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盛世-第4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时代,崇祯皇帝朱由检建立了新的教育体系之后,理科受到了空前的重视。科技进步很快,人们对科技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但文化方面却受到了空前的压制,这主要是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对当官的人进行了残酷的清洗,思想上的固化,当官的火气,自然要向民间发散。这也就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一种不敢说话的环境,跟文字狱差不多。
  “皇上,南京比北京和天津都要繁华呢。百姓们都很拥戴皇上。”徐国伟轻声的拍着马屁,他看出来皇帝有想跟人说说话的意思。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理会徐国伟,目无表情的端坐着,看了一眼徐国伟对面站着的陈圆圆。“你觉得朕怎么样?你就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说。放心说,朕不罚你。”
  陈圆圆急着要跪下,也被皇帝给阻止了,“就站着说。朕想听听江南百姓们对朕的看法。”
  陈圆圆轻轻的嗯了一声,“大家都很怕皇上,但皇上杀贪官,杀奸商,总还是说皇上好话的人多。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在公开的场所谈论朝政和国事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你说说朕好话的人多。那朕想听一听说朕的,都有哪些坏话了?”
  陈圆圆吓得又想跪下来,支支吾吾的不敢出声。
  其实私下说他的坏话,崇祯皇帝朱由检全部都清清楚楚的,几万锦衣卫密探遍布全国,又不是吃干饭的,他就想听听自己在陈圆圆这样的新生代当中,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形象,“你说吧,朕刚才说了,不会罚你,大胆的说。”
  陈圆圆偷偷的看了看徐国伟,徐国伟挤眉弄眼的,示意她大胆说,徐国伟昨日看见皇帝让这女孩又让一起侍寝,早就安抚过陈圆圆一顿了,两个人的关系,恢复了不少,陈圆圆是一个心地善良,虽然知道的东西不少,却并没有被怎么污染的少女,他还算是一个清纯的少女,这也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对她的印象不差的原因,陈圆圆虽然是歌姬出身,但她并没有被弄到什么画舫上面去接客,去做什么扬州八艳。
  “民女就听有些人说皇上有杀人的嗜好,还经常滥杀无辜,杀人就是为了抢钱。”陈圆圆大着胆子,将知道的一点事情都说了,吓得都差点掉眼泪。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怒,却强忍着不动声色,听是他自己要听的,这些事情,他其实比谁都清楚,但是真的再听一次,又非常恼火,因为那些事情都是他自己做的,他无法辩白,加上杀人哪有不枉杀的?对待官员还好一些,对百姓和商人的杀戮,十个百姓当中,至少被他枉杀了八人,十个商人当中,也至少被他枉杀了五人。
  从自己登基以来,应该准确点说,从自己重生之后,至少杀了四五百万人是跟自己有直接关系的,这当中,枉死者,至少占了一半以上。
  “你大胆!”徐国伟见皇帝的脸色不好,虽然没有发怒,却想着该是自己替皇上出面呵斥的时候到了。
  陈圆圆吓得眼泪又出来了,赶紧跪下,“是民女没有规矩,请皇上处罚,民女该死。”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摆手,“朕刚才说过了,不怪罪,你这是做什么?起来,都别说了。陈圆圆,你起来,你跟朕说心里话,你这么小就被卖到大户人家当歌姬,你心里恨不恨这个朝廷?恨不恨这个国家?”
