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凭外形判断,这些陶片很显然此前当是完好的陶罐,但在大伙高温的作用下已经悉数碎裂,看不出先前究竟装过什么。对此,顾十四不动声色,令人上前去查看粮仓的烧毁情形,结果令大家沮丧至极。

    火势由外而内,最终烧毁了绝大部分粮仓的顶部,由于大雨倾盆而下,这些被烧毁了仓顶的粮仓已经失去了防雨的作用,所以这些经历了大火蹂躏而还未来得及烧毁的粮食,便又被雨水所无情的摧残。

    粮食进水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这意味着,被水浸泡过的粮食如果处置不及时,将因为霉烂或者发芽等原因而无法食用。如果这些粮食最终无法食用,那么烧毁与没烧毁又有什么区别呢?

    看着还在他身后发呆的卢金吉,顾十四焦急的催促着。

    “卢老爷不赶快令人点验损失,晾晒被水浸泡过的粮食,还愣着作甚?”

    卢金吉忙不迭点头,他哪里是在发愣,而是在担心顾十四是否已经发现了黑衣人放火焚毁粮食而留下的马车残骸和陶罐碎片。幸好顾十四在检视了一圈之后面色如常,他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才隐隐稳当了下来。

    与此同时,别装之外传来的整齐划一的踏地之声,顾十四明白,是三卫军的人来了,不过确实来晚了一步,大火已经被一场瓢泼大雨所熄灭。来的并不是三卫军老营的第三步战营,而是打下太原之后以降军和流贼为基础,打乱次序之后重新组建的新营。

    带队的营官正是此前屡次三番投降反复的于海,他自投了李信之后,日子过的再没有以前滋润,整日间憋在城外兵营里搞训练,弄的他一度都起了当逃兵的念头。不过投了官军和在刘国能手下当头目就不一样,现在他经李信一手提拔已经是正六品的把总,身份之别天差地远,若是就此还乡,当算得上是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对得起祖宗了。这类幻想成了他赖以坚持下来的精神支柱,还有一点,他发现竟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适应了三卫军的生活与分为,这里没有强取豪夺,没有以上欺下,更没有克扣军卒饷银的军将。

    当然,在刘国能军中时他们是没有饷银的,唯一得到的承诺是,每破一城,容许他们敞开了抢,敞开了睡娘们,贪财好色人人皆如此,他还睡了不少大户人家老爷的小姐,甚至连官员家的妻妾亦曾一尝滋味,直到现在每每回忆起来,还不自禁的沉醉在那残忍的温柔乡中,难以自拔。而那些烧杀抢掠的日子,他其实并不觉得痛快,时间久了反而睡不着觉,每夜总觉得有厉鬼来找他讨债。

    与此前相反,到了三卫军以后,再也用不着烧杀百姓以充军饷,随着再也睡不得富绅老爷家的娇娘子,但却吃的香,睡的香。自此之后,再也不用担心恶鬼讨债。

    他唯一的心结就是总有人拿他此前反复投降的经历所取笑鄙视,认为这样一个没有节气没有骨气之人是三卫军的耻辱,三卫军中不该容留这样的懦夫和叛徒,但李信却执意将其留了下来,不但留了下来还一手提拔他做了一营的营官,升为正六品的把总。

    于海夜半之时总在想,如果再遇到危急时刻,自己能够战胜内心的恐惧而坚持到底吗?一连数次他都没有答案。

    但想到世事无常却总是唏嘘起来,两年之前他还是个差点饿死的逃难之人,一年前他便已经是流贼中的一个小头目,而如今又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军将,这是此前任何时候都不曾想到过的。

    眼前这个顾十四就是诟病他懦弱没有气节那些人的其中之一。每每为难与他,令他吃了不少苦头,不过后来顾十四被调离了步战营,这种情形便大有改观。

    在步战营所有营官里,此人亦是最为大胆,最喜欢冲击规则的不安分之人。开始于海还试图与其据理力争,可后来听说此人在加入三卫军之前,还曾与大将军李信做对过,甚至差点得逞的这个消息后。每逢遇到此人便退避三舍,忍让至极,只是没想到山不转水转,在此人离开步战营之后,居然又在此地遇上。

    于海见到是顾十四以后,心头莫名一阵狂跳。他对顾十四还是一如既往的恭敬,不敢有分毫造次。

    “营官于海,奉命领第四步战营前来支援救火!”

