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门-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云启丧偶,才送妻子回乡安葬,还在静养呢!上门来拜访的客人,十有**是见不到人的。

    崔大人不是个善钻营的,要不然也就不会得罪前吏部侍郎后,连着两年都没能补上缺,有些机灵的,早就找上旁人去疏通,趁早离京外放,省得老在那位前侍郎面前晃,提醒人家继续压着他。

    回到家后,崔夫人兴冲冲的迎上来,问,“如何?如何?可配得上咱们大姐儿?”

    “甭提了,坐了一下午,灌了一肚子茶水,就是没见到人,连旁的客人也没见着。还是堂堂相府呢!这些下人真是不会待客。”

    杜家的门子和管事要是知道了崔大人这评语,肯定要哭死。

    谁让你一上来就一派准岳父前来考查准女婿的作派啊!说到底,杜家从杜相父子到杜云启,三人的官阶都比崔大人要高,他拜帖说是去拜见杜相,一到杜府,却趾高气昂的要求见杜云启,那个笨蛋会乖乖的去请大少爷来见这种客人?

    大总管怕此人是个棒槌,他有痴心妄想,碍不着别人,他们自不会管,但跑到杜府来,胡乱放话。若让人误会大少奶奶尸骨未寒,大少爷就已经要娶崔氏女作续弦,岂不败坏了他家大少爷的名声。

    因此,杜大总管宁可其他待客的厅堂挤得人满为患,也不让人往崔大人待的地方去。

    崔大人进门时,可是在门厅看到人来人往的,可他坐的厅堂却只有他一个,再傻也知道人家差别待遇了,回到家自然要跟妻子大吐苦水。

    “对了,老二媳妇不是说。托了她姐姐。要拿那幅画去给杜相的二孙媳妇鉴定,怎么样,几时带过去啊?”

    “嗐,别说了。老二媳妇的姐姐也太托大了。她自个儿都没去过杜府呢!就这样冒冒失失的送张帖子去。说要请人帮我们鉴定画作,要你,你做吗?”

    原本以为双管齐下。攀上杜家有门儿,没想到竟然连窗都没有!

    “那,咱们就此作罢?”

    “算啦!别想攀上杜府了,人家毕竟是杜府,瞧不上咱们也是理所当然的。”崔夫人重重的叹息,崔大人扶着妻子的背,满怀歉意的道:“都是我不好,不争气,让你和女儿得这样受气。”

    崔氏夫妻互相安慰着时,杜相正在听杜大总管禀报今天上门客人的种种,说到了崔晋亨,杜相忍不住哈的一声,“他怎么上门来了?补到缺了?”

    “是。”杜大总管也知道崔晋亨和那位前吏部侍郎间恩怨,说白了,就是前吏部侍郎的儿子看上了崔家的大姑娘,想要求娶,崔大人却嫌人家不学无术,已经十六岁了,还是个童生,不肯把女儿许给这样没出息的后生。

    这婚姻之事,从来都是要两情相愿的,那位前侍郎也不是那么小气度量狭窄的,偏偏崔大人拒婚就拒婚,偏偏话说得太直白,还是在官厅里大声说,直接让人下不了台,不用那位侍郎给他穿小鞋下绊子,自有讨好巴结侍郎的人压着他不让他补缺。

    “补到哪儿了?”

    “在梅州,离大少爷的任地不远,中间隔着米县。”杜大总管略想了下回道。

    杜相沉吟片刻,“知道了,明天我跟吏部通个气儿,把他调远一些,虽然说子守还是要娶继室,但我可不想跟崔棒槌做亲家,有高家这种亲家一家就够了,再来一家,我怕我这老骨头经不起折腾。”

    范安阳带着两个小朋友吃饭,杜云寻便去陪他哥用饭,杜云启的行李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不过他舍不得两个孩子,但叫他一个大男人带着两个孩子去任上,别说长辈们不放心,就是他自己也不放心,他怕自己忙起来只顾公事,忘了孩子们,让孩子们被下人怠慢了。

    他更怕,妻子和刘奶娘的事会在孩子们身上重现,将他们留在京中,除了有弟弟夫妻两个帮忙看着,还有姑祖母时不时的过来照看,至于祖父和父亲,他就不奢望他们能帮他照看孩子了。

    “同崔大人有一样心思的人,怕是不少,大哥得当心些,可别一时疏忽中了人家的圈套,逼得你到时候再娶也不是随自己心意。”

    席间,杜云寻提醒他哥,杜云启笑着拍拍弟弟肩头,“我知道,你别忘了,我可是你大哥啊!总不能老是让你们两个小的照看我这个大哥嘛!”

