为难,进退不能。一方面,他的前军已经攻入将乐县城,那么他们的中军就绝对不能撤退,否则等待那些进城将士的下场将不言自明。而如果不撤,郑军数万偷袭大军,一旦悉数碾压过来,他们一样在劫难逃。

    想到这里史可法苦笑了一下,就算他此刻下令撤军又能如何呢?可能这撤军的命令一下,所谓的撤退在眨眼间就会变成毫无节制的溃逃,而他的所有人马也将在溃逃中被对方斩杀殆尽。

    更让史可法精心的是,从顺昌到将乐的这一代,仅有一条狭长的平整地带,对于大军的撤退或者溃逃也好将极为不利。而郑森的人马正好可以一路沿着这条狭长地带,追击残兵。

    忽然,只听左翼方向也传来了郑军震天的喊杀声,史可法身边的几位参将听了一阵,立刻脸色大变。原来对方竟然与之针锋相对的阵阵呼喊着“生擒史可法!生擒史可法!”

    史可法不明白郑森因何忽然会调转刀口冲官军开刀。但是,他立刻就明白了,自己希望以郑芝龙来牵制李信的策略已经彻底失败,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说是他从一开始就判断错了形势。

    到了此时此刻,他猛然间意识到,郑芝龙和李信之间的关系似乎已经势同水火,双方是个非死即生的局面。也只有这种解释,才能解释郑森的反常行为,此人甚至敢于冒着天下共讨之的危险,与淮王合作,来诱杀自己,看来此人胆识的确不俗。将来,一定是李信的劲敌。

    史可法心底里甚至隐隐希望,此时此刻与郑森对阵的是李信的三卫军,他到想看看,两强相遇究竟谁赢谁输。不过史可法很快就被几个参将拉下马来,“部堂,对方有弓箭手专门射杀我军主将。马上待不得了!”

    擒贼擒王,郑森使的好策略,不过也正是这个提醒,让史可法骤然间醒悟,郑森敢于公然袭击自己,打的主意就是将自己和一干知情的官员悉数斩杀灭口。顿时之间,他只觉得浑身一片恶寒,如堕冰窟。

第八百三十六章 传闻惨败

    十一月,天上已经飘起了稀稀拉拉的雪花,李信来到杭州已经有半个月,三卫军平蕃舰队与郑家水师也仍在对抗之中。这一日,亲兵忽然匆匆来报,同时又将一封南京递送而来的急递,双手捧在李信面前。

    “大将军,南京急递!”

    李信放下手头的公文,抬眼正望见急递封口处的红色羽毛,而三卫军中传讯约定俗成的规则是,红色羽毛为告警,绿色羽毛为捷报。而李信在此前的急递中从未见过使用红色羽毛,今日一见之下还以为自己眼睛花了,看错了颜色,但等他将急递拿在手中时,这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一边拆着封口,他一边在揣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南京方面有米琰等人坐镇,其余各方又多有牵制,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而江西与南直隶西部的形势也趋于稳定,黄梅贼已经成为强弩之末,此处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不大。

    那么剩下的也只有江北革左五营有可能趁机渡江,但长江天堑并非儿戏,以革左五营的实力,想要轻易侵入江南,也是痴人说梦。很快,李信将这封公文打开后捧在手中,才看了几眼,面色顿时就是一变。

    他万没想到,出了问题的地方,并非是自己想到的那三种可能,而是另一外一处他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

    史可法在福建全军覆没,其本人也生死不知,淮王军声势复起。同时,张石头所部掷弹兵营大败,目前也已经处于失联状态。而这份急报则是来自江西南部与福建交界处的地方官员,由于不敢深入福建,所以他们所侦知的情报也极为有限。但两军大败的消息却是切切实实,而且淮王在福建西北山区大张旗鼓,甚至大有声势杀回江西来。

    因此,江西一部分地方官请求南京立刻派兵援助。

    米琰另一封书信同在急递之中,言及此事并未在南京官场公开,知道张石头在福建惨败消息的仅有他一人而已。由于这件事太过让人震撼,他又不敢擅专,只好请示李信该如何处置。

    读罢书信,李信罕有的陷入了沉思,三卫军自出世以来未尝一败,对于并进福建,他也与几乎所有的三卫军将士一般,充满了信心。但是这则消息却无情的打碎了他们的期望。

    李信一开始还怀疑是否当地地方官情报有误,但很快又有南京方面转来的饶州府军报,经过再三确认,已经确定证实,福建大败,史可法与张石头均失去了踪迹。驻扎饶州府的大军行辕也无法与之取得联系。

    由于地方初靖,很多府县都人心不稳,饶州行辕也请求派得力将领坐镇,以防备不测。

    李信当即致信南京,使其向驻扎在南直隶西部府县的程铭九传令,立即率军入江西稳定大局,切不可使后方再生乱。

    就在李信眉头紧锁的当口,牛金松一脸兴奋的急吼吼而来,一进门他就立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