    顾十四点头,正眼也不瞧他。

    “你们来晚了,参与善后吧!”

    简单的一句话,便不再与于海有任何交流,于海暗骂了几句,牛什么牛,老子早晚有一天要骑到你脖子上去,看你到时候还敢如此不!等他进入别庄之后,便被其中的惨况所震惊,林立的粮仓焦糊一片,空气中充斥满了不知名的烧焦味道。

    当务之急,第一点是确认不会再有明火复燃,接下来便是将没有烧毁的粮食尽可量的抢救出来,都是农民出身,他当然知道粮食浸水后,问题的严重性。

    可于海很快也如顾十四一般,发现了现场的一些蛛丝马迹,但与顾十四不同,干惯了烧杀抢掠的他几乎可以立即判断,这场大火绝不是自然引起,而是人为造成的。

    兹事体大,是谁竟敢公然烧了如此之多的粮食,这不是作孽吗?他本想找顾十四禀明此事,但是突然又想到最近卢金吉正在与大将军较劲,又是杀人案,又是罢市,还有纵火案,等等不胜枚举,难保这不是三卫军中有人在泄愤报复。想到此处,他看了一眼面色凝重的顾十四,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便让他有些难于理解了,亦或是说迷惑了。

    只见顾十四几步来到他的身边,压低声音道:“我怀疑有人纵火,现场要保存好,让你的人封锁别庄,不相干之人悉数驱离,粮食的抢救工作你开个头,后续我会让卢金吉派他的人来,毕竟财产是他的,咱们没必要全替他做了。”

    难道纵火之人不是他?

    于海下意识的回答:“标下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别装粮仓乃人为放火!”

    顾十四抬眼皮瞅了他一眼,惊讶道:“你是如何确定?”

    于海有些尴尬,烧杀抢掠之事毕竟不光彩,说出来更得遭到此人的鄙视,但又不能不说,只好含糊其辞。

    “标下以前在闯逆军中,见多了杀人放火,与此间情景一般无二!”

    顾十四点头,不再发话,只让于海守住别庄,不许不相干的人随意进出。

    “那卢金吉呢?他算不算不相干的人?”

    顾十四翻了他一眼,反问道:“你说呢?”

    卢家别庄失火当天,太原府和提刑按察司联合调查了此案,宣布此案乃天干物燥,自燃而起。听到一府一司的联合调查结果之后,卢金吉不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精神压力更加之大。

    官府虽然不追究这一回的纵火之罪,但自此以后他在某种意义上却算是彻底丧失了自由,成为那黑衣人背后庞大势力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与走狗。

    其实,卢金吉心底里已经隐隐猜到了那黑衣人的来历,他虽然贪钱贪权,却从未想过要做汉奸,如今稀里糊涂的被逼上了梁山,如何能叫他甘心?

    想来他这后半生不会再有安稳觉睡了,可他更加忧心的是,卢氏上上下下几百口子人的将来。

    不过,很快便有另一则消息使他彻底陷入了恐慌之中,他安置在别庄的眼线,获知了一则重要的秘密。

    “官府已经怀疑是人为纵火,小人亲耳听闻那几个三卫军的军将在私下里议论!”

    甚?卢金吉目瞪口呆!紧接着又不寒而栗,他立即便明白了,官府如此做,当是想稳住他们然后……

第三百四十三章 转折再起

    一想到自己上了贼船,卢金吉不觉遍体生寒,痛恨对方的卑鄙,却完全忘了自己的贪欲与权欲。而此时,让他焦头烂额的不单单是这一件事,连日来累积的不利事件,使得他所面对的局面已经大为紧张,罢市究竟还能否进行下去,儿子被抓了如何才能救出来,大批的粮食被烧了,损失如何能降到最低……

    左思右想之下,卢金吉似乎又抛开了此前的疑虑与纠结,毕竟很多事都没有证据,黑衣人又不会蠢到被李信抓住,何必承担了本不该由他承担的心理负担?

