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门-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如何,朱公公揣着满满的荷包扬长而去。

    这厢,富阳侯夫人和大夫人一起昏倒,世子夫人便干脆让人将她们安置在接旨院子旁的厢房。

    杨大夫人最先醒来,一睁开眼便气急败坏闹着要进宫求见太后,媳妇们又劝又哄,却哄不住人。

    富阳侯夫人悠悠醒来,听到长媳在闹腾,让世子夫人扶着她走过去,孙媳妇们纷纷让开,大家都以为富阳侯夫人是要来安慰大夫人的,没想到富阳侯夫人走过来,二话不说扬手就是两巴掌。

    大夫人被婆母打懵了,富阳侯夫人看她那模样,又再甩她两巴掌,“闹什么闹?”富阳侯夫人气息不稳的斥道,“怪道杜相宁可让孙子娶个傻妻,也不愿退婚,改聘鲁王那个水性杨花的孙女儿为媳,偏生你们夫妻自做主张,费尽心思算计来那么一个搅家精,亏你还有脸哭闹!”

    恼怒不悦的瞥了长媳一眼,富阳侯夫人扶着世子夫人的手回座,长长的叹息一声。

    “十一郎要去西北,侯爷可使人去打点了?”富阳侯夫人问,世子夫人回以苦笑。

    “今非昔比了!彭将军今番建了军功,十一郎重回他手底下,只怕讨不着好。”世子夫人没少听丈夫叨念起这些事,也一直觉得这个小侄儿身上的罪名既然没销,那还是早些服完刑的好。

    只不过富阳侯一家从上到下,都认为服什么刑,伏什么法啊!太后和皇帝理应为他们家销去各种罪罚。

    所以皇帝下这道旨意,才会让富阳侯一家觉得匪夷所思。

    世子夫人心道,幸亏朱公公那番提醒,否则,闹到宫里去,自家讨不着好不说,还会让皇上对他们杨家生了嫌隙。

    西山离宫里,杨妃得知杨十一郎夫妻要往西北去服流放之刑,喜得咬牙道:“该!”

    “娘娘!”宫人们闻声忙劝道,杨妃却不以为意,“怕什么!”

    “十一少奶奶毕竟是宗室女。”宫女小心提醒她。

    杨妃冷哼,“宗室女又怎样?没看她老子都舍了她吗?”修长的纤指在领口的折枝兰轻轻滑动,“谁让她好的不学,净学坏的。”

    平宁县主当年赐婚闹得沸沸扬扬,如今和离又是闹得人尽皆知,本来杨妃还幸灾乐祸,后来听到梅妃她们私下抱怨,她才恍悟,原来平宁和离,对楚氏一族的女子是有其一定的影响的。

    别以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想尚主的人很多,但往往是皇家瞧不上眼,皇家看上的人家,不乐意尚主的比比皆是。

    因为尚主,往往就要被捆绑到某皇子的阵营去。

    平宁的影响未消,楚明心又闹腾起来。

    女儿年纪不小啦!眼看就要及笄,这婚事还没着落呢!试探了几家她瞧着不错的人家,不是被婉拒,就是直言家里已订下婚事,只差下聘了,杨妃本不以为意,可是她看中的人家全都找理由推脱,就不得不让杨妃多想。

    宫人适时来报,道是平王妃进宫来请安了。

    “这孩子,才到西山,不好好在王府别院待着,跑进宫来干什么啊!”杨妃心里高兴,嘴上却抱怨着。

    “娘娘明明很高兴平王妃进宫来的,偏嘴上还要挑刺。”心腹宫女笑道,“奴婢看啊!平王妃是个乖巧的,知道得巴紧您这婆婆。”

    怀王妃就没把她这婆婆看在眼里,只捧着太后,哦,不对,如今她得偿宿愿,生了儿子站稳脚跟了,也不巴着讨好太后了。

    说话间,平王妃己进宫来,巧笑嫣然的跟杨妃请安问好,然后才把王府里遇上的难事拿出来讨教,杨妃乐得被媳妇讨好巴结,细心的教导她,要如何应对府里那些狐媚子。

    皇帝过来时,看到便是这婆媳两相处融洽,龙心大悦的很是夸赞了一番。

    平王妃见皇上过来,知机的起身告退,杨妃含笑看她退下,才对皇上笑道:“皇上和皇后娘娘的眼光真是好,平王能有此贤妻照料,妾身也能安心了。”

    皇帝微笑颌首,与杨妃话家常,坐了大半个时辰,才起身走人。

    恭送皇帝离去,心腹宫女不免问杨妃,“娘娘方才怎么不替十一郎向皇上求情?”

