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门-第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府,常苑里,范安阳和王进苑分别坐在临窗的榻上,小贝和小煦及他们四叔坐在边上,逗着躺在榻上的小迪,杜云寻和杜云方正在下棋,小宝坐在他爹身边一脸紧张,他爹正在翻看他的功课,小念念和三姑娘领着丫鬟们把消暑汤端进来。

    小贝看到姐姐,高兴的举高手讨抱,小煦也跟着举手,小四怯怯的看着人没说话,小念念让人舀好消暑汤,然后才走到榻前,先抱抱小贝,然后换抱小煦,最后把小四抱满怀。

    小四高兴的红了脸,他奶娘端消暑汤给他时,还以为他病了,连忙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见无事才松了口气。

    王进苑从丫鬟手里接过消暑汤,把小贝抱在怀里,一口一口喂他喝。

    三姑娘端着消暑汤,小心翼翼的走到范安阳身边,“二嫂,给。”

    “好,三妹妹真乖。”范安阳手里已经有一碗,不过还是伸手接过,亲热的亲了她一下,让她奶娘带她去喝消暑汤。

    小煦见状,也吵着要把他的给他娘喝,还是杜云寻接过来,把他抱到腿上,喂他喝完,小煦一喝完就跑回他娘跟前讨抱,范安阳笑眯眯的把他抱起来,母子两个一起逗弄躺在榻上的小儿子。

    杜云寻看小四只顾着看人,一碗消暑汤喝了老久,便从他奶娘手里接过来,把小四抱到腿上,像喂儿子一样,喂他喝完。

    杜云启看着,心道,复常不会是把小四当儿子养吧?

    杜云方三两口就喝完汤,把碗放到一旁,低头研究棋局,小宝站到他旁边,小声的问他三叔问题,叔侄两个就着棋局小声的讨论起来。

    贺璋家的进来,看到的就是这幅和乐融融的样子。

    她笑弯了眼走到范安阳身边,低声道,“二少奶奶,春意表姑娘有喜了。”

    “真的?那得让人送礼过去。”杜云寻便问何事,范安阳说了后,杜云启对妻子道,“不用给太厚的礼,省得黄家想太多。”

    王进苑点头,便同范安阳商议起送礼的事情来,杜云启听得头痛,便招呼弟弟们,带着小辈们浩浩荡荡的往外院书房,找杜相和杜大老爷玩儿去。

    小煦和小贝大声应和,小宝牵着小四跟在父亲和叔叔们身后,小念念有些犹豫,要不要跟啊?三姑娘上来拉着她的手,“走吧!我想听祖父说故事,上回的故事说到一半呢!”姑侄两个便手拉手跑掉了。

    见她们都走了,屋里头只剩一个还不会走不会跑的小迪小朋友,他东张西望了好一会儿,小手挥挥小脚踢踢,没人捧场,他打了个呵欠闭上眼睡着了。

    王进苑伸手戳戳小脸蛋,小朋友呶呶嘴,没醒,睡得可甜了。“当孩子真好,诸事不愁。”

    “大姨母送念念回来的时候,跟你说了什么?”范安阳催促道。

    “你还真能忍,忍到现在才问?”王进苑笑她。

    范安阳没好气的道,“快说吧!怎么回事?”王进苑这才把谢老夫人去堵高大夫人车的事说给她听。

    “她儿媳妇就这样把她弄上车?那老太太没有吵?”范安阳觉得老太太肯定不会老实的。

    “谁晓得,不过有个知道厉害的就好。希望她们不要再来算计我们念念。”(未完待续。)

    ps:  谢谢古婵娟童鞋宝贵的两张月票、谢谢淡淡如流童鞋宝贵的两张月票~

第九百零九章 倒楣的使节团

    快到肃州城时,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把使节团的人淋成了落汤鸡。

    虽还是盛夏,不过对养尊处优的人来说,长途旅行多变的气候最是让人受不了。

    护卫们就不必说了,他们常年操练,要是这点雨都受不住,还谈护卫使节们?到了地头,一碗**姜汤灌下去,也就没事了。

    使节团的大小官员们都是乘车,按说外头下大雨,也没他们的事,可先让马车出事了呢?

