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之中国崛起-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溃褪钦饷醇虻ィ饷聪质担梢运担戮趼挢担晒Φ匕涯切┪娜烁烁盍耍ǎ皇只緒…a…p。1<6>k。c…n)。
    问题是,这些擅长八股文的家伙,办起利国利民的事情来,的确没啥能耐,可是,搞起破坏来,却远比一般的老百姓要强得多。原因挺简单,他们掌握着笔头,掌握着舆论的方向,可以对他们周围的老百姓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大清的愚民政策下,老百姓得到知识的机会本来就不多,中国人一向习惯了看带头人的眼色行事,而在很多地方,那些读书人就是带头人。
    也就是说,要想真正获得一个巩固的后方,就得想办法控制住这些读书人。要是给刘一飞足够多时间的话,他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先来点儿暴力手段,然后,再安抚几下,清朝的统治者都是这么干的,不过,这需要时间,而且,采取暴力手段时,可能会引起反弹,会留下后遗症。不过,只有时间足够,让刘一飞能够在下层老百姓中发展出新的代言人,从而抵消那些读书人的影响,就算有后遗症,也根本用不着担心。
    只是,他刘一飞没有时间。现在是技术大变革时代,外面的情况一日三新,根本就不给刘一飞调教读书人的时间。如果采用较血腥的暴力手段,不但不符合刘一飞的性格,而且,会让共和国丧失民心的。最现实的是,现在共和国的头等大事是尽快南下作战,先占领一个大大的根据地,为以后与大清决战打下基础,如果在这些读书人身上费大多时间的话,南下大计必将受到影响。
    想了想,刘一飞抬起头来,看了看对清政府的情况了解得相当深刻的刘永福,恭敬地说道:“刘老,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刘永福出身军人,一向与秀才们尿不到同一个壶里去,对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秀才们,自然是没有好印象过,他大大咧咧地说道:“这还不简单,这些个秀才们一向胆小怕事,他们是看到共和军纪律较好,这才聚众闹事的。要是占领福州的是清军的话,他们连屁也不敢放一个,那些清军可不管你们秀才说什么,一个不开心,大砍刀就直接砍了过去。所谓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就是这个道理。依我看啊,把闹事的秀才全部抓起来,把为首的几个人统统枪毙,我敢保证,从此以后,秀才们一句话也不敢说,世界就安静多了。”
    张海洋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刘老,真可行的话,我早就这么干了,还用等到这个时候?抓秀才,杀秀才,那都是容易得很。可是,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是要用机枪来对付怒火中烧的当地人吗?还是索性撤回台湾去,把个烂摊子还给清政府?我们要的是整个大清,想要推翻大清,民心最是重要,没有了民心,一切事情都是白搭。而且,杀完了秀才之后,我怎么率军南下?估计我前脚一走,那些当地人后脚就把福建再抢走了。”
    刘一飞也说道:“没错,这个办法不可行。我们共和军不是屠夫,共和国也不是个如清政府般靠杀人放火来维持统治的独裁者,真要这么干了,我这个总统就得准备下台了,那些兄弟们不会放过我的。毕竟,读书人中,好人还是居多的,他们只是觉得利益受损,无法接受而已。”


第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福建的问题(下)
    刘永福手一摊,无奈地说道:“既然不能动手,那就只能用读书人来管那些读书人了。要知道,只有熟读八股文的人,才对那些读书人的心理有着深刻的了解,对付起来自然要容易得多了。”
    刘一飞想了想,苦恼地说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是,我的手下,除了军人外基本上都是科技工作者,唯一一个擅长政事、通晓历史的王卫国,现在成了大管家,也抽不出空来对付这些读书人啊。”
    刘永福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道:“也是,让军人去对付这些个花花肠子特别多的读书人,如果不能用暴力手段,还真难为他们了。老刘,我推荐一个人,你们看行不行?”
