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门-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他与祖父母、叔伯及堂兄弟们的感情都不深,唐家大房、二房想要拿捏他,只怕不容易。

    不过准四驸马唐代邦与他这位堂兄不同,父母双亡之后,他便是养在祖父母跟前的,一旦唐家长房和二房被人从安西侯府赶出来,他这位四驸马可就成了香饽饽。

    四公主想到这里就不高兴了!

    凭什么两位皇姐嫁的都比她好,父皇真是偏心!

    四公主完全忘了,之前只盼着不要被嫁给异族人去和亲,现在却不用去和亲了,她便开始攀比了!

    二公主有喜,皇后赏赐了一堆东西,二公主这天特意进宫谢恩,皇后大大方方受了礼,“行啦!你陪着你母妃回去吧!你有孩子了,她怕是有一大堆话要交代你。”

    二公主谢了恩,便陪着兰妃回景福殿。

    待母女两舒舒服服的倚在窗前,吹着凉风,喝着消暑汤,兰妃身边的嬷嬷便来回报四公主婚事的后续。

    “原来是安西侯的堂弟啊!我就说,明明记得七皇姑只生一个儿子的嘛!那来的安西侯之弟好尚四皇妹。”二公主笑吟吟的捧着盛着消暑汤的碧水蓝茶碗道。

    兰妃正喝着茶,闻言瞧了女儿一眼,“你父皇这是打算为你七皇姑撑腰了!”对杨太后一派的人,兰妃统统很不待见,就连两位长公主,她也非常不喜,你说你一个长公主,有自己的府邸,却看着自己的丈夫被父母兄长给逼到最后急病而亡,然后就放任公婆和大伯子小叔子们把她儿子的侯府弄得乌烟瘴气,放纵他们在外败坏她儿子的名声,完全不作为,就盼着别人去替她出头。

    凭什么啊?

    太后不睬她们姐妹,她们没告到皇帝和皇后那么去,但是,七长公主却让儿子找上诚王,希望诚王帮她出头,帮她把她的公婆叔伯们全赶出去。

    哼哼!

    诚王不过是个晚辈,叫他去替七长公主出头?为什么不找怀王,不找平王?还不是怕杨妃知道了,会奚落她吗?

    所以就为难她儿子了?

    兰妃一想起来就生气,二公主见状忙劝道,“您大人有大量,别跟七皇姑生气了,她就是个可怜人。”

    “可怜什么?”兰妃恨声道,“你知道什么,当年,大家都说她有福气,能嫁给安西侯,要知道安西侯高大英武又有谋略,年纪轻轻能一步一步在军中拚搏出来,那等心性智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可是,他去打仗不在京里,你七皇姑为人妻,就不该缩在公主府里,该当拿出她公主的气势来,而不是被唐家那些妯娌压着骂她不孝!”

    兰妃想起当年事就来气,“什么孝不孝啊!还想要她怎样?她那公爹着实老不休,四五十岁的人了,竟然要媳妇出钱让他纳小妾,一开口就要一万两作聘礼,还要她出钱置宅买下人侍候。”

    二公主傻傻的看着她娘发飊,有点想不太明白,为什么她娘火气这么大,“你知道吗?她明知不该为,却还是应下了,然后找我借钱,我谁啊!跟她很熟吗?她怎不去找她亲舅舅和表姐借钱啊!”

    原来七长公主被妯娌们逼得应下公爹那荒唐的要求后,手头上却没这么多闲钱,因而找上兰妃借钱。

    “那您借她了?”

    “呵呵,我傻啊!借她这种钱,我没借她,却跟皇帝说了这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二公主还没想明白,兰妃已经揪着女儿道:“我可跟你啊!你可千万别跟她学,知道不?”

    “晓得了。”二公主应下,与兰妃说起自家在西山的别院,兰妃便道:“我听你六哥说,阿昭她们家的别院很是特别,真的很特别?”

    “嗯。可惜您不能出宫,要不然,就能亲眼瞧瞧她们家别院了。”

    “对了,我上回请她帮我画的画,也不知画好了没,回头你帮我问问。”

    “好。”

    母女两说说笑笑很是惬意,羌部五王子一行人却团团坐在四方馆里发愁。(未完待续。。)

    ps:  谢谢风铃草花艺童鞋宝贵的月票,谢谢enigmayanxi童鞋宝贵的两张月票,爱你们大家,谢谢你们大家的支持!

第七百五十三章 老祖宗逝

    五王子皱着眉头看着大侄子,心道,他侄儿这般出众,就算娶大燕公主也绝不辱没对方的,但现在大燕没有适龄的公主了,难道要让大侄儿屈就大燕朝臣家的姑娘?