    这场倾盆大雨使官道成为泥泞,正使的马车走在最前头,于是他的车最先出状况,轮子被泥泞中的石块卡住拉不出来,谢侍郎只得下车,让人把车拉出来。

    谢侍郎的侍从撑着伞陪在谢侍郎身边,见自家老爷似乎有些不耐烦,便建议道,“老爷,咱们是不是先到副使车上休息。”

    自家老爷的身子骨如何,外人不晓得,贴身侍从是最清楚不过的,看着健壮其实是外强中干,在家时,夫人花在调养老爷身上的心血,侍从们最是了解,几乎每天调养汤方就没断过,就连出门在外,夫人也是把药包备好,让他们一到宿头就立刻熬药。

    风强雨骤,让侍从的话显得断续不明,但只听话头,也足够谢正使知道他在说什么,正想要点头,就听到后头的谢副使的小厮大叫,转眼看去,雨幕中谢副使的马车也同他的车一样,被卡住动弹不得了。

    护卫们都快哭了!

    这是在闹怎样啊?

    前一辆马车还没拉出来,又来一辆!老天爷这是在故意整他们吗?老天爷没反应。倒是后头鲁王府跟车的人看到前头的情况,便派人在车前的路上细细查看,他们车上的东西,可不是人还能下车减轻重量,方便人抬车,要是把车上这些宝贝毁了,他们也不用回去复命了。

    另一位副使的随从见状,自也跟着学,所以他们的车都没事,唯二出状况的车。就是两位同姓谢的正副使的。这倒霉慛的,在使节团里引起不少闲话。

    谢副使自然也下了车,两位谢大人一起在雨中看众人齐力起出他们的马车来。

    四方馆吏曾想请他们上他的车来避风雨,不过都被婉拒了。

    谢副使是瞧不上四方馆史那辆朴实的马车。谢正使亦然。不过他比谢副使会说话。婉拒的话说的让四方馆史心里舒坦不说,还觉得这是个体贴人的好人,不像世家出身的谢副使。口气就让人很不痛快。

    好不容易把车起出来,雨还是下不停,侍从们分别侍候自家老爷上车,上车后又是一阵忙乱,保温的银瓶没倒,赶紧倒热茶给老爷们暖手,又找出车上摆放的干净衣物,侍候老爷们换上,然后他们也灌了口随身带着的酒好取暖。

    到了地头,厨房直接端来一大锅姜汤,护卫们灌了姜汤,要了热水洗浴,几位大人们自有他们的随从侍候,鲁王府的人因有往来西北的经验,倒也熟门熟路跟店家聊起来。

    得知最近因大雨成灾,像他们今日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可见到。

    鲁王府的人最关心的还是羌部的情况,如果他们境内仍不平静,西北军会不会不许他们出关前往东靖?

    幸好,羌部的情况已经大致底定,过世的黎氏大王的儿子死的死,残的残,唯一还活蹦乱跳的那一位,在此次激烈的争斗中最早阵亡,他的儿孙也死伤惨重,他四哥倒是还活着,但是他原本寄于厚望的儿子在争斗一开始就死了。

    说来黎氏大王的后代几乎全部灭亡,就同前一任楼氏大王一样,现在羌部是另一位在楼氏大王在位时,颇受重用的欧氏长老掌权,欧氏同楼氏、黎氏一样都是羌部长老院元老之一,黎氏当初是靠着大燕扶持,才能击败其他元老们,坐上大王的位置。

    欧氏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他依仗的不是北齐、不是大燕,而是东靖。

    北齐最早原是想扶持楼氏老大王的王孙,只是老大王的王孙体弱多病,带着儿女逃到北齐不久,就客死异乡,其子纵有心,北齐狼主也瞧不上这么一个纨绔子弟,更諻论扶植他去争羌部大王宝座。

    后来北齐支持的是黎氏大王长子的儿子,也就是那位曾与其妹造访大燕的嘉宝郡王,只是他福薄,没能扛过北齐的天候,染了急病而亡,逼得狼主不得不另挑人。

    北齐对羌部本就不熟稔,更何况黎氏这才登上王位的王族,结果就是押错了宝。

    大燕倒是比北齐更清楚黎氏一些,只是运气不佳,也是押错了宝。

    老实说,一开始东靖也差点和北齐、大燕一样押错宝,托前三王子妃的福,因她派人追杀楚明心,东靖国国王一得知真相后,便派兵阻拦,可惜的是,他的人手慢了一步,没能及时救回楚明心,而是让鲁王府的人抢了功,也把人带回大燕去了。

    之后,东靖派出使节团,想要接回楚明心,东靖的人频繁往来,才跟欧氏的人接上线,东靖国的军队为保护他们已逝三王子的家眷,不被前三王子妃的人狙杀,所以需前往大燕、羌部接壤处接人。

    黎氏大王不是没发现问题,他调派了人前往羌部和东靖交界处,只是,他心知有异,却察觉不出问题所在,派来此处的人,虽隐约查到东靖国似与欧氏走得近,但也没想到会有问题。

    直到争斗展开,他们才想明白了!只是为时已晚,他们来不及同黎氏大王回报,就已经丧命。

    现在欧长老掌权,虽还没正式宣布,不过已经住进王宫,看来登基称王的日子不远了!