    “刘老,有人选就直说吧。”刘一飞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道。
    “唐景崧。”刘永福一字一顿地说出了这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名字。
    “唐景崧?就是那个原台湾巡抚,他不是已经携带巨款弃台潜逃了?他有能力做这事情?”刘一飞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说道。
    刘永福笑了笑,说道:“他有这种能力,我跟他合作了不少年头,对他还是相当熟悉的。他从一个翰林院小吏起家,在十几年前的中法战争中,表现得相当抢眼,从而得到清政府的重视,一路升官直至台湾巡抚。
    我不得不承认,上任后,唐景崧做得相当不错,办学院,兴水利,走访民间,了解农桑之事,为教化当地老百姓,做了相当多的事情。可以说,真是因为唐景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让我们有了一个不错的发展环境。总的来说,唐景崧在台湾做得相当不错,有着不错的口碑。当然,他也难免会有一些贪污之事,不过,其所贪银两跟内地的巡抚比起来,相差实在是太远了。其实,他贪污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爱组个诗社什么的,又自诩风流,养了一大堆的妻妾,靠朝廷发的那些个银子,根本就养不活一大家子人,不贪,只有饿死了。不过,总的说起来,他这个巡抚,当得还算是有良心的。而且,以他的能力,说他是个能臣,一点儿也不为过。
    《马关条约》签订后,唐景崧刚开始时也极力反对,并且积极组织抗战,兴建军事工事,储备弹药,我们前一阵子武装直升机投掷所用的大口径炮弹,就是他在任的时候弄来的。可以说,他对我们打败日本鬼子,也是有一定贡献的。他当时修建的很多军事工事,到现在我们仍然受惠不浅。
    一时失足,英雄变狗熊,这话用在唐景崧身上,是最合适不过了。他当时之所以弃台逃跑,一来是因为日本鬼子的实力太强,唐景崧一点儿信心也没有,所以,就找了个教民暴乱的借口,跑了个无影无踪。二来么,朝廷的压力太大,甚至于威胁说将以抗旨不遵的名义追究他的责任。在如此重压下,他顶不住而弃台逃跑,也算是情有可原吧。事实上,在他之前,台湾巡抚衙门的大多数官员都跑了,他能够坚持到那个时候才跑,已经是想当不错了。他最大的错误是,逃就逃了,干吗要把台湾人好不容易汇集起来的抗日巨款全都卷走,害得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手头经费严重不足,也使当时民心涣散。从这一点上说,唐景崧的罪过的确是有点儿大。
    据我所知,回去后,清政府因为他曾经抗旨不遵而对其极其反感,官是做不成了,唐景崧只好回到桂林灌阳老家,过起了悠闲的日子。听说,他现在天天听戏下棋,表面上过得十分逍遥。不过,对于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显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而且,这个人跟我合作多年,我对他还是比较了解的,有抱负,有野心,我一直都认为,他只不过是在等待东山再起的良机而已。
    如果要选一个能够镇住读书人的人选,我觉得,唐景崧是最合适不过了。第一,他是进士出身,在翰林院等部门,前前后后当了十八年的打杂小官,却在对法战争中建功立业,这在读书人当中是极其少见的,所以,在那些士子心中的威望还是比较高的。当年他弃台潜逃后,清政府虽然追究了他抗旨不遵的罪责,却只是把他打发回家了事。要是换一个人的话,说不定早就被抄家灭族了。不为别的,唐景崧的威望过高,清政府如果责罚过严的话,肯定会引起士子们的不满。
    第二点么,如果论起爱国热情来,唐景崧并不比其它人差,至少在秀才们中间,他的爱国心还是可圈可点的。要不然,当年他不会对中法战争付出如此大的心血,甚至于还想方设法与当时还只能算是叛乱军队的黑旗军联系上,共同对付法国人。弃台之举,情有可原,在那种压力下,我相信,清政府的官员中,有九成九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按照朝廷的旨意办事,立刻放弃台湾,回去再过上高官厚禄的日子。唐景崧刚开始选择了抗争,并且还进行了相当的努力,已经算是不错了。我想,清政府之所以没有对唐景崧动手,可能也有这样一种心理在内,老婊子把台湾弃掉了,他唐景崧却为了夺回台湾,做过不少事情,多少也算是给老婊子争了一点儿面子吧。
    第三点么,我相信,唐景崧一定会选择复出的,而且,为了雪自己弃台的耻辱,他一定会加倍努力投入工作中去。自打回家后,唐景崧天天以看戏下棋打发时光,把很大的精力花在写书和写剧本上,这说明,他对清政府已经是心灰意冷到了极点,如果我们肯用他的话,有八成的可能,他会投到我们这边来的。