    “南蛮皇帝实在狡猾,竟然不应咱们所求,兀自给大燕的公主赐了婚。”嘉宁郡主生气的拍桌怒道。

    “你要真想嫁怀王,最好是别再说大燕皇帝是南蛮,也甭说他狡猾。”嘉宝郡王冷冷的看妹妹一眼。

    嘉宁郡主恼了,“我是为你不平耶!”

    “那还真是多谢妹妹了。”嘉宝郡王淡淡的道,不再埋会妹妹,嘉宁郡主气恼的一跺脚,就坐到五王子身边不再说话,五王子不掺和他们兄妹拌嘴,等他们闭嘴了,才和大侄儿商量对策。

    嘉宁郡主却不耐烦听他们说这些,起身要出去,嘉宝郡王生怕她去找怀王,忙出声让侍从拦她,嘉宁郡主扬起鞭子抽向他们,侍从急退,鞭子尾端还是甩到他们身上,疼得他们龇牙咧嘴,嘉宁郡主冷哼一声转身走人。

    “还不快跟上去。”见侄女已经跑出去,五王子赶忙催人跟上去。

    “真是个不省心的。”嘉宝郡王看着妹妹的背影骂了一句,回过头朝叔父歉意微笑。

    五王子不以为意的摆摆手,示侄儿坐下,重新讨论对策。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把嘉宁郡主嫁给莫少将军,然后嘉宝郡王向大燕皇帝求娶四公主。可是也不知大燕皇帝抽什么风,竟然毫无征兆的就把四公主许了人。

    “现在怎么办?”他们讨论了好几个方案,让嘉宝郡王求娶宗室女,但宗室女适龄的,父兄在朝握有重权的,几乎没有,那么就只能降低要求,不用宗室女,选重臣之女也行。

    然而大燕皇帝会乐见重臣与他们羌部结亲吗?叔侄两左思右想,又找来部下讨论。直到月上中天。仍是没有结论,奉命侍候这些贵客的仆役们,暗自觉得好笑,以为他们大燕是菜市啊!由着他们拿捏的。要娶谁要嫁谁。由他们说了算?

    四公主的婚事定下来了。楚秀宁的一双儿女婚事也订下了,楚秀宁暗松口气的同时,也不由庆幸。幸好皇帝没真允了自己,拿她女儿去和亲啊!

    倒是鲁王世子夫人有点遗憾,当初怎么就没想到,把女儿嫁给七长公主的儿子去呢?

    好歹那是太后的外孙,皇帝的外甥,又有侯位在身,有他们鲁王府撑腰,不怕七长公主的公婆和大伯子他们作怪。

    想到女儿在杨家也不知过得是好是歹,鲁王世子夫人就心痛如绞,她三番两次派人去杨家,想要接女儿回府小住,不止是被拒绝而已,连女儿的面都没见着啊!

    天下父母心,叫她怎能不操心女儿呢?

    同样为儿女操碎心的,还有高家三夫人。

    高三老爷原就没什么能耐,不像二老爷和四老爷,还能谋个外放什么的,他不过一个闲职,连实差都补不上,寻什么外放,就算想学四老爷那样,谋个学政来当当,都因才学太差,就算看在他爹的份上,都没人敢应承。

    丈夫没出息,儿子又被她宠坏了,只会拿钱玩乐,就没做过什么正经事。算计着给女儿攀附门好亲事,没想到会落空,现在女儿年纪不小了,婚事却还是没着落,叫她怎么不忧心。

    原本仗着婆婆撑腰,想着强压大嫂一头,逼着大嫂允诺让女儿嫁去杜家,现在她相中的好女婿已经娶了新妻,带着儿女去了任上,她早前安插收买的人手却被梳理清了出来。

    她冷静下来才发现,之前为了收买人念念身边的人花费不少,她手上的现银去了近半,剩下的这些,要张罗儿子的聘礼,女儿的嫁妆,怎么算这钱都轧不过来啊!

    高三夫人愁煞了,拿着算筹在屋里,和心腹盘着帐,看搅有没有那里漏算掉了。

    可是算来算去,这账面上的钱没多出来,还少了近百两,高三夫人急坏了,忙把管铺面的心腹喊来,一问之下才晓得,竟是儿子去铺子帐上取走的。

    “他拿这么多钱要做什么?”

    “少爷身边的小厮说,少爷看上了一盒极珍贵的墨,想要买下来送给夫子做寿礼的。”

    墨?寿礼?