    “你以为皇上过来这一趟,是让我求情的?”

    “难道不是?”宫人们不解。

    杨妃轻笑,“皇上是过来,看我开窍懂事没。”

    话声才落,就有太监奉皇上之命,给杨妃送来赏赐,宫人们望向杨妃的眼神无不亮着小星星。

    与杨妃这儿的欢欣,太后宫里就显得愁云惨雾。

    皇帝离了杨妃那儿,就往太后的慈和宫来,太后听皇帝说,要送十一郎回西北把刑期服完,不禁震惊错愕,直觉的就要张口求情,不过受了几回教训,太后张口之前略迟疑了下。

    皇帝就逮着这机会,开口道:“朕也是为他们好,您想想,那个男人都不愿妻子红杏出墙吧?明心这丫头不懂事,虽然人家不睬她,但毕竟闹得人尽皆知,叫十一郎脸面怎么下得去?”

    太后微点头,随即张口欲言,皇帝却似知她要说什么,抢在头里道:“杜相忠心为国,杜复常才为朝廷出力功劳可不小,人家从头到尾都是被明心牵累的,咱们断没有拿人家当替罪羊的理。”

    太后心道,不过是当榥子去西北逛了一圈,算什么功劳啊?但皇帝说从头到尾没人家杜家的事,太后和杨家若想把人扯进去,皇帝不会应允。

    太后知道如今在皇帝面前,要拿亲疏来论对错,是不可能了!以前皇帝兴许看她面子,纵着杨家,但现在,太后知道,那些美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那也不必把他们送到西北吧?那么远,明心怎么受得住啊!”

    看是心疼楚明心,但太后心里却是怨楚明心的不识好歹,十一郎配她怎么啦?不愿嫁那之前闹那一出干么?还又把杜相的孙子扯进来。

    她想帮怀王拉拢朝臣,可自皇帝开武举之后,文武并科,她派出去的人回报,这些新进的文武进士们很难拉拢。

    原本各地安插了不少人,可惜因为皇上几次不按牌理出牌的行动给折损了不少。

    “西北够远,而且羌部现在正值内乱,想来三五年内是无力大举进犯西北边境,十一郎他们夫妻去了那儿,您放心,有彭席进看顾着,不会有事的。”

    “彭席进?羌部不是才刚整顿过,怎么又内乱了?”太后听到羌部内乱,心头重重一跳。

    皇上轻柔的拍着太后的手背安抚着,“羌部那位太后来历不明,现在北齐和东靖都说羌部那位太后是他们的人,他们有权帮忙羌部安定下来,还有羌部老大王的废后乌氏也传出是被太后陷害冤枉的,乌氏后人正欲扶持乌王后所出的皇子重归大宝。”(未完待续。。)

    ps:  谢谢禁忧晓10271童鞋打赏的香囊,先上草稿~5555,碼字碼到忘記時間。。。。

第五百一十八章 任务

    羌部太后的身份,杨太后再清楚不过了!那原是她父亲的小妾!羌部现在的大王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

    北齐和东靖争着要认羌部太后是他们的人,目的何在?再显而易见不过了!

    太后咬紧牙关愤恨不已,就像自家后院被人撬了一样的恼恨,老富阳侯对自家美妾得了羌部老大王的宠爱一事得意非常,尤其在楼杨氏生下长子,为护着这娇妾幼子不为人所害,老大王再度废后,原本高高在上的后族乌氏从云端跌落,羌部从此再无乌氏一族。

    老富阳侯去世前,曾万般得意的跟他们兄妹说,大燕的皇帝和羌部的大王都是他杨家血脉所出!

    到如今,他老人家的愿望只成就了一半儿!

    太后悄悄的看了下皇帝,朗眉星目鼻若悬胆,虽是已过不惑之年,但他出众相貌完全不因年纪增长而失色,反而更添了成熟男人的吸引力,怪道元露那个傻丫头仍对他念念不忘。

    太后心下一叹,当年若是先帝不要横加阻拦,元露为后,她生的嫡子立为太子,任谁都挑剔不出问题来,只可惜啊~

    如果当年她不管不顾任性那么一回,是不是就不会是今日的这个局面了呢?怀王就会是皇后所出的嫡皇子,东宫太子必然是他的,就算那些总看她杨家不顺眼的老匹夫们,也挑不出刺来……

    太后想到高兴处,不禁轻笑出声。

    皇帝似未发现太后走神,说完了羌部的事。又径自说起怀王兄弟的事来。太后一直心不在焉。兀自沈浸在自己的思绪里,皇帝不以为忤,挥手示意太后女官、宫女们不用唤醒她,又坐了会儿就要起身离去。