  陈圆圆轻轻的摇摇头,“民女谁都不恨,只怪自己的命不好,其实民女的运气已经算是好的了,从小就被养在田大人的家中,田大人对下人是很不错的,民女什么苦都没有吃过。”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叹口气,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的悲哀,许多读书人天天扯着嗓子谈论国事,谈论朝廷的是是非非,但那些人,反而是地主崽子们,而真正的普通老百姓们,他们的心里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国家,什么叫朝廷,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命中注定,造反也都是迫不得已,只是被肚子饿的,逼到了不得不反的地步,要抢东西吃而已。
  “徐国伟,不要将陈圆圆当作是宫中之人,回京之后,让她到郑月琳那里去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希望陈圆圆像普通少女一样的成长,对一个尚未成年的小萝莉,他是真心推不下手,有一种负罪的感觉。
  徐国伟不由的一汗,又送郑月琳那儿去啊?不是已经送去了一个了吗?难道皇上忘记了?还是要将那里当成是教坊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忘记,他就是希望让陈圆圆跟熊家慧能够做个伴,省的熊家慧太孤独了,陈圆圆能说会道的,熊家慧跟她这样的女孩在一起,应该会尽快的走出来,不会再那么的自闭了吧?反正她们都有这么大了,一个十三岁,一个十一岁,该不会让郑月琳太操心的,加上府中又不少人服侍。
  “是,奴才记下了。”徐国伟恭恭敬敬的应承下来。
  陈圆圆又忍不住哭了,“皇上,是圆圆做错了什么么?为什么要将圆圆送走?圆圆只求在皇上身边做一个宫女,就算是能多做一天,陈圆圆的这一天都是开心的。”
  在被皇帝宠爱了一阵之后,陈圆圆的胆子逐渐大了些,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看着陈圆圆梨花带雨的俏模样,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中一阵柔软,他很期待男人和女人间那种两小无猜的感情,但他却没有机会了,也许,许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吧。
  因为,当人最开始有想法那事的时候,一定不是对年纪相近的女人,他就不是,他的第一个喜欢的对象是张嫣,可是,张嫣永远不会跟他两小无猜,因为那时候,张嫣已经是皇后了。而他,只是一个跟陈圆圆现在这么大的孩子。(未完待续。。)


第0947章 中原乱纷纷

  听着一个十三岁的小萝莉表白,崇祯皇帝朱由检不知道怎么搞的,心中暖暖的,这感觉是成年女人办不到的,仿佛让他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十来岁的人一般。
  崇祯皇帝朱由检轻轻的摆摆手,“不准哭,徐国伟没有跟你说过吗?任何人都不得在朕的面前哭,你什么都没有做错,让你去那里生活,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小妹妹,她的精神不是很好,从小就死了父母,抑郁寡欢的,朕想让你去多陪陪她,你这么机灵懂事,多开导她,她的精神应该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朕答应你,等你到了十六岁的时候,朕就让你入宫,可以吗?”
  陈圆圆急忙擦了擦眼泪,听见皇帝又恢复了柔和的声线,开心了起来,“徐公公跟民女说过了的,不让民女当着皇上的面哭,是民女自己不争气,老忍不住,请皇上恕罪,民女愿意去陪着那个小妹妹,无论皇上叫民女做什么,民女都愿意。”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中也微微的有些发堵,只可惜面前的少女,并不是他喜欢的那个女人,如果这样的话是出自张嫣的口中,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幸福的昏过去呢?
  “别瞎想了,到了京师,你可以多看看,多想想,多感受一下生活,这个世界不只是琴棋诗画,还有很多的东西,多体会体会,而且,没有生活的琴棋诗画,也不是好的琴棋诗画。”崇祯皇帝朱由检虽然艺术天赋并不高,偶尔作诗。也没有流传后世的,但他对艺术的体会,并不低。
  只因为他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去做那些风雅之事。他是一个没有时间的人。
  陈圆圆听着皇帝的话,心中感动,只觉得自己很幸福,自己的运气真的很好,甜甜的嗯了一声。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望着巍峨的南京皇宫,心中一阵感触。当初自己的祖宗就是在这里打下了大明江山啊!让这天下是汉人的天下,让这江山是汉人的江山,让自己家的姓氏成为了国姓!这天下是老朱家的天下!绝不能在朕的手中丢掉!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入宫之前。站在了御阶之上,对着仍然在不停的欢呼着的百姓们招了招手,“百姓万岁!”