    高三夫人头疼欲裂,他老娘都快为钱愁死了,他竟然拿这么大一笔钱去给他的先生置寿礼,却没先告诉自己一声,做他老娘二十多年,他怎么就没给自己笀礼啊?

    心腹们面面相觑,不明白高三夫人在想什么,明明之前是她自己交代少爷,要用心对待先生,不可轻慢了,那知道先生做寿,少爷备盒墨送去,有什么不对呢?

    她们不知,这并没有错,问题在于高三夫人觉得儿子出手太过,他大可以买盒便宜一点的墨送去做寿礼的。

    “为了一百两的墨大发雷霆?”高大夫人端着茶碗问。

    “是啊!尚书夫人知道了,把三夫人叫去痛骂了一顿。”来回事的婆子抿着嘴边笑边回答。

    高大夫人噙着笑花,“嗯,如星,给柳嬷嬷赏。”

    “是。”大丫鬟笑吟吟的走上前,给那回事的婆子一个荷包,柳嬷嬷捏着荷包,感觉到里头硬硬的一大块,笑容更深忙弯腰道谢。

    “行啦!尚书夫人那边若有什么事情,记得脚程快些来跟我说一声便是。”

    “是是是,大夫人您放心,回头有什么消息,奴婢一准儿立马来跟您说。”

    高大夫人点点头示意大丫鬟领她出去,“三房那个宝贝儿子今年多大了?”

    大丫鬟们算了下,才回答。“三房的七少爷今年十九了。”

    “十九了啊!也该成亲了吧?”

    “还没呢!听说之前三夫人想着要等七少爷考上功名再来成家,只是七少爷屡试不中,如今连个秀才都不是。”

    外头清风徐徐,院子里竹叶沙沙作响,这里是高大夫人嫁妆别院,老祖宗如今每年都跟她到此处住下,高尚书夫人已经不敢再把孙女儿们塞过来,只是隔三岔五会带着高三夫人和孙女、孙媳妇们过来给老祖宗请安。

    老祖宗自念念姐弟跟着父亲去任上后,精气神就不再似往常那么好,好像她憋着一股劲儿。就是为了她们姐弟两。

    想着她们姐弟有父亲照顾。继母还是长孙媳的干女儿,她们姐弟身边侍候的,又都是长孙媳精心挑选的,想来。就算她立时闭上去。去了九泉底下。见到她那曾长孙女也能有个交代了,所以老人家的精神就不似以前那么好了。

    高大夫人心疼她,总是变着花样。想逗老人家开心,可惜老人家精神不济,看戏听书总是没两下就睡过去了。

    高大老爷知道后,只叫妻子别再折腾,免得老人家受累,只消邀请交好的亲朋时不时带着小辈们来看望老人家就好。

    这交好的亲朋也得精挑细选过,要是孩子怕生怕老人家的,也不好请人带来,否则没让老人家开怀,反惹老人家不快,就不好。

    高大夫人颌首,就点了娘家的侄儿、侄孙,和范安阳母子,以及丁家姐妹母子。

    自家侄孙差不多十岁上下,老祖宗喜欢乖巧会读书的孩子,她都请人家带男孩子来,想着阳气旺些,要是邀女孩来,就怕老祖宗记挂小念念。

    范安阳的儿子小煦小朋友是个不怕生的,和他差不多时间出生的表兄弟们,也都是好脾性的,这一群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正是最好玩的年纪,拿个绑了彩带的摇铃逗他们走路,就能跟人家玩半天,就算跌了,也不哭,拍一拍就又爬起来继续玩。

    看得老祖宗开心得很。

    这天,范安阳让人把儿子收拾好,要带他去高大夫人别院赴约时,忽然看到墨香面色凝重的进屋来。

    “怎么了?”

    “高家老祖宗去了。”

    范安阳愣了下,坐在炕上半晌没说话。

    贺璋家的几个忙拉着墨香问,“什么时候去的?怎么去的?”

    “说是一早丫鬟进屋侍候老人家起身,才发现人不知几时去了,来人说,老人家面带笑容,好像放下了心中重担似的。”

    高家老祖宗对高明亭的事,一直觉得对长孙夫妻过意不去,高明亭的早逝,留下的一双儿女还这么小,家里祖母和叔婶不想怎么帮她照顾孩子,只想着从中扒取好处,老人家看在眼里,焉有不伤心的。

    如今诸事底定,老祖宗算是放下心中大石,这口气一散,人也就去了。

    范安阳叹了口气,让人把儿子抱下去,自个儿换了身衣服,便往高大夫人的别院去。

    高家老祖宗这一去,高尚书丁忧,高三夫人可以不必急着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