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刚刚还情绪高涨的黄胜神色却陡然一黯,“此番去直隶山东收购粮种,小人还得着一个消息,恐怕与咱们山西有关碍!”

    直隶山东的消息能碍着山西什么事,李信让他直言。

    “据闻,北方下来了很多粮贩子,大肆高价收购粮食,连种粮都不放过,价格高的离谱,囤粮的大户们都趁机狠狠的发了一笔横财,连带着咱们收购玉麦种子都比预算多花出了五成的银款。”

    郭师爷虽然在瘟疫逃难前只是个师爷,但仍旧自诩读书人,对满口言利的商人都不屑一顾。

    “无非是无良奸商准备囤积居奇,好发上一笔国难财!”

    对于郭师爷话语中的敌意,黄胜只报之一笑。

    “依小人判断,不只是国难财那么简单,囤积居奇只要是低价买进,而高价售出,那些粮贩的价格已经高的离谱,即便待灾荒时成倍出售,所得利润亦有限的很。而且如此明目张胆的扰乱行市,一般的商人可不敢如此胡为!”

    李信听出黄胜话里有话,刚想问他重点,田复珍却脱口道:“难道和鞑子有关系?”

    把北直隶山东的粮食收购一空,等饥荒来临之时,便是大罗金仙下凡都回天乏术了,一念及此李信竟出了一身冷汗。

    黄胜却道:“是不是鞑子,小人不敢肯定。但有一点却是八。九不离十。”

    “甚?”李信问道。

    “这次在幕后策划收粮的当是范永斗无疑!”

    郭师爷当即怒道:“这厮活腻了?就不怕朝廷收拾他?”

    黄胜却又是一笑:“用不着朝廷收拾他,咱们大将军早就已经将他收拾的半死不活了!”

    这话还要从去岁入冬说起,年前搞出的检查站没收了诸多财货,但毕竟没使家大业大的范家伤筋动骨。还指望着开了春,买通边地守将后,又可以大捞一笔,谁知李信平乱有功升任山西镇总兵,又实际掌控了山西的军政财税大权,对拒不配合联合商社的晋商课以重税。

    这对以山西为大本营,盐铁皮革为主要商货的范永斗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黄胜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范永斗的现状,又看了一眼郭师爷。

    “常言说,断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范永斗与咱们大将军算是结下了死仇,为了不被困死,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全面倒向关外的建奴!因此,他大肆高价收购粮食的用意,实际上是十分可疑的。”

    黄胜这一番分析,鞭辟入里,李信听的却是心惊肉跳,如果此言确实,倒像皇太极在下一盘大棋,与之相比自己搞的什么建奴大借款,反而显得小家子气了。

    很快,黄胜便又给李信泼了冷水。

    “建奴大借款的计划,恐怕也进行不下去了,咱们计划着从建奴手中借款二百万两,而据小人所知,从关外经塞北出来的银子总计约合七十万两,这其中还包含被抢走的二十万两,也就是说只有五十万两真正到了咱们商社的腰包里。刨去投入到玉麦种子和场矿的银款之后,已经所剩无几,甚至在账面上的开销,比这还要多上一些。小人将到太原,本想到了城中在做汇报,此刻便都一并说了!”

    从黄胜口中说出的这些信息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李信突然有种预感,在大明和满清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看不到战场的厮杀已经拉开了帷幕,而这场厮杀的筹码则是大明黄河以北近千万的百姓。

第三百零三章 火力提水

    一行人又是长时间的默然不语,在田间地头走了一遍,入眼处尽是干结板硬的土地,农民们依旧满怀着希望在进行播种前的翻耕,李信首先开腔打破沉默。

    “无论如何,这田也要种下去,确保在秋收时能有收获,每粒种子能多打一颗粮食,这上万顷田下来,也能多出不少。”

    田复珍也好,郭师爷也罢,连黄胜都没搭腔,很显然,李信又说了外行话。最后还是黄胜自持与李信关系非同一般,直言道:

    “如果还不下雨,别说多打一粒粮食,就连这种子播下去,能不能出苗都很难说,弄不好要绝收!”

    李信闻言又是大惊,又扭头去看田复珍和郭师爷,那意思是在向两个人确认,黄胜所言是不是危言耸听。而田郭二人却没有出言否认,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将他看得气不打一处来。

    “有甚好吞吐的,有话都直说,都火上房了还穷讲究个甚?”

