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请问,小的一定句句属实!”

    “这些年来,你们身上背了多少我大明军民的性命?”

    ……

    两个二鞑子愣在当场,本以为他会问一些关于军情方面的问题,哪成想问的竟是这个。两人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如果说手上没有人命那才是骗鬼呢,弄不好惹怒了明军主将再被一刀砍了。可若是照实说,这些年,尸山血海里滚过来,谁手上没有个几十条人命?

    李信原本也没想等他俩回答,又继续说道:“姑且算你二人每人手上有一百条我大明军民的人命。”

    俩人傻眼了,既不敢承认,也不敢否认,就算真有几十条人命也不够一百吧,这明军主将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孔有德也觉得纳闷,李信这是要玩什么花样,此人平素里不苟言笑,也不像是随便会拿人开涮的人,更何况又是大敌当前,就在胡乱揣测的当口,李信继续说道:

    “只要你二人从对面的鞑子甲兵中劝降二百之数,我李信敢用项上人头担保,你们从前的罪孽便一笔勾销,我还会保你们在我李信的队伍中加官进爵。如何?”

    这一番话将在场诸位听的目瞪口呆,不但孔有德,连张石头在内,都觉得李信这个提议很不靠谱。

    “小人不过是小小的甲兵,他们又如何能听小人的?”其中一人求饶道。

    李信冷笑:“你堂堂一个汉军旗佐领,说出的话岂会没有分量?”

    “这……你……”

    那二鞑子结巴了半天一句话也没嘣出来,李信又是一阵冷笑。

    “你是想说,我是如何知道你是汉军旗佐领的吧?是这靴子出卖了你。”李信一指那鞑子腿部,“虽然你身穿甲兵军装,但靴子却是只有佐领才可以穿的。”其实,这也多亏了李信曾在清军大营中住过一段时日,陆九还亲自向他炫耀过汉军旗佐领的军装,其中就包括不同于普通士兵的靴子。

    说罢,李信回头大有深意的看了孔有德一眼,吓得孔有德脖子一缩。

    李信不再理会目瞪口呆,自认大祸临头的两个二鞑子,而是命人从附近装满货物的大车上找来几块木板,又从百姓中找出几个会木工活的匠人,提了一些要求,几个木匠片刻功夫便做出了几支奇形怪状的物什。

    此物一端紧窄而另一端呈发散状逐渐扩大。

    这其实是李信仿照喇叭做出的简易扩音器,几支简易扩音喇叭被扔在两个二鞑子面前。

    “你们两个一人一支端起来,大的一端冲着战场,窄的一端对着嘴,我说一句,你们就要喊一句明白吗?”

    李信说的没错,那人的确是汉军旗佐领,一直装傻充愣希望能蒙混过关,哪曾想竟被明军主将一眼识破,再不敢耍花样,只好乖乖的举起地上那奇形怪状的物什。

    “对面的汉军旗兄弟们听好了,孙阁老昨夜火烧高阳城外清军大营,多尔衮烧死于营中,恭顺王孔有德被俘,喊!”

    说道最后一个喊字,李信加重了语气,两个二鞑子不由自主的一哆嗦,跟着复述了一遍。

    “没吃饭么,放开了喊,谁喊的声音小了,我割了他舌头。”

    李信这番话果真奏效,两个二鞑子破锣般的嗓音在整个猪笼河谷上空回荡。李信又将一支扩音喇叭踢到孔有德面前。

    “孔兄也配合一下吧!”

    孔有德一点废话都没有,俯身捡起扩音喇叭,冲李信咧嘴笑道:“李将军,俺该如何喊?”此时此刻孔有德对李信的称呼又换做了将军。李信如此一番做派绝不是马贼能够做到的,他既然打起了大明朝廷的旗帜,想必心志必然不低,再叫头领就不合适了。

    “孔兄多智多谋,还用我李信聒噪吗?”

    孔有德嘿嘿一笑,有样学样对着那奇怪的物什放声喊了起来。

    “我是孔有德,我是孔有德!适才马佐领说的没错,多尔衮被烧死在大营里,我孔有德也做了李信将军的俘虏,明廷大军已经南下,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投降,另一条是赶紧滚蛋!晚了就是死路一条!”