    嗯哼,那就别总是不着调的让人挂心啊!

    兄弟两又闲聊了好一会儿,才散去。

    隔天,杜云启便出发往梅州任上去了,等崔家人知道时,杜云启坐的船都已经过了纪州。

    此时另两位与崔大人一样,要去梅州任县令的两位大人,不约而同接到了吏部发的派令,“咦?怎么和原先说的不一样啊?”

    “这香梓县不是崔大人的任地吗?怎么换成是我了?”

    “咦?我也换地方了。”

    原来这三个县令缺从米县往西分别是香梓县,容安县及秀江县,现在调换过来,原任容安县令的金大人调往香梓县,任秀江县的黄大人调往容安县,而崔大人则往西边的秀江县去,香梓县是上县,容安县也是上县,秀江县则是中县,人口和税金居三县之末。

    金大人等于是平调,于他而言没什么不同,对黄大人和崔大人而言,却是天差地别大不同,由中县调到上县做县令,黄大人可乐了。

    “只怕崔大人会不服吧?”

    “他不服什么?原不过是个下县的县令,还候缺就等了两年,可见他的积效不怎么样,一下子就跃升在你我之上,别说我了,京里多的是人不服气他咧!”

    金大人和黄大人两家住得近,接了派令后,便出发上任去了。

    崔大人却迟迟未等到派令,崔大少爷从友人那儿得知,杜云启和金大人、黄大人都已经出京赴任,怎么他爹还没接到派令啊?

    崔大人这才往吏部官厅去问,吏部的小官跟他打了个哈哈,才把派令拿给他。

    “真是对不住啊!崔大人,那天去送派令时,正巧您不在,咱们又还有正事在身,不敢耽搁,这一忙就把您的派令给忘了,真是对不住啊!”

    崔大人气死了!却也不能冲这些小官发火,只能忍着气回家,将那幅有问题的画交给二媳妇,让她找机会请范安阳帮忙鉴定,就匆匆带着妻子和女儿出发了。

    直到快要抵达梅州,崔大人才发现,说好的上县县令呢?怎么会变成中县县令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六章 嫁祸 八

    临华殿,杨妃的心腹宫女在夹道的石狮旁,从太后宫中的一个小宫女手中接过张小纸片,给了小宫女一个小荷包,看着人躲躲藏藏的去远了,她才返身走上石狮旁台阶,轻敲了门板两下,门就从里头打开了。

    “苏女官让人送信来了?”

    “嗯,我送去给娘娘,你们好好守着门。”心腹宫女随口吩咐一声,头也不回的走了,看门的杂役宫女之一看她走得不见人影了,才在背后呸的一声,“还真当自己是盘菜啦!”

    “你够了!”另一个宫女拉住她,“你要眼红,有本事,你也到娘娘跟前去抢出头啊!在背后横什么。”

    “要不是谢姐姐临去怀王府前,在娘娘跟前提了她一句好,哪轮得到她到娘身边去侍候啊!”

    “听说怀王妃打入秋之后,就病了,谢姐姐这才被娘娘派去怀王府侍候的,你说,要是怀王妃病好了,谢姐姐还回来不?”

    “不会回来了吧?”眼红心腹宫女好运道的杂役宫女甲想了想,随即露出笑容,“不过,她要是回来,发现娘娘身边已经没她立足之地了,不知道会怎样啊?”

    另一个杂役宫女乙暗耸肩,“不管她们怎么斗,总之都没咱们的事儿。”

    这倒也是。“算一算,咱们两也都要满二十五岁了,到时候放出去,你要回家去吗?”

    “再说吧!”杂役宫女乙正要把门关上,忽然一个小宫女笑眯眯的制止她关门。“姐姐请等会儿,我们公主回来了。”

    杂役宫女甲定睛一瞧,哎唷!原来是四公主身边侍候的,“四公主回来啦?”

    小宫女朝夹道外招了招手,然后才转头对她们道,“嗯,公主说累了,不想走到宫门,打发我来看这扇门有没有开,还好。姐姐们都在。”

    平常这扇门是没人守着的。自然也就无人给开门,今日是碰巧,杨妃那个心腹宫女来这儿取信,才指派了杂役宫女在这儿守门。

    说话间。四公主已在宫人簇拥下款款走来。待四公主一行人进了门。慢慢走远看不见人了,杂役宫女两个才把门栓上,“咱们几时才能近身侍候主子们啊?”