    田复珍点头,算是默认。

    李信很是火大,之前听田复珍和郭师爷你一眼我一语,似乎玉麦只要种下去,就能等着出粮,压根就没提要绝收的事。若不是黄胜直言不讳,他这农事的外行人恐怕还要一直被蒙在鼓里。

    一时间,李信没了再走下去的兴趣,他打算现在就去太原西的煤矿,将今天的行程尽快走完,他要好好筹谋一番即将到来的危机。在这种危机面前,李信第一次感觉到了人类的渺小,在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里,几场雨水往往就决定了这一年来百姓能否过的安生,甚至多一场雨,就能少饿死多少百姓。

    黄胜得留下来,还要继续处理之前未完成的工作,而田复珍和郭师爷则继续陪着李信前往煤矿。两处地点相距不远,骑马也就半个时辰的功夫便可以赶到。

    临近矿场,入眼的色调也为之一变,由土黄色逐渐转成了黑灰色,好像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煤灰。离着很远,就听砰砰啪啪之声有节奏的传了过来。

    这让田复珍和郭师爷以及随行的亲兵们都一阵紧张,如此密集的放炮之声让他们弄不清楚情况。而李信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熟悉之感,这甚至还让他产生了不真实的错觉,这种声音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明朝。

    随着距离矿井越来越近,这种有节奏的巨大也越来越像,田复珍和郭师爷也逐渐明白,这并不是在放炮,却好像一种气流急剧溢出产生的啸音。

    转过山包,大伙便如进了另一重世界般,整个矿井区到处弥漫在一片烟雾缭绕之中。浑身漆黑矿工们似乎对这种声音颇为畏惧,忙碌奔波之时也都有意无意的远离烟雾最浓重的地方,与此同时,一斗斗的煤被矿工推拉着送往不远处的煤堆。

    巨大的噪音已经使得人们近在咫尺,也难闻说话之声。烟雾缭绕之中,一处处古怪的建筑若隐若现其中,一行人好奇的走了过去,只见拔地而起有两面砖墙,中间隆起了一座穹形的砖砌火炉,有近一丈之高,炉顶则是个超大号的类似铁桶一般的东西,亦足有一人多高。一根巨大的木质摆臂由中线处架在其中一面砖墙之上,随着有节奏的呼哧声在往复摆动。

    众人再仔细观察才发现,木质摆臂炉顶那一侧还有一根铁链与炉顶上的“铁桶”相连。而另一端同样也有一根铁链连着类似“铁桶”,亦或是说“铁管”一样的东西,这铁管便于矿井口直深入地下。

    随着摆臂的上下来回摆动,矿井一侧的铁桶桶壁的开口里便立即涌出了一股黑漆漆的污水来,流入事先挖好的水沟,排往远处。

    李信久久沉浸在震惊之中,心潮起伏澎湃,不顾呆立在当场啧啧称奇的随行人员,便直奔而去想要近距离直观的观察一下这庞然大物。

    却冷不防被一个满身黑灰人拦住,一张嘴是生硬的汉话,声嘶力竭的在李信耳边吼道:

    “大将军不可靠的太近,这东西很不稳定,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有炸镗的危险。”

    这个满身黑灰的人正是与海森堡同来东方的艾伯特医生,不过此时此刻的他,哪里还有半分医生形象,已经彻头彻尾沦为了一个矿工。

    李信并不坚持,他知道这种东西当时没有标准的泄压装置,铁桶内的压力到了一定程度如果得不到泄压,不爆炸才怪。于是,跟着艾伯特往远处去。一行人这才反应过来,也跟着李信去了。

    走了约里许路的样子,那中隆隆泄气的声音仍旧鼓荡的人耳朵生疼,即便进了屋子里仍旧难以忍受,但总算可以正常的说话了。

    李信问艾伯特,这东西是如何搞出来的,艾伯特则一脸的得意。

    “这种提水的装置,在小人的家乡,遥远的神圣罗马帝国,很多煤矿都有与之类似的东西,以火力提水也很早就有人研究。不是小人吹牛,咱们煤矿这提水装置当属首例能够稳定运行的火力提水机。”

    艾伯特的语言已经与时下的中国百姓一般无二,在诸多大人物面前,时时刻刻言毕称小人,草民。

    李信万没想到,他一直打算捣鼓出的东西被这个德意志人给劫胡了,但他一直受制于各种事端,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搞这些。

    “很好!艾伯特,你的火力提水机,足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艾伯特闻言又赧然道:“这还多亏了大将军阁下的提点,小人才能将这火力提水机付诸实践!”