    我能想出来的人选,也就唐景崧一个人了,如果你们也能想出更合适人选的话,那就更好了。”
    想了想,张海洋有点儿犹豫地说道:“唐景崧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可是,台湾人现在对他相当反感,我怕重用他,会给我们造成一些不利。”
    刘永福想了想,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害怕他回来造成不利影响的话,我们也没有必要让他复出。不过,我认为,台湾人对唐景崧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一来,唐景崧的确为台湾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一点,就连最挑剔的台湾人都不会否认。二来么,唐景崧在最最关键的时候,却扔下了台湾人,自行逃跑,可以说,此事伤透了台湾人的心。可以说,台湾人对唐景崧其实是又爱又恨的。不过,现在共和国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自打建国以后就没有打过败仗,而且,在对待老百姓上相当的宽松,对洋鬼子又不卑不亢,国人对共和国几乎是无条件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对唐景崧有一些看法,可是,只要老刘出面力挺唐景崧,国人也不会说什么的。”
    刘一飞想了想,担心地说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可是,桂林到这里的陆路距离是一千多公里,而且,都是清政府的地盘,想要在短时间内把唐景崧弄到福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说了,他的家人怎么办?一旦清政府知道唐景崧在我们这里任职,他的家人有多少脑袋都不够砍啊。他唐景崧可不象刘老你那样,来台湾的时候,把家人全部带在身边。”
    刘永福哈哈一笑:“老刘,这一点你就不用担心了。我出身绿林,认识了不少江湖朋友。江湖中人,自有办法把唐景崧和他的家人安安全全地送到福建来。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个月左右,唐景崧就应该来到我们这儿了。”
    刘一飞哈哈大笑了起来:“好,刘老,这事情就拜托你了。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补充弹药,消灭闽北闽西和闽南的清军,占领整个福建省。只是有一点,唐景崧对我们共和国的管理方式有点儿不太了解,说不定会把大清的一套带到共和国来,这显然是不行的。这样吧,福建省的省长,就由刘老你兼任着,初期的一切事务也全由你负责。先让唐景崧当个副省长,等熟悉了这里的情况、并且习惯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后,再让他当这个福建省的省长。而且,你还得明着告诉他,他的这个省长只能当到一九零零年,一九零零年后,他如果还想当的话,只能通过选举了。别说他了,就是我刘一飞,想仍然当总统的话,也得乖乖地通过选举。”
    刘永福点了点头:“行,我立刻修书一封,把所有的情况说明白,再找那些相识的江湖人士帮忙送过去。此处虽然离桂林一千多公里,可是,以江湖人士的体力和能耐,完全可以在十天之内送到。而且,南方各省反清义士一般互通声气,互相支援,此行一定会得到桂林那边反清义士的支持。”


第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色(上)
    已是晚上九点左右,忙碌了一天的刘一飞好不容易才轻松了下来,拿着一把椅子和一个小茶几,来到一棵桂树下,一边品尝着乌龙茶,一边看着天空,享受着难得的空闲。一叶弯月在乌云中时隐时现,偶尔把几缕微光投射到桂树下,给这个幽雅的小院落增添了不少意境,这个原福建巡抚,还真会享受啊,声色犬马、酒池肉林之余,还可以跑到这里换换心情,大清朝的官,当得可真是舒服。当然,刘一飞知道,那个原巡抚是不会一个人呆在院落里的,如有美女陪着欣赏月色,那更是一种享受。手眼温柔,暗香浮动,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可是,现在小院落里面没有美女,唯一的一个美女黄莺也出去办事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刘一飞心里清楚得很,张海洋之所以只把黄莺安排在这个小院落里面,就连李世泽带领的总统府侍卫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