    筹谋了整整一夜的卢金吉,叫来了心腹,详细叮嘱一番……

    当李信得知粮食被烧,第一时间便警觉起来,这等事他不会去做,卢金吉也未必会去做,对他而言这些粮食将是数以万计百姓户口之物,而对于卢金吉则是白花花的银子,谁可能将此付之一炬呢?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可三卫军此时却毫无头绪。

    李信并没有责备顾十四,而是让他全力追查此事背后的真正阴谋者,他已经隐隐的感到,或许太原城中连日来的动荡,如罢市,纵火等也未必没有那些人的影子。

    所以,事到如今罢市必须停止,秩序必须恢复,老天留给太原城的时间不多了,时间进入六月份以后仍旧滴雨未下,虽然有了火力提水机为基础的灌溉系统,但终究是对地里麦子帮助不大,这个麦收时节的绝收,几乎已经成了定局。

    他更担心别庄粮仓的粮食,究竟被烧毁了多少,还有多少能用。可经过筛选之后,得到的结果却让**失所望,超过八成的粮食因为烟熏和水浸已经无法食用。就连剩下的不到而成粮食……

    想到此处,李信的大脑突然有些短路,不是自年后便滴雨未下么,可昨天明明是下了一阵暴雨,而且还因此浇熄了一场蹊跷的大火……

    就在李信为这场暴雨感到奇怪的同时,那场大雨已经成了太原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的奇迹。老天终于还是开眼了,昨天的那场大雨是否将意味着山西的旱期将要结束?激动与兴奋交织在一起,竟酝酿而成了一股躁动,在太原城中隐隐的酝酿着。

    照顾躁动既隐含着对罢市的不满,同时还参杂着对前景的展望。因为就在今日一早,太原府颁布政令,下令所有商铺一体复市,同时宣布公审卢家大公子。

    第一则政令商人们并不甚在意,但对于第二则,却都伸长了脖子静候审判。因为审判的结果,将直接表明这一轮交锋的成败,如果卢家大公子的罪名成立,城中商户们就再也不用惧怕卢金吉这只已经没了牙齿的老虎。

    只是接下来的局势的发展却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直如看了一出转折惊人的大戏。

    卢金吉分别向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太原府甚至连山西总兵府在内,状告三卫军前营官顾十四带人放火烧毁了他别庄的粮仓,以泄私愤。并且人证物证,一样样的摆了出来,只让人觉得此事大有可能是真的。

    事实上,山西布政使刘令誉在得知卢家别庄粮仓被烧的第一时间里,就已经在怀疑此事背后在有李信推波助澜,可万万没想到卢金吉这厮也真胆大妄为,就敢豁出来撕破脸。

    按照常理揣度,卢金吉是万万不会烧毁自家粮仓的,就算有以此栽赃陷害的可能,但以二十多万石粮食为代价也未免太大了,更何况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绝对是下下策。

    所以,当卢金吉派人来承递诉状的时候,在刘令誉心里当即就坐实了李信的部下泄私报复的可能性,并再一次向李曰辅借锦衣卫一用。

    这回李曰辅却不愿意痛快的掺合进来,他认为眼下的局面仍旧难以确实,卢金吉表面上占尽了道理,可他总觉得有些破釜沉舟的味道,他不愿意卷入太原城的内斗中来,成了马前卒,牺牲品。

    “不是为兄拒绝,实在是形势不明朗,你我兄弟此时不宜搅合其中,只要坐着喝茶看戏就好,难道忘了此前抓捕李信麾下那姓牛的队官,吃了多大的鳖?”

    李曰辅的心态可以理解,他只是传话的上差,该办的事办完了自然就可以离开返京。而刘令誉不同,他恨不得抓住一切机会来打击李信,以此多会本该属于他的权力。

    李曰辅又是一盆冷水浇下来。“难道刘兄忘了高时明的警告吗?”

    高时明曾亲口警告刘令誉,卢金吉与北人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暗示他不要参与其中,他也因此放了牛蛋,还生生受了牛蛋的奚落。此事,他如何能忘了?

    “此一时,彼一时。此番与上回决然不同,卢金吉就算就北人有勾结,也断然不会为此就烧掉了几十万石粮食。别忘了商人谋利,即使他与北人合作无非就是想求利,如此之大的牺牲,没有人能够承受的。只要迅速抓捕顾十四,审出真相。到时候李信那厮有口难辩,李兄再具实陈情圣上,便是大罗金仙也救不了他。”

    在刘令誉苦口婆心,几次三番的劝说下,李曰辅终于动心了。答应配合刘令誉的行动,但却有一个条件,必须先与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