    大雪骤然停下,天边竟然露出了泛着红光的太阳。

    汉军旗佐领以上的军官们,多多少少都识得孔有德,双方距离不足两百步,有眼尖的鞑子仔细辨认对方那人,依稀有**分便是孔有德。

    几次三番喊话下来,鞑子队伍里似乎出现了小小的骚动,也不知是否李信的攻心策略起了作用,但那些四处屠戮大明百姓的鞑子小分队却已经停止了杀戮,乱哄哄的聚集在一起。

    见到如此情形,李信几乎已经可以确认,对面十有**都是二鞑子,这些人的士气和纪律与真鞑子比起来都相去甚远,否则卢象升率领的大明官军岂不是败得太冤了!

    谎称多尔衮死于火烧大营之中也许过于骇人听闻,但孔有德身为恭顺王竟然被活捉那也是不争的事实。汉军旗中认识孔有德的不少,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确认,那必然会动摇鞑子甲兵的军心。此时把孔有德拿出来临阵现身说法的威力不啻于一门红夷大炮。

    孔有德倒是玲珑剔透,对于自己的被俘丝毫不觉得难为情,放开嗓子又没完没了的喊了一通。那俩二鞑子面面相觑,再不用李信督促,也争先恐后的喊了起来。

    鞑子甲兵内部似乎真的乱了套,李信不再犹豫,立即命令掌旗军卒:“火枪右队前进!”

    话音未落,令旗变幻,整个右队在各哨官的口令下缓缓动了起来,口中“喝喝”喊着号子,拴在木桩上的战马群则被渐渐甩在身后。火枪兵列队前进,以前在高阳城中的时候没少练习,但总走不过百步,三列横排就会乱的混成一排,这次当也不例外。

    但无论如何,火枪右队突然向前行进又在面鞑子军阵中造成了一定的骚动。

    李信默数着步数,紧随其后。

第四十章 百姓复仇

    再说曾敢,眼见李信麾下士卒缓缓向前,直奔鞑子而去,顿觉热血沸腾。此前他只见到过大明官军被鞑子撵的到处都是,何曾见过敢于主动攻击的明军?如果当初驻守在自家县城的官军没有弃城而逃,如果过路北上的明军能够帮一把手,自己和这阖县的百姓也不至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他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正踌躇间一名李信身边的军卒奔到他身边,将一块木牌递上。

    “这是俺们教习叫俺送来的。”

    曾敢一直纳闷,这些人为何喊李信教习,但大敌当前也不及细想,接过木牌,只见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六个红色大字。

    “组织百姓助威”

    六个大字让曾敢豁然开朗,此时此地已经聚集了不下万人的百姓,如果组织起来跟在李将军身后以壮声威,鞑子们没准就吓得不战而逃。

    “父老乡亲们,请听曾敢一言……”

    曾敢一旦说话,在这些本乡本土人面前似乎有着不小的分量,李信从旁观察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才令他帮忙协调百姓。此时,李信已经打算速战速决,时间拖下去,对他们只会越来越不利,万一附近有鞑子的军队闻讯赶来,自己辛辛苦苦才取得的优势将荡然无存,甚至能否全身而退都在两可之说,就更别提带走这些可怜的大明百姓了。

    事实证明,李信的揣测是对的,曾敢没有让他失望。百姓们历来都有从众心里,万事都需要一个挑头之人,曾敢做了这个挑头人之后,先是他身边那些熟识的,连日来共同受罪的几百人跟着呼喊,率先站在了李信火枪右队的身后,随之一同前进。一边前进,口中还随曾敢嘶声喊着:

    “杀鞑子,报血仇!”

    六个字一经喊出,闻者无不热血沸腾,试问在场的百姓哪个不是和鞑子都结着血海深仇?这种情绪一旦出现,就像瘟疫一样在民众中间扩散开来。

    “杀鞑子,报血仇!”

    喊杀之声竟是一lang高过一lang,从百口同声到千口同声,直至万口同声,有如海lang一般,一lang高过一lang,一lang盖过一lang。不过眨眼之间,整个河谷都沸腾了。

    连火枪右队的军卒都深受感染不自觉的跟着四声怒吼。

    “杀鞑子,报血仇!”

    随着声lang阵阵,火枪右队一步一步向前推进,鞑子甲兵似乎因此备受压力,骚动的范围也更大了。始终游荡在外围的骑兵则试图维持秩序,但很快就被卷入其中不得脱身。

    鞑子们终于阵脚大乱。

    李信仍旧一步步数着,九十步,一百步,一百一十步……五十步,数到五十步时李信吹响了口中鸣笛,各哨官立即喝令本哨军卒止步,找齐队伍,重新排成三列横队。

    火枪右队乱哄哄一片之时,李信没等他们排成三列,而是直接命掌旗军卒挥动令旗,全体立定,开火!