    鲁王府的人听到这里,暗暗欣喜,若羌部大王与东靖交好,那他们日后要给十姑奶奶送东西,就不怕路上有危险了,毕竟十姑奶奶可是东靖国的王子妃啊!

    他们忘了,三王子已死,唯一可为楚明心倚仗的儿子又被国王接进宫去了,万一东靖国国王来个留孙去母,那可就嘿嘿了!

    稍晚,西北大营的彭大将军派了人来,得知他们的车在路上出了事,连忙要去跟正副使们赔礼,虽然官道不归他们西北大营管,但到底是在他们的地盘上嘛!而且礼多人不怪,要是这几个穷酸文官回京后,以此告他们一状,就算明明不干他们的事也得小心会被御史趁机参他们一本!

    两位副使很快就出来了,双方互相客套了一番,却迟迟不见正使出现,副使让人去请,谁知一开始去请的小厮一脸慌张的跑回来。

    “谢正使病了!正发着高烧,怎么办啊?”小厮慌乱,谢副使等人也乱成一团,倒是前来相迎的张副将大声喝道,“慌什么!病了,就给请大夫啊!赶紧把病治好来!”

    一个小厮才急匆匆的跑出去,可过了一下他又冲了回来,“上那儿找大夫啊?”方才冲出去之后,才发现如今不在京里,人生地不熟的,叫他上那里找大夫?

    谢副使身边的老随从不慌不忙的招来驿站的人,交代他们去请大夫,又让人去谢副使的车上找出随身带着的药箱,取出治伤风、退热常用的药材。

    张副将真是醉了!

    这样子的使节团能办事吗?不会给大燕丢脸吧?

    鲁王世子在三王子府大堂里烦心的直打转,楚明心坐在一旁,面色苍白的捧着茶碗取暖,看他走来走去转得她头晕,便忍不住开口,“大哥,你稍停些吧!”

    世子睃她一眼,看她那副虚弱的样子,就算心里有什么话想说,也都说不出口了,只是心里仍然烦躁不安坐立难安啊!

    原来昨日,他接到楚静姝送来的消息,道是东靖国国王已经派人去救楚二老爷,只是因为路途遥远,要知道人是否平安无事,还得等上几日才知晓。

    可饶是如此,也是个好消息不是?

    楚明心叹了口气,看着手里的茶渐渐冷去,世子看着忍不住心软,“往后,就你们姐两个在东靖了,虽然她的出身不好,但如今她跟你是妯娌,又同是大燕人,我瞧她是个重情的,你若与她交好,多少能帮衬你一二。”

    鲁王妃想得到的事,世子自然也想得到,而且他的感受还比鲁王妃更加深刻,因为他亲眼看到了,东靖国国王是如何看重他那个小外甥的,想要国王放小孙子出宫,他想悬着呢!

    依国王疼爱那孩子的样子来看,只怕会一直养到成年必须出宫成婚,才肯放人吧?那样子养出来的孩子,能同生母有多亲啊?怕是同陌生人一般,还算是好!要是那孩子晓得,他亲爹的元配就是因为他爹偏宠他娘,才发狠毒死他爹的,心里能不怨他娘吗?

    如果么妹能和楚静姝交好,有她帮忙的话,兴许能时不时进宫探望孩子,至少让那孩子晓得,他娘是不得已的,是无辜的,毕竟害人的是前三王子妃,他们母子会分离,也是因为那女人的家人害的。

    世子苦口婆心劝着,说得世子口干舌燥,楚明心却毫无反应,也不知她是听进去了没有,该说的都说了,该劝的也都劝了,还能怎么办?各人的日子都是自己在过,谁也无法代替谁,如果楚明心不听劝,硬要拧着来,那世子也没办法,毕竟等使节团的人来,二弟救回来,他们就要启程返回大燕,他们不可能一直待在东靖、

    以后的日子,就全靠楚明心自己了!世子摇头准备回房歇息去,忽然听得身后,楚明心迟疑的问道,“大哥,你说,我,能不能跟你们一起,回大燕去啊?”(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