    李信笑了,这货不但学会了时下流行的自贱其身,还学会了虚伪的谦虚。

    “不用谦虚,这功劳都是你的,本帅给你记一大功!”

    这可引起了与之同来的田复珍和郭师爷的不解,不就是捣鼓出一个用来给矿井提水的机器吗?还名垂千古,流芳百世,还要记大功,大将军是不是被即将到来的饥荒,愁得生了失心疯?

    但是想出言劝解,又觉得在这种场合不合适,只好看着那令人生厌的红毛番鬼,在李信面前极尽所能的卖力表演。

    艾伯特这回却坚持道:“的确是大将军阁下对小人有所启发,就在……”

    随着艾伯特的提醒,李信这才隐隐记起,他在阳和卫时的确曾与艾伯特和海森堡两人提及过一些这方面的东西,但都是些没经过验证的只言片语,却没料到艾伯特真是个有心人,竟将他的无意之言付诸实践了。

    李信便不在这件事上与之纠缠,又问道:“火力提水机的可靠性如何?能否大规模生产?”

    艾伯特则不假思索的道:“生产不是问题,难就难在火力提水机需要有经验有责任心的工人随时随刻看住那气阀插销,若是出了问题,产生爆炸,破坏力要远远高于开花雷和大炮!”

    说道此处,艾伯特有几分沮丧又似乎难过。

    “前些日子由于工人疏忽,两座水利提水机接连发生爆炸,死伤了不少人,还惊动了城堡里的提刑俭事大人!”

    原来张石头杀妻案期间,煤矿死伤一案,还劳动吕四臻跑了两趟,竟是由这提水机而起,也是他太过于专注张石头按,并没有将此事放在首位,交给了程铭九去处理,后来的口头报告也只是说因为出现事故而导致的工人闹事,正好又赶上陆九案发,他便没再深入了解。

    “也就是说大量生产的难度并不大喽?”

    艾伯特重重点头确认,“是的,这火力提水机几天的功夫就可以造成一座!”

    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在李信脑中成型,若是此法可行,当对接下来就要进行的播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想到此,李信的心中剧烈的跳动起来,他为这个火力提水机的及时出现而感到庆幸与兴奋,看来今日不虚此行。

    “走!去汾水!”

    田复珍和郭师爷都莫名其妙,这还没了解煤矿的基本情形,如何就又要去汾水?但是两个人对李信这种跳跃性的思维已经见怪不怪,只好与亲兵们紧随其后。

    一行人急吼吼离去,将艾伯特晾在当场,莫名其妙。

    汾水是黄河的支流之一,由北向南流经太原城之西,经过上万年的冲击,才使整个太原盆地变成了肥土沃野。望着这条过了桃花汛便迅速水位下降的大河,李信心潮澎湃,大河是孕育文明的基础,如果说黄河孕育了整个中华文明,那么这汾水则哺育了不知多少赵地豪杰志士。

    “春耕的灌溉之水就由这汾水中出!”

    一行人莫名其妙,郭师爷则不以为然:“别说现在汾水水位下降,就是河水丰沛的时节,想将河水引出去,挖沟修渠又要耗费多少人力和时间?”

    而田复珍似若有所思,沉思有倾后,脱口道:

    “难道大将军是想利用那火力提水机来引这汾河之水?”

    李信重重点头,表示正有此意,如果此法可行,即便老天滴水未落,又怕他甚来!除非这汾水也都干的水都不剩一滴!

第三百零四章 双管齐下

    “现在就开始!郭师爷,你来协调黄胜和艾伯特,务必用最快的速度修建一条可以成功引水的火力提水系统,修到最近的那块田里!”

    李信遥指不远处荒芜的田地。很显然,那块地里的麦苗也没能生出来。郭师爷刚想痛陈此事的不靠谱与难度,但却见大将军满面严肃,口吻亦是不容置疑。酝酿了半晌,还是没能说出口来,领命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