    “这辈子啊!咱们是甭想了。”

    “可是近身侍候主子们。差事轻松不说,还能穿漂亮的衣服,瞧咱们两身上这衣服,像是赖蛤蟆的颜色,真是丑死了!你看到没,公主身边那几个姐姐头上戴的,耳朵上挂的,全是赤金的。”杂役宫女甲显然很识货,又羡又妒的道。

    她那同伴却不想听了,把门栓检查一遍后,便头也不回的走了,杂役宫女甲这才匆匆的追上去。

    四公主直奔杨妃寝宫,杨妃正在看方才从小宫女手上得来的消息,看到女儿来了,便把纸条给她,“你瞧瞧。”

    “太后想把大姐姐嫁出去?”

    “再不把她嫁出去,难道就留她在宫里,继续祸害?我的儿啊!她不嫁,你们这些小的,怎么嫁啊!”

    想到这儿,杨妃忍不住幸灾乐祸,二公主和三公主可比她女儿大呢!大公主发宏愿,终身不嫁要为太后祈福,虽然这是皇帝一时气愤,才下的旨意,不过这天下谁人不晓大公主孝心呢?

    大公主是长姐,发下如此宏愿,底下的妹妹们没照做,岂不显得没她那么孝顺吗?皇后先是被大公主踩,又暗被皇帝坑了三公主一把,她就不信,皇后真咽得下这口气。

    只是,为何皇后都没动静,反是太后先动了?

    四公主冷冷的嗤笑一声,“母妃,皇后和兰妃她们当然没有太后急啊!这可是关系到太后的性命,却不关皇后她们的安危啊!冉说,太后要是有个万一,大姐姐就得去守陵啦!根本就不会影响到二姐姐她们的婚事。”

    说不定大公主屡屡犯笨,把太后气得死去活来,是皇后在背后唆使的呢!

    四公主完全猜错了,皇后没叫人去唆使大公主给太后添堵,唆使大公主去讨好太后的是杨女官,只是大公主她是真的犯笨,人家给她铺好的路,叫她照着做就是,她偏要自做聪明,结果总是弄巧成拙,把太后气得半死。

    “外祖母和二舅母奉诏进宫,没来看您?”

    “她们哪还记得有我这个女儿在啊!她们心里就只有你大姨母和你嫂子,哪还记得咱们。”

    富阳侯夫人及世子夫人奉太后召见进的宫,临出宫时,她们心里只想着要赶紧给大公主相看人家,完全忘了杨妃,别说来看,连问一下都不曾,叫杨妃怎不心寒。

    怀王的婚事,她这个亲娘只能听她爹的,说订谁就订谁,说换就换,把她儿子当什么了?换就换吧!好歹也换个好的吧?换上个病秧子,还不如杨元喜那个刁蛮花痴呢!明知元喜那丫头心里喜欢的是兰妃生的诚王,偏还要往她儿子身边塞,小姑娘还不高兴的逃婚呢!

    一桩桩一件件,细数起来,全是戳杨妃的心肝,这就是她父母,这就是她的娘家人!

    哼!

    四公主瞧她娘的脸色,不用说也知道,她娘肯定又在生她外祖父母的气,没办法,她和哥哥们自小就长在宫中,跟外祖一家能有多亲近?自然是及不上她那位皇嫂。

    只是,宁可选她给她五皇兄做妻,而弃自家孙女,还把自家孙女从正妃降为侧妃,四公主觉得,这件事,其实最伤心的人该是元喜表姐才是,好好的正妃之位被人抢了,还让她得替这抢她正妃之位的表姐打理王府,在她跟前伏低做小,怪不得元喜表姐要愤而逃婚。

    富阳侯夫人出宫之后,就忙着替大公主相看人家。世子夫人则借口她眼光不好,不掺和此事,富阳侯夫人对这滑不溜手的次媳推拖此事,感到很不满,但又能如何?只能自己费心了。

    长女老把太后气出个好歹来,皇帝怎会不知,有时看着太后和大公主之间发生的事,皇帝就觉好笑,大公主是真要讨好巴结太后来着,只是总是弄巧成拙。反把太后推得更远。

    皇后与皇上边对奕边说着大公主的事。

    “是朕错了。朕考虑不周。”皇帝端着茶看着棋盘道。

    皇后轻笑,“这怎么会是皇上的错?实在那孩子不懂事,太后心疼孙辈,好几次被她气着。也不跟她计较。但臣妾想。还是得让那孩子嫁人生子,才能让她明白为人长辈疼惜她的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