  钱谦益和史可法这两个一老一小的大儒,都大吃一惊。自从皇帝普及了白话之后。什么新鲜名词接踵而生,这百姓万岁,第二日便成为了南北大明报上面的主词条。
  许多人都在想,你少杀些百姓,百姓就能真的万岁了。
  贺人龙、李卑、艾万年三将进关中,兵至,张、许争三将兵为己部,而贺人龙等无所适从。农民军趁机入据磨盘山。分其众为三:阎正虎据交城,进逼太原;邢红娘、上天龙据吴城。进逼汾州;紫金梁、张献忠攻沁州、武乡,陷辽州。知州李呈章、乡官杨于楷、张友程、举人赵一亨、候标并死之。
  农民军进入河北,参将杨遇春率兵追之,中伏死。义军连陷赵州、西山、顺德、真定等。又于邢台摩天岭西下,至武安,败左良玉军;守备曹鸣、主簿吴应科等皆战死。农民军在河北势力大震。
  蒙部插汉、虎敦兔连合河套各部大举进犯宁夏,宁夏总兵官贺虎臣战死,明廷任命马世龙代理宁夏总兵官。世龙生长于宁夏,对宁夏山川、地理、形胜十分熟悉,加之攻防战备有方,半年之内,与来犯之敌在贺兰山一带和玉泉营、枣园堡等地数战皆捷,斩毙敌军二三千之多,世龙威名大震西陲。
  崇祯六年六月,川兵邓玘奉诏授剿农民起义军,到济源,射杀义军首领紫金梁,义军乃退至林县。杨遇春追杀之,中伏而死。义军乃用其旗,诱杀其他官军,川军大败,初五日土司马凤仪一军也被义军击败于候家庄。
  农民军乘胜攻陷伊阳,伊阳知县金会嘉弃城逃跑。乡官故兵部车驾司主事李中正,集家人及里中壮士奋击,众寡不敌,全部战死。卢氏生员常省身,占据险地与义军战两昼夜,力不支,令其妻子自缢,己拔剑自刎而死。
  崇祯六年七月十四日,后金兵取旅顺。当时,总兵官黄龙驻守旅顺,因鸭绿江有战事,数战皆败,弹药俱尽,遂自刎。游击李惟鸾**其家属,力战而死。
  崇祯皇帝朱由检猛的站起身来,愤怒的攥紧了拳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令保定、河南、山西诸路官军围剿农民军。除了马世龙的消息有点正能量,其余的都是饭桶,这么多官兵,现在农民军的基础也都被朕瓦解了,为什么仍然不是对手?后金和农民军同时发难,而南北经济建设,又到了紧要关头,国库如果在这个时候硬是要挤出银子去打仗的话,将大大减慢经济建设的速度!”
  王承恩看了曹化淳一眼,示意曹化淳去回答皇帝的问话,曹化淳哪敢回答?两个人推拒着,用目光互相推拒。
  王承恩的地位更高,和皇上更亲密,只得硬着头皮道,“皇上,您的皇有土地免税,地主十亩地以上,农税减半,让朝廷直辖各地的地主的实力大大的被削弱了,整个大明的税负压力都集中在了朝廷的身上,集中到了皇上的内帑的身上,政策固然是让各地的反民没有了依靠,想回乡种地的人多了,同样也让剿杀反民们的各地府兵失去了信心啊,您想想看,这些将领们,哪个不是家中有田有产的呢?洪承畴改杨鹤的“边剿边抚(诱降)”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方针,集中兵力进攻陕西农民军。昨年春天,一股农民军由于顶不住官军的压力,向庆阳突围。洪承畴亲赴庆阳,指挥会战。双方在西澳激战数十次,农民军损失惨重,首领杜三、杨老柴被斩杀。此战一扫多年官军之颓气,被朝廷称为“西澳大捷”。官兵还是打了一些胜仗的,并不是府兵完全不起作用。”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见王承恩为地方军辩白,火气又降了不少,凡事都有利有弊,其实他在削弱了地主阶级势力的同时,就应该会料到出现这种局面了,情况其实都在他的预想范围之内,只是他心急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复又坐回了自己的龙椅上,冷静道,“就先这样吧,督促各地府兵,让陈奇瑜,洪承畴,秦良玉都加把劲,对各地官兵起到的贡献,斟酌着褒奖吧。”
  王承恩和曹化淳忍不住又对望了一眼,还是不拿银子出去啊?光褒奖有什么用?
  “调卢象升部御林军,一个五千人的整编师,前往山西陕西协助剿匪!军饷……”崇祯皇帝朱由检想了想,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他必须要让农民军的活动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绝不能让农民军无限做大,威胁到已经被自己直接控制的地区,还是决定派出御林军了。
  王承恩和曹化淳都是一喜,派出御林军,情形肯定就不同了,五千人的大军,皇帝准备拨付多少军饷是关键,五千人出去一年的开销,至少要一百二十万两,出去三年就是三百六十万两,不知道皇帝要拨付多少?五千人虽然少了点,只有银子拨发的够,也能提振其他府兵们的士气的。御林军可以适当的接济地方。
  崇祯皇帝朱由检犹豫了半天,“从内帑挤出一百万两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