    火枪兵们放弃重整队形,按照流程压火绳,举枪,瞄准,队长鸣笛,扣动扳机……。数百颗弹丸夹着百姓的嘶吼悉数射入了鞑子阵之中。

    与此同时,浓烈的硝烟在战场上弥漫开来,遮蔽了一切人与物。

    李信拔出腰间雁翎刀,振臂一呼:“收枪,抽刀!跟我冲!”

    这一回李信不是跟在队伍后面数着步数,而是率先冲了出去,张石头觉得不妥,想拦住李信,却是晚了一步。李信身为一军之主可不能出现任何闪失,一旦有个意外好歹,后果将不堪设想。

    百姓们也不甘落后跟着一拥而上,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如曾敢一般赤手空拳,竟也都争先恐后,有些人甚至冲到了火枪右队的前方。

    一时间,整个战场上分不清谁是军,谁是民。此情此景让李信想到了一个词语,全民皆兵!

    百姓们可以是任人宰杀的小绵羊,但也可以是围攻猎物的群狼,关键在于他们是否有着一个坚定的心念,正如此时的百姓在心中在行动中呼喊着复仇。

    亲人的惨死,连日来遭遇到非人的虐待,在李信给了他们一个合适的突破口之后,不可遏止的爆发出来。此时此刻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的爆发了!

    火枪右队仍旧有条不紊的一步步向前推进,但百姓们则不然,他们嫌官军走的太慢,一个个跃了过去。不知何时,他们的手上已经多了锄头、砍刀、斧头、甚至是木棒,总之一切可以用来击打的物什都被利用了起来。

    区区三百人的火枪右队转瞬间就淹没在了人潮之中,如一叶轻舟般随lang摆动……

    鞑子甲兵本就士气跌入了谷底,又自家乱了起来,面对排山倒海般呼啸而来的明朝百姓,竟然不知是该抵抗还是立马逃走。他们完全被惊呆了,一个时辰前还被驱赶着如牛马般的明朝百姓们,此刻竟然如狼似虎的扑向了曾驱赶他们的人,身份上的突然转换让很多人都转不过这个弯子,行动上就慢了许多。

    如此一耽搁,想再撤退出河谷却是来不及了。暴怒的百姓们终于如猛烈的潮水一样拍卷过来。砍刀、斧子、锄头与手持利刃的甲兵对抗丝毫部落下风!

    终归是人多占据了绝对优势,杀红眼的百姓们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鞑子甲兵毫无还手之力。最先倒霉的便是站在最边缘的甲兵,即便个人再勇武,终究双全难敌四手,各式武器招呼上去,立时便被砸到在地,血肉模糊。

    然后便是一场没有任何战术阵型,没有任何指挥套路的混战,鞑子甲兵们开始还能凭着利器招架几下,但随着混战的展开,连钢刀都劈卷了刃,刚刚格开一把锄头,一柄斧子就已经没有任何征兆的砍在身上……

    一个时辰之后,太阳彻底没入远处的地平线,北风卷过,雪片又呼呼啦啦的随之落了下来。暴怒的百姓们终于平静下来,河谷中血流成河,但终究是再没一个鞑子能够活着站在此间。

    近千鞑子被悉数砍杀而死,全军覆没,同样百姓们杀敌一千亦自损二千,甚至有可能更多,每具鞑子尸体旁边都至少躺着一具或是两具百姓尸体。

    曾敢在这场**式的战斗中活了下来,此战他亲手毙掉了两个鞑子,殷虹的鲜血染透了他的单衣,他甚至能清晰的感受到双手还在不停的颤抖。大胜之后,没有意料中的欢呼,也没有全歼鞑子的喜悦。

    战场之上,竟然断续传开了哽咽与哭泣。

    李信将曾敢叫到身边,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他。谁知曾敢却大摇其头。“万万不可,将军若是离开,这数万百姓岂不是刚脱离虎口,又要堕入狼窝吗?”

    数万百姓集中在一起目标过于巨大,今日全歼鞑子固然有巧合的成分,也因了这些人都是二鞑子士气不壮,而此前的行动又扰乱了他们的军心。倘若有鞑子闻讯赶来,这么多的老弱病残聚集在一起,简直就是一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