    临走时看太后神魂不属,特意交代了苏女官去请御医来为太后请脉,苏女官应诺,恭送皇帝离去。

    转回来,太后犹在出神。还不时发出诡异的笑声,苏女官捏了下袖子,按压到那浑圆的药瓶,微不可见的深呼吸几下,才举步上前。

    椒房殿里,三公主和二公主正在练字,皇后和兰妃则在一旁说话,八皇子成亲了,接下来就该皇后和兰妃要忙儿子们的婚事,十皇子的婚事好解决。九皇子是正宫嫡子,他的正妃人选可让皇后伤透脑筋。皇帝虽早就给她一份名单,但就像每个当母亲的一样,不当媳妇看的时候,那是瞧谁都好,一要给儿子选媳妇,那就是左挑右拣,样样不顺眼。

    虽已经历过一回,兰妃却觉得这种事经历过几回,都一样会忐忑不安患得患失,每个孩子性情不同,要给他们挑个什么样的媳妇儿,才是最适合的呢?想着想着,兰妃忍不住重重叹息。

    皇后头也没抬的翻着名册,笑她:“你叹什么气啊!要说急,那也是该我急啊!”

    兰妃闻言不好意思的笑道:“我这不是怕吗?您看看,明心丫头之前瞧着,是个极懂事规矩的孩子,怎么会一夕之间,就变了样儿!”

    皇后嘲讽的扯了下嘴角,“凡是太后说好的孩子,无一不出事的,平宁是一例,杨元露又是一例。”这是远的,近的如杨延喜、楚明心、怀王妃等人,皇后就没提了。

    兰妃及在旁侍候的宫女、女官皆掩袖轻笑,是啊!这太后的眼光着实不好,说起来,被她说好,而没出问题的,也就怀王一个了!

    不过怀王经历了婚事蹉跎,侧妃逃婚等事后,对太后已不再那么亲近。

    皇后和兰妃看着名册发愁,“能像诚王夫妻这般合拍的夫妻,我看是难能再见了。”皇后翻完名册后,忍不住兴叹。

    “臣妾也这么觉得。”兰妃觉得那回真是运气好,婚前,她没见过诚王妃,直到小两口完婚进宫谢恩,她才第一次看到儿媳妇,她原本还颇担心,姚夫人早早就过世,诚王妃是跟着长嫂长大的,虽说跟着严筠学过规矩,但毕竟是武将家出身的姑娘,跟她那个好诗文的儿子怎么谈得来?

    没想到结果出乎她意料的好!

    只是这般好运,会不会再次降临呢?

    兰妃眼睛扫过窗前练字的两位公主,转头问皇后,“大公主的亲事,您真撒手不管?”

    “我前儿问过皇上了,皇上说,既然大公主得太后青眼,就由太后为她掌眼吧!”皇后笑得眼弯弯,兰妃掩袖而笑。

    太后掌眼,能给大公主挑个什么样的人选来?只怕还是从杨家的侄孙里挑吧!嫡支的年纪最小的侄孙就是杨十一郎,他已经成亲,且不日就要去服刑,那还能选谁?

    为儿女婚事烦忧的,可不止这两位,还有范夫人姐妹。

    也不知怎么回事,王进苑的婚事真真印了好事多磨这句话,王大老爷好不容易相中了同年的儿子,王夫人带着女儿去见了男方的母亲及兄嫂,回来后大表不喜,嫌人家的娘亲尖酸苛薄,王大老爷是早知同年妻子的禀性,只他不以为会是大问题。

    夫妻两为了这事大吵一架,这门亲事便不了了之。

    后来王夫人相中一个后生,可门第太低,王大老爷觉得配不上自家,于是告吹。

    范夫人这厢,范安柏的婚事不必范夫人操心,她已见过准媳妇姜洛,对这个眼眸皓齿的女孩很有好感,三房的长子、次子婚事也有了准信,三夫人事事依托长嫂,而范夫人有亲娘在京里,办起事来多了些底气。

    然而她也不是没有烦恼的,范安菊及三房两庶出侄女的婚事就足以让她头疼不已。

    范安阳在西山别院安置好后,就让人送帖子回娘家,打算明儿回娘家省亲去。

    才将帖子交给砚香,杜云寻便回来了,范安阳瞧着一愣,打发走屋里侍候的人,她跟着丈夫进内室,院子里的大树参天,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不知名旳花香随风轻送,增添几许凉意。

    “你怎么回来了?都安置好了?”范安阳知道他在忙皇帝派给他的工作,